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菲演唱会被批“车祸现场”

2017-04-14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王菲门票音准

2016年12月30日,王菲于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行了“幻乐一场”演唱会,现场8900人,以及网上的2100万观众共同聆听了这场演唱会。然而这场演唱会前前后后都争议不断。

2016年9月,王菲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时隔五年再次举办演唱会。由于只举办一场,所以万众瞩目。然而公开出售的门票仅800张,其余门票都在主办方、赞助商和大黄牛手里,甚至有演出企业斥资数千万囤票。这导致本就定价偏高的1800~7800元的门票,前排被炒到10万元,普通内场也被炒到上万元。此事被曝光后,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激烈批评,门票价格也随之大幅下跌。

而王菲演唱会结束后,网友评价有赞有弹。赞的都是情怀,弹的都是演唱本身。歌手龚琳娜说:“昨晚看了这个,我很难过。音色丢了,气息没了,音准走了……唱歌好不好与过去的成绩无关,与今天的感冒无关,与是不是坚持不懈的专注和努力有关。”面对不绝于耳的批评声,王菲并未予以回应。

艺术不是炒作出来的

王菲“幻乐一场”演唱会落幕了,但是争议却并未平息。或许大多数演唱会的炒作并非艺人自己的初衷,而是被第三方操控了演出市场,扭曲了演唱会的宗旨。为了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利用观众的心理弱点,采用恶俗的营销手段,将艺术拉入彰显身份、滋养虚荣的温床,这样的炒作和营销是对观众的欺瞒、对艺术的亵渎。一味地通过炒作来博取关注,只会失去艺术的水准,失去歌迷的心。

高价的门票将广大文化消費者挡在了门外,利用金钱来博弈和作秀最终只会让艺术失去本应得到的尊重。一味地贩卖“艺人情怀”、兜售“明星品牌”、炒作“新闻信息”,却输掉了演唱质量、输掉了艺术修养,只会将粉丝和观众越推越远。艺术不是用来划分阶层的,不是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PK擂台,“天价演唱会”背后的畸形消费心理更需警惕。

当然,对于属于稀缺类资源的演唱会,尤其是具有影响力的艺人的演唱会,必定价格不菲。只要观众具有相当的购买力,艺术消费的市场也不会出现大问题。但是,通过不正当的营销手段进行炒作,损害人们对于艺术的鉴赏力,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艺术面前,人与人应该通过情感的共鸣达到精神上的平等。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终会选择让真正善待艺术、尊重艺术的艺术家站在艺术的殿堂里。

情怀不应成为懈怠的遮羞布

不管什么职业,尊重和热爱都不是挂在嘴边就足够的事。应该对合作者负责,对耗费了时间、精力、金钱来现场的观众更不应敷衍。感冒了,嗓子出问题了,国际上一般怎么做?2016年10月,著名男高音考夫曼因声带受损取消所有演出。2014年2月底,安娜·奈瑞贝科取消了所有《浮士德》的演出,因为安娜认为玛格丽特这个角色“不适合”她。王菲在试唱、排练中,音色、音准、气息等问题肯定早已发觉,这场演唱会能不能让观众值回票价,自己心里有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感冒了哑着唱,状态不好撑着唱,忘词了瞎跳着唱,几乎每一个以歌唱为事业的人都遇到过。假如王菲这场演唱会只是有些小瑕疵,多数观众和业界人士想必也不会介怀,大家会理解她47岁的年纪和感冒的可能性。但事实上是,王菲的音色、音准和气息都存在很大问题。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一个月不练,内行知道;一年半载不练,普通观众难道听不出来吗?从歌声空灵飘逸到飘忽走音、随时破音,龚琳娜们痛惜的不是王菲的“车祸现场”,而是她对待音乐、对待歌迷的懈怠。《我是歌手》第四季总决赛,老狼请来了“摇滚界的半壁江山”,却唱成了“车祸现场”已经备受争议。那时就已有人说:“情怀应该是在当下拿出一场至少对得起观众的表演,而不是把它作为遮羞布。”这句话放在王菲的演唱会,同样适用。

猜你喜欢

王菲门票音准
提前预登记,免费参观
王菲版《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也那么动听?
买门票
乡村旅游不再是“门票+凉皮”
王菲室内设计作品
王菲与那英的《岁月》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门票中的学问
单身女人当许晴,离异女人当王菲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