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们看见诗词的传承,我却看见诗词的没落

2017-04-14灰鸽

意林·作文素材 2017年6期
关键词:写诗大会诗词

灰鸽

【适用话题】 读诗与写诗 真爱与炫耀传承与没落

大家都说央视的诗词大会是个好节目。我也觉得是。在各类电视竞技类节目中,简直是一股清流。

汉字之美,哪能靠一场比赛来唤醒。在一个聊天时需要夹杂英语彰显能力的时代、在一个老师狂用幻灯片不肯写板书的时代,汉字之美要入到孩子的心里,哪有那么容易。

诗词这货,怕是也有同样的困惑。看到复旦附中的姑娘武亦姝赢得一片赞誉,在下就斗胆问一句:若是有男生潜心学问,以情诗告白,姑娘是否会芳心暗动?

我的大学本科母校是个文学气息极其浓郁的学校。有个组织叫“丽娃诗社”,小有名气。当然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总有几个人捧着顾城和海子,偷偷用诗词来诠释身边的故事。

二十年后已经秃顶的他们觉得当时很蠢。我却觉得那时候不蠢才是真的蠢。

后来我问年轻人:你们还有人写诗吗?

年轻人一脸凛然:老师你放心,我们不写诗!

这是哪门子放心啊!问了一圈,总算有个人,怯生生地说,我,我不写,但我挺喜欢读的。

读哪些诗呢?

他报出了一串目录。听着听着,我突然乐了:和二十年前一模一样。诗,早就不是文学。它是历史。

你见过语文考卷吗?特别典型的,像下面这种:

“来,把题目要求念一遍,第二条,重点念。”

为什么只能背诗,却不能写诗?据说真有孩子这样问老师。老师眼睛一瞪:“诗?你们能写诗吗?”

“说实在的,写了诗怎么批啊!而且诗怎么凑成800字?”他们私下说。

在一个需要快速阅读的时代,诗简直该被千刀万剐。“我拿着一个CHANNEL的包包路过DIOR的橱窗”,多好的句子,直白时尚有品位,简直是郭敬明第二;每天更新五千字,看到第一段就猜得到最后一段,多实惠的写法,流量就是力量。像贾岛那样为了“推”和“敲”琢磨一晚上的,简直就是文学界的败类:“推什么!敲什么!用砸!砸比较有力!僧砸月下门!一看就是一个特别棒的故事!”

诗歌当然能陶冶情操。但在现实中,它只能被背诵和引用,却失去了创作和演绎的价值。

这二十年里有没有诗?据说有,例如“纵做鬼,也幸福。”又据说,那些喜欢书法的人也常常哼吟那么一两首。据说只有他们,才有自信写诗。

听写是屠龙刀,诗词是倚天剑。但这个时代管用的是航空母舰。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待诗歌,就像我们曾让孩子在其他家长面前表演“鹅鹅鹅”一样,与其说是熏陶,不如说是炫耀。

多读诗词当然没坏处。但我却觉得,这场大会,不像是传承,反而像是怀念。

【素材分析】透过诗词大会可以看到,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基因,一直保留在国人的血脉里;但从另一方面看,对于大多来自中小学课本的诗句,选手竟然频频失误,可见国民的古诗词素养整体不容乐观。在20世纪80年代,男生用诗词向女生表白,那可是颇具“杀伤力”的;而放在当下,恐怕反馈的会是“呵呵”居多。由是观之,莫让诗词大会只是喧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一次邂逅,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務之急。

(特约教师 严晓迪)

猜你喜欢

写诗大会诗词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学写诗
小鸟写诗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这个暑假,写诗吧!
第39届ISO大会撷英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