APP下载

借力高校体育类社团开展“三走”系列活动

2017-04-14陈郑刘虎于文珊黄黎

体育时空 2016年12期
关键词:体育社团

陈郑 刘虎 于文珊 黄黎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2-021-01

摘 要 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三走”活动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多次提及体育社团,突出了体育社团对于推动“三走”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全面呈现其依托体育类社团开展“三走”活动进行的探索实践,在已有的实践基础上,开拓京师体育超市、“有步共跑”及健康星期三这三条线索,增强大学生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关键词 三走 体育社团 三线并行

一、借力高校体育社团开展“三走”的意义

在“三走”活动逐渐走向深入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依托高校社团开展“三走”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大学生普遍自我锻炼意识薄弱,进入大学以后仍然难以转变学分至上的观念。通过体育社团进行体育锻炼,群体抱团既能互相监督,帮助大学生克服惰性,提高其体育运动的效率和频率,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对其克服交往焦虑、交流恐惧、社会回避等社交障碍也有改善作用。因此,结合高校体育活动来开展“三走”是必要而且十分有效的。

二、北师大体育社团的发展概况

北师大现有体育类社团27个,占全校社团数量的四分之一,目前已经覆盖球类运动、水上运动、田径运动、健身舞蹈运动、棋牌运动等多种类型。随着社团队伍不断壮大,社团领域不断拓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由于目前北师大体育社团多是自发成立的学生组织,社团骨干的选拔主要由社团内部成员民主选举,但部分社团内部搞“小群体”使得民主性的社团变成了“家庭式”社团;还有部分社团骨干个人奉行功利主义,只为了奖学金等奖励加分不顾社团管理,导致社团活动没有整体规划、混乱松散,降低了同学们参与社团“三走”活动的热情,同时给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三、三线并行-全方位多层次贯彻落实“三走”活动

(一)第一条线:依托京师体育超市使日常体育运动多元化

北师大体育社团数量多、覆盖面广、日常活动频率高。这种长期性、固定性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但实际上,由于社团活动的场地、时间等信息不公开使得这些日常活动参与人群局限于社团内部,普通学生参与其中的机会大大削减。为了给师大学生提供更多样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学生团体联合会联合体育社团,积极构建“京师体育社团超市”:由学联为社团统一争取学校的场地资源,给他们保证了稳定的活动时间和充足的活动场地,而后社团将自己的活动面向所有同学开放,通过整合体育社团的日常活动时间、地点,打造一张北师大体育类社团活动课程表,并通过学联官方微信平台和蛋蛋网向全校學生发布。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个人时间安排参加社团活动,体验不同的体育活动,满足自身的健康运动需求。

(二)第二条线:以“健康星期三”为平台,积极打造体育社团精品活动

北师大的体育社团都有自己的日常活动,总体来说都是一些基础性强、但趣味性较弱的训练。实际上,很多学生只是想锻炼身体,对于某种体育运动并没有明显倾向。因此,体育社团在稳步开展日常活动的同时也要积极打造具有社团特色的精品活动,提升活动质量,扩大社团影响力。

学联为各类体育社团搭建“健康星期三”的体育平台,在每周周三集中推广社团体育活动。学联为体育社团提供一定的场地和设备,社团则根据自身特色组织活动。通过“健康星期三”系列活动的开展,能让更多的社团走出去,真正的面向广大学生,同时也能够使更多的同学能够走进社团,了解社团。

(三)第三条线:打造“有步共跑”运动品牌,丰富体育社团活动内涵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我们有时会制定一个特别好、特别严密的计划。最开始几天都能很好地执行下去,可是后来几天却会因为一些其他的事情而被拖延甚至耽搁。再到最后可能就因为无法完成自己的计划,干脆直接放弃了。这样的情况在校园体育锻炼中屡见不鲜,是有效、持续地开展“三走”活动需要突破的难题。学联尝试用微信搭建“微运动群”开展了“有步共跑”系列活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群里面实时发起共跑活动,组队跑步锻炼能够发挥团队的力量,成员相互鼓励、相互监督能够帮助参与者保质保量地完成锻炼计划。

四、结语

高校体育社团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发组织的,运行机制灵活,活动形式多样。体育社团的参与,为“三走”活动的开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北京师范大学在结合体育类社团开展“三走”活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际,巧妙借用杠杆原理,发挥社会促进效应的作用,以各个体育社团为基础,建立了“三线并行”的良好运行机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各高校可以借鉴北师大的经验,不断探索更丰富、更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媛媛.用公益的力量为“三走”助跑—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三走援童·暖冬行动”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4,24:249.

[2] 向静.对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研究的几点浅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12:91-94.

[3] 徐春霞.“三走”背景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5,06:250.

[4] 杨军伟,王进.“三走”活动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提升作用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7:65-66.

猜你喜欢

体育社团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阳光体育运动与高校体育社团的关系探索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影响和作用
我校学生体育社团开展活动的情况研究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学生体育社团成因及其对体育课程作用简析
试析中职学校体育社团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管理模式及体育部门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