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的实施情况探究
2017-04-14耿雪
【摘要】在全面推荐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立法法也做出了相应的修正,规定设区的市享有地方立法权,于是出现了立法权下放,立法主体增多等现象。但地方立法能否不再全盘复制上位法,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平衡各 方利益主体,匹配其理论架构,发挥其实践意义,实现其立法初衷,有待不断的调查和研究,当然也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关键字】地方立法 产假 问题 建议
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因为是二孩政策,故第一胎为多孩时,不可生第二胎。2011年11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伴随着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国家为了鼓励适龄青年生育二孩,相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做了适当的修改,如《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六条,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女方生育假6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20天。生育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总体上可享受98天法定基本产假加上60天延长产假,一共158天的产假,但是取消了晚育假、独生子女母亲假,新法出台后,真是喜忧参半。
一、新法出台后的实施情况概括
本文主要是围绕教育行业女方享有的产假展开调研,深入了解各类教育行业的女方真正享有的生育假天数、工资待遇等相关内容。
1、各类公、民办院校
一般情况下,各类公、民办院校都是严格按照《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给予女方产假158天,如高等院校、职教院校、中小学等。
2、各类教育培训行业
女方享有产假情况较为复杂,基本以企业规定为准,灵活性较强。规模较大、较正规的企业严格按照《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给予女方产假158天,待遇为基本工资;而中小型企业规定各异,有的产假90天,待遇为基本工资,有的甚至在簽订劳动合同时,与劳动者达成协议,近2-3年不要生育孩子,有的在遇到职工怀孕后劝告离职等。比如,成都新东方学校严格执行新法的规定,女方享有产假158天,待遇为基本工资。成都戴氏教育集团规定女方享有产假90天,待遇为基本工资。其他更小型的培训机构就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在教育行业中,新法实施的范围有限,涉及的人数有限,享受的权利有限,情况不容乐观,其他行业也可窥见一斑。于是,我要追问:新法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实施的难度这么大?是否到达了立法的效果?是否实现了立法的初衷?
二、新法实施不到位的原因
1、地方政府利益分配不均衡
新法出台后,地方政府为鼓励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总体上增加了女方在哺乳期的休息休假权利,但是对于那些中小型企业自身的生存问题,地方政府考虑的不到位、不全面,导致了利益分配不均衡,使地方立法在实现效果上不免让人失望,难以起到显著的作用,有违立法初衷。同时还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全面二孩出台后,有些企业在面试时直接询问是否要二孩,打算何时要二孩,甚至在其他条件相似时直接录用明确表示不要二孩的就业者,这无形中就增加了女性就业难度,加剧了女性就业的歧视。
2、民营企业利益追求和工作需要
民营企业都是以追求利益为目标的,职位设置上也是各司其职,一个萝卜一个坑,女方产假期间的工作本来就是分摊在其他同事身上的,时间太长,会引发同事的抱怨,影响企业的工作氛围,影响企业的工作进度,从而降低企业的整体利益。
3、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和实力有待提升
大部分民营企业行业地位低,专业能力差,优质人才缺乏,导致企业整体素质有限,实力不强,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很弱,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有限。
三、完善和落实新法的建议
在制度层面上,政策要鼓励严格按照新法给予员工产假的企业,不仅要体现在物质上,还要体现在精神上,一是给予企业相应的制度优惠和政策扶持,让其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而变被动为主动遵守各地方法律法规,为法治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大力地宣传该企业,让公众知道其存在,增加公众对其信任度,发展其潜在客户,增加长远效益。此外,政府可适当提升公民的生育保险等级,增加公民的投入,适当减轻企业生育津贴的负担。
在实施层面上,企业要不断的改进。一是改变传统坐班制的工作方式,运用网络智能设备让员工更便捷、更灵活的工作,比如,在女性生育后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时,让其在家里从事一定的工作,既有利于女性产后的角色的抽离,又能让其尽快地适应休假后的职场生活,也帮助企业完成必要的工作量。二是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提倡团结协作,互利共赢,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定期地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努力承担必须的社会责任。
在实施层面上,公民也要改变其一贯的小市民的作风。一是上班的时间不应坐等靠,无谓地消磨时间,而应高效工作,为企业创造利益,同时提升自己的实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二是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理论能力,提升自身的附加值,争取掌握职场的主动权,无论在什么职位上努力做到不可取代。
四、结语
上述建议,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平衡了各方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女性就业歧视,化解了社会冲突,体现了我省地方立法在理论上的整体考量和在实践中的效果凸显,印证了地方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现了地方立法的初衷。让规范层面的制度不再只是停留在纸上,而是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并经久不衰,完善了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现了我省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刘佳.“立改废”并举,促科学立法,四川日报,2016年.
[2]刘佳.“接地气”法规诞生的背后,四川日报,2016年.
作者简介:耿雪(1986.11--),女,汉族,籍贯:黑龙江齐齐哈尔,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法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