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式跳绳运动纳入中小学体育课的可行性分析

2017-04-14张胜陈亮

体育时空 2016年12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健康

张胜 陈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編号:1009-9328(2016)12-021-02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北京市人大附中第二分校学生花式跳绳技术掌握情况、制约因素等方面入手,对该校花式跳绳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认为花式跳绳运动在该校发展迅猛,但是并没有纳入体育课程。研究北京市人大附中第二分校花式跳绳运动的发展现状,对推进花式跳绳运动纳入中小学体育课程,探索出一条更好的推广和普及的方案,对提高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重要的理论决策依据、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花式跳绳 体育课程 健康

一、北京市人大附中第二分校花式跳绳运动开展现状

近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越来越受到国民的关注。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1】。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中提倡继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2】。作为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传播广泛的体育活动,花式跳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受场地、器材、天气的影响,可提高人的反应、协调、弹跳等多方面的能力【3】,很适合在中小学开展。北京市人大附中第二分校是开展花式跳绳运动较早的学校之一,几年来,在该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花式跳绳运动得到较快地发展,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宣传发展了这项运动。

(一)花式跳绳运动开展现状及分析

跳绳运动不断的发展创新,从简单的跳绳发展到现在的花式跳绳,都是因为它有自身独特的娱乐性、趣味性及健身效果。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跳绳被广大群众所熟悉,群众性普及率很高,也是中小学生进行游戏热身活动主要方式之一,中小学生大都对花式跳绳运动的兴趣很浓,会主动的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由表1可以看出学生参与花式跳绳的频率很高,每周三次参与运动以上学生超过50%,而且时间、地点分布广。但是该校在体育课程中却没有花式跳绳的教学,仅仅是作为学生的课间活动和特色运动项目,在课余时间开展。对于体育课不专门开设花式跳绳教学,分析其原因:首先,是没有学习任务,没有考试等硬性规定作为前提;其次,体育教师对跳绳运动本身了解甚少,没有认识到花式跳绳运动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第三,“素质教育”面对现实的“应试教育”不得不让路;最后,中考体育测试中,还没有把跳绳作为一个评价标准,没有得到体育等相关行政部门的关注。

(二)教师及学生对花式跳绳技术掌握情况

通过教师的访谈调查可知,部分教师会把花式跳绳运动作为准备活动,也有将花式跳绳作为调整部分的,还有的教师会将其作为结束部分。表明该校的花式跳绳运动教学时间安排明显不够,体育教师只是为了参加花式跳绳运动的比赛而进行阶段性的训练。经询问得知,第二课堂中,学生自己带上跳绳先进行“自由式”的练习,热身之后再由教师教授新的技术。体育教师对跳绳运动了解的途径也很单一,基本还是教授自己以前掌握的技术技能和知识,也有教师在电视媒体上看到花式跳绳的表演,进行深入学习之后再传授给学生的。一些老师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参与花式跳绳运动,还会在网络上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方法,编排新的绳操进行训练。

调查的结果显示:超过大半的学生了解花式跳绳运动主要是来自体育课,即老师的教授,还有部分是从电视和同学处了解。分析原因认为,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跳绳被群众所熟悉,是青少年儿童进行游戏和玩耍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花式跳绳在中小学普及率高,学生们参与花式跳绳运动兴趣较浓,当然花式跳绳运动本身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也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参与。

(三)花式跳绳运动教学内容

经过访谈了解到该中学没有进行过有关花式跳绳的专门的课程教学,但是教师会将花式跳绳动作编成绳操、绳舞等套路动作。由于要求简单,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进而影响了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对于花式跳绳教学的内容,也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和参考教材,基本是“即兴教学”,接到比赛任务才开始教学,影响了学生兴趣的延续性,不利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违背了现代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和素质教育的目的。

对教师的访谈调查得知,体育教师大都采用指导和练习相结合进行教授,也有少数的老师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结合走访了解到非专业的体育教师在动作示范的规范性、专业术语的表达、学生的组织等方面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存在专业知识的差距。

二、师生对开展花式跳绳运动的态度

(一)教师认为学生学习跳绳运动兴趣情况

通过访谈得知教师们认为大多数学生非常乐意参与花式跳绳运动当中,特别是女生。表3显示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高于三年级的学生。分析原因:该戏花式跳绳运动技能的内容与比赛内容一样,并不更新增设新的花样、技术,学生在开始学习时还有很浓的兴趣,越到高年级的就越没有兴趣,变成为提高比赛运动成绩而进行练习,参与率直线下降。另外老师们对花式跳绳运动技术也知道的少,本身的专业技能不是很好,不能够及时的给学生补充新的学习内容,提起学生的兴趣。

(二)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目的

表2显示,该校学生在所上的体育课内容中最喜欢运动项目的选择中,选择花式跳绳运动的学生占16.1%,说明喜欢花式跳绳运动的学生不在少数。原因可能是学生们觉得花式跳绳简单易学,很容易掌握,而且种类丰富,即可以一个人练习,又可以和同学、朋友一起练习,在学习中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很容易找回自信。当然,老师也会尽可能的使花式跳绳开展的更加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对花式跳绳运动的兴趣,多数学生乐意参与跳绳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当中去。

(三)教师及学生对增设花式跳绳内容的观点

经走访调查得知多数老师希望改变或者增设花式跳绳运动的比赛内容,分析原因可能是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比赛。学生的表现欲望都很强,提供他们更多表现的机会,从而激励学生参与锻炼,参与学习。由表3得知学生乐意参与花式跳绳运动的训练和比赛的占54.3%,不愿意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占9.6%,无所谓占36.1%。对课余训练的内容的态度,多数学生希望增设更多的花式跳绳内容。分析情况,有超过一半学生还是选择希望参与花式跳绳运动的训练,更多的学生希望增设花式跳绳运动内容并和教师一起参与运动,愿意在课余时间参与此运动。

三、结论与建议

为了在北京市各中小学更好的开展和普及花式跳绳运动,我们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改革促进。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考虑,加强学校体育教师师资的培养,加派优秀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及时了解学校体育、花式跳绳运动的最新动态。教师自身要认真负责,完成每一节体育课,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特别是对于花式跳绳运动这种传统的运动项目,要随时关注其发展动态,及时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其次,针对花式跳绳体育教师的缺少,可以尝试用专业花式跳绳教师带动一批体育教师,采用“自产的方式”培养新的“花式跳绳教师”。

最后,采用多种形式不定期的举行花式跳绳运动的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培养学生花式跳绳的习惯,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还可以将花式跳绳设为期末体育测试项目,引起学校、家长的重视,这样就会得到多方面的支持。

综上所述,本论文为北京市人大附中第二分校体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使得作为该校的特色运动项目---花式跳绳运动更好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从而实现充实北京市人大附中第二分校体育内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的目标,也为花式跳绳作为中小学正式体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委[2006]6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7月.

[3]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报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陈许兰.湖南农村中小学跳绳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隆回县农村中小学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5] 杨艳生.花式跳绳在赤峰市中小学推广的可行性研究.赤峰:赤峰学院.2014.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健康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