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

2017-04-14吴芳勇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罗尔施暴慈善事业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分)

2016年末,罗一笑这个名字触动着国人的神经。一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大家为深圳未满6岁的白血病女孩罗一笑的命运深深担忧,纷纷在网上解囊捐助。而后剧情发生了逆转,知情人爆料此事有营销公司在做推手,罗一笑的父亲罗尔也夸大了所花医疗费用的数额及其家庭贫困状况。于是网友感到善意被欺骗,群起声讨营销公司及罗尔,同时对于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慈善也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网友对于罗尔的攻击也呈现出了非理性的特征,不过也有不少网友呼吁要理性看待,相信爱心与慈善。遗憾的是,无辜的罗一笑还是走了,这一事件留给这个复杂的成人世界无尽的思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罗一笑事件是2016年末的热点时事,也可以说是整个2016年的标志性事件。整个事件真相扑朔迷离,网友参与热情极高,其中蕴含的道德评价与社会公序问题意义重大,值得我们去理性讨论、深刻剖析。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新材料作文题,材料内容丰富,角度多样。对此材料审题立意时,要注意切分材料语段,找出多样角度。整个材料共六句话,除去首尾都可以拟出写作角度。第二句说的是“大家乐意献出爱心”。第三句说的是善意被欺骗,相应的立意角度可以是“善需要真”。第四句说的是大家声讨罗尔,立意有“伸张正义,讨伐罪恶”。第五句有两层含义,相应的可以有两个立意:一、防止网络暴力,不能以善之名施暴;二、相信爱,相信善。第六句话其实是给大家一个提示,人性是复杂的,对于材料的理解可以是多样的,同学们只要言之有理,皆可畅所欲言。这里还要注意,材料一般有一个核心概念或问题。这个材料的核心概念是“善”,核心问题是“善意被欺骗”。因此,第二句话应该不算最切合题意的。整合一下,材料的立意有:一、善需要真;二、伸张正义,维护善;三、防止网络暴力,不能以善之名施暴;四、相信爱,相信善。还需要注意的,“网络暴力”这个问题也不能泛化,材料中的语境是“在网络上以善之名施暴”,这就是对于“网络暴力”这个大话题的限制。

具体构思方面,要注意具体分析、辩证分析。例如,写“善需要真”这个论题,就需要具体剖析“真”与“善”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来分析:真是善的前提,只有先确定了真实性,善行才是有益的,才不会成为“伪善”;真也是善的保障,如果没有了真,善就可能被利用。“伸张正义”这个论题也可以具体分析如下:揭露、批判恶行,净化社会风气;除恶,是为了维护善。“不能以善之名施暴”则可以辩证分析:恶行需要批判,但以善之名施暴则是利用了善,这背后是自己的戾气在作祟,应崇尚理性的是非观、善恶观。“相信爱,相信善”这个论题也可以辩证分析为:我们要区分善恶,不能盲目地施舍爱心;最终,我们还是要相信爱;大家坦诚以待,才能同舟共济。注意,在写作时,问题一定要细化,紧扣材料。“善”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材料中主要针对的是施予爱心这个方面,所以最好以材料语境为基础,以此拓展到一般的善。

最后,要注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罗一笑这个例子大家议论纷纷,多有自己的见解;同时又容易意气用事,夹杂强烈的个人情感倾向。因此,首先要做到以理服人。同学们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说事,但要论证充分,立论站稳;并最好能够辩证分析,兼顾别人的立场。同时,论说道理当然也会帶有情感,而这里的情感不是一种专断与排斥,而是带有感人的力量。

名校简介

武汉外国语学校是1964创建的全国首批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1982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中学,2000年成为省级示范学校。学校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教育氛围,开设了近40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修,还举办了外语节、读书节、科艺节、体育节,组织了20多个学生社团。学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恢复高考以来,共培养出了24位省、市高考文理科状元,其中获得湖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的学生有14名。

吴芳勇,武汉外国语学校中学一级教师,辅导学生多次进入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自身曾获得创新作文大赛教师同题作文竞赛一等奖。课堂教学功底扎实,课余曾撰写论文,编写配套教材、教学参考书等。求学期间,专攻“文艺美学”,发扬到语文教学上,致力于探索出一条“美语文”的道路。

名师简介

佳作展评

慈善“产业”

文/ 陈攀宇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提出了“精神生产”的概念,指出精神文化方面的事物也可以纳入生产的范畴,依理同样也可以形成产业。一百多年后,慈善这种献爱心的行为却似乎真的形成了一种“产业”。

罗一笑去世了,她的父亲罗尔流着眼泪在遗体捐献单上签了字。有人为他的行为点赞;但我也与许多网友的看法一致,向来不惮以初衷来推测其后续行为,不由得怀疑罗尔是借此来“洗白”自己。

我一贯讨厌那些自称“理中客”之人,我认为爱心难以战胜利益,虚假取代不了真相。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慈善事业往往会变味,成为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发家致富的“产业”。一个白血病小女孩加上一家营销公司,换来了成千上万的爱心和罗尔的一夜暴富。诚然,我相信罗尔对于女儿是有爱的,他作为一个文化人应该也是有良知的。但坐拥三套房、女儿治疗费用自付部分不足四万的真相与收到两百多万善款的事实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我不想过分批判人心险恶,但是监管的缺失的确可以让善心变为恶心,让恶心在阴暗的角落不断滋长。罗一笑患病初期,罗尔在网上卖文筹款还是有节制的,甚至表现出羞愧不安。但是后来,也许是被巨大的利益冲昏了头脑,他开始愚弄起了公众,而公众也因为不明真相而被情感冲昏了头脑。这种种故事,皆因信息不透明,皆因慈善缺乏监管。

类似的事情早不是一件两件了。之前,安徽女子“因救人被狗咬伤”事件曾受到广泛关注,但不久后事情就发生了反转。受伤女子的男友承认自己编造了“救人”情节,并找媒体对此进行包装策划,进而骗取好心人捐款的过程也逐渐浮出水面。这样的骗捐事件对慈善事业的影响巨大,极有可能会在以后造成“一方有难,八方围观”的局面。另外,中国红十字会也曾发生恶名远扬的“郭美美事件”,这对中国慈善事业也是极大的打击。

由此可知,在慈善事业或一般的公共事业中,希冀少数组织者“慎独”只是一厢情愿的做法,甚至是不负责任的荒谬。中国古代的大儒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修身立德?人难免有私欲,也往往喜欢占便宜。慈善事业越做得大,就越需要现代化的监管方式,而不是依赖人的善心自觉。哪怕是献爱心,当其发展成为一项大事业时,也需要刨除情感仁爱的桎梏,而以合理合法的条款加以管理。

想要解决信任危机,慈善是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成熟的法律,政府的监管,一次行业内的洗牌和资源整合,将“产业化”的慈善重新事业化,才能让人们的爱落到实处。

点评

文章饱含深情,张扬正义,其凛然正气贯注字里行间,体现了青年人的道德情感。作者旗帜鲜明,不想做一个骑墙派,不想故作客观与高明,而是有鲜明的是非观与正义感。情感不能代替理性,作者并没有被情感冲昏头脑,而是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主张——由个体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作者对于罗尔事件的批判抓住了实质,罗尔把爱心事业变成了谋利产业,并由此上升到整个慈善事业,认为是监管缺失导致了行业乱象,并举中外实例作为佐证。作者最后从文化思想的高度警诫我们,慈善事业需要走向现代化。文章一气呵成,情理兼备,切中肯綮!

猜你喜欢

罗尔施暴慈善事业
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
许鞍华的三次“施暴”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
送给妈妈的水晶胸针
おにのめにもなみ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