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17-04-14王佳佳

商情 2016年52期
关键词:利用微载体政治

王佳佳

【摘要】微博作为一种信息传播交流平台,随着通讯时代的发展也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微博有其独特的特点包括有便捷性、时效性和互动性,这种网络交流平台的增加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上又多开辟了一条道路。本文主要针对微博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利用微博特有的宣传功能以及转发功能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渠道,通过微博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

【关键字】微博 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各种微博为代表的主流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信息交流的主要平台和工具。为了适应现代社会潮流的发展脚步,教育工作也可以通过微博平台进行传播,运用新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也是顺应时代的表现。高校教学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微博的载体作用,利用微博的独特优势和在大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大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贡献。

一、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量不断增加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提供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对比2008年,针对青少年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量增长了73.5%,其中大学生占的比重最大,达到了85%左右。这项数据表明,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比不缺少的工具之一,而微博的流行则是借助了手機上网这一便利前提。而到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数据中心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其注册帐户突破了6000万个,由此可知,大学生的微博使用量也在逐年飙升。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体现在:其一,大学生是接受新鲜事物的主要群体之一,对于新科技产品和新思想能够第一时间接受并很好的运用;其二,微博具有其独特的便捷性、互动性等各种优势,微博中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作为信息交流活动平台也深受大学生喜爱,微博的出现正好符合了目前大学生渴望表现自我和备受关注的各方面需求。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庞大使用量给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也为高校开辟新的教育途径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微博具备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条件

一种媒介如果要成为教育思想传播的载体,就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方面是要能够承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等各种基本信息,并且其传播的信息能够被政治教育的主体掌控;另一方面则是要将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有机结合,使得教育的双方通过载体的平台得到互动和交流,而微博刚好可以满足这两个基本要求。微博作为信息交流平台本身就能够包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虽然在微博中发表文章内容字数受到一定的局限,但是通过微博所展示出来的内容精简生动,有针对性,更符合年轻人的心态,而其传播的信息又能够被信息发布者所掌控。教育双方通过微博进行的互动交流更加凸显其个性和平等性,使得沟通效率也大幅度增加。

(三)微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其突出的优势

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而言,微博作为载体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微博在发表文章中受到字数篇幅的限制,这正是微博体现其优势的方式之一,学生在发表微博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文学方面的渲染,只需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了,因此会有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微博表达中。而且微博中的转发功能,还能不分时间段的全天候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转发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利用微博“关注”功能,加强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沟通

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一些新型教育模式的出现,利用微博的有效优势及时传播思想信息,通过管理好自己的微博并与学生构建成“互相关注”的模式。相互关注的优势表现在,首先可以通过学生微博中的信息内容掌握到学生的一些思想动态,了解到学生关注的热点是什么;其次是在自己微博中发布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信息,引起学生的关注。通过相互的沟通交流,打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神秘感,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而到达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利用微博“评论”功能,主动组织学生针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高校与学生之间建立在互相关注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微博的评论功能,经常性的进行双方的评论来建立起沟通交流的途径。一方面教育者针对学生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时常进行评论,直接参与到学生之间比较关心的问题,用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这也便于教育者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而另一方面,对于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问题,教育者可通过交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利用微博的“转发”功能,构建畅通的信息传播渠道

微博中的转发功能,能够通过强大的群众基础,将信息无限制的传播,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信息。正因为微博具有这种强大的功能,通过转发可以帮助思想政治信息传播,利用这一传播渠道,教育工作者可以将自己向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传播给已经互相关注的学生,再通过学生的转发功能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信息。

(四)注重微博信息的疏堵结合,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微博中所涉及到的信息量十分丰富,如何在大量的信息中进行筛选,选择适合的信息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处理该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坚持以“疏堵结合,及时沟通”为原则,保证微博信息中正确的舆论导向。高校中不仅是教师,包括学校的高层领导以及学生党员干部都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微博中传播的信息及时分析,如果遇到有危害学生思想观念的不良信息,及时作出反应,追溯信息的来源并通过微博及时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思想,抵制不良信息在大学生中盛行。

总结:微博是适应现代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产物,微博作为社交活动平台成为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型教育工具,高校通过微博中各种功能,有效利用并进行思想政治的传播,不断引导学生思想朝着健康的发展方向前进,对于微博中出现的不良信息及时进行抵制,做到“疏堵结合”的原则,为高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微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敬亭.基于手机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5

[2]谢瑞.微博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景德镇

陶瓷学院 2015

基金项目:2015年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C15305。

猜你喜欢

利用微载体政治
利用微课实现课前与课上、自主与点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微距镜头下的种子之美
微课辅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