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主导课堂
2017-04-14赖斯荣
赖斯荣
“新课程改革”, 只要是老师,对这个词一定不会陌生。自2002年提出新课程改革以来,我省各地开展了多年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教师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知道了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三大理念;熟悉了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而不是框框,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启发拓展,也可以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但是教无定法,怎样以学定教,让不少老师拿捏不准。
作为热衷于生物教研的老师,我一直在关注同行是怎么做好新课程改革的。但看了很多优质课、示范课,还有翻转课、同课异构课等,虽然各有优点,也多有创新,但总觉得“以学定教”这一理念还不清晰。后来看了九江实验中学游盛华老师获全国课改课例比赛一等奖的“生物的特征”录像课后,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游老师的课让孩子主导课堂,却又不是占领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使教学更加有效。听游老师这堂课有一种跟着好导游游庐山的感觉。这位导游既没有说“你们跟着我,这里是××,那里是××”,也没有说“好景色在前面呢,你们自己过去看吧”,而是先问游客:“你们知道前面会是什么景色吗?”“前面有个景点某某名人曾经在那做过××呢!想去亲身考察一番吗?”如此把游客的热情都调动起来,使得一天的行程轻松愉快,游客兴趣盎然! 游老师带的游客是一群刚迈入中学的孩子,而她要带这群孩子去寻找生物王国的边界。她没有简单地给孩子一张边界地图,也没有自己先找好边界,让孩子们一路跟着她一个一个去识记。那她是怎么做的呢?
一、拟创平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位老师要上好一堂课,就得先设计好这堂课怎么上。游老师的教学设计就是先拟创一个生动、活泼、开放的学习平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去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虽然她也设计了借助PPT载体,融入文字、图片和视频,但并没有像我们做PPT上课那样将上课内容全铺开,而是在PPT的制作中特意留有很多交互和“留白”。这些交互和空白都是留给学生的,因为她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参与和发挥,有利于达成“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发展”的要求。
二、情感导入
课前导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犹如电影的序幕和乐曲的引子,对整堂课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导得好能迅速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导得不好会让很多学生不知所云。面对“生物的特征”这一课题,游老师的导入是打情感牌,通过观察直观的图片、视频和设问讨论等创设情境,将生活中许多千姿百态的物体拟人化,如“机器人兄弟”“花仙子”“电脑博士”等等。这时的学生刚刚迈入初中,对事物的判断尚处于童话般的认识中,认为很多事物都是有情感的,并且认为“有情感”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之一,当发现自己认为有情感的博士兄弟不是生物时,会因反差强烈而引起有意注意。用这样的方式开场,容易亲近学生,便于导入新课。
三、合作互动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开展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应用最多的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只是有的老师在尝试过程中效果不好,达不到预定目标。纵观游老师这堂课,学生在小组中表现得非常好,六个组的同学都做到了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游老师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分组看书讨论,而是先让大家看一组生物和非生物的视频,然后布置学生分别在“生物”和“非生物”里,针对视频资料里没有但自己又很熟悉的物体,在题板上添加两种。随后进行組间交流:各组展示题板,互审互看,检查别人添加的事例中有无区分不正确的。随后推代表说明小组讨论结果,其他组员补充。这样做迎合了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好胜心也强的心理特点,每个人都想举出一个例子,又都想对别人的例子做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的判断。想举例子是主动学习,而对别人的例子进行判断是合作学习,游老师在不知不觉间把小组模式的两个目标都轻易实现了,这就奠定了整堂课的基础。在后面学习生物特征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游老师深入小组,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学习合作有序、有效地开展,使全体小组成员动起来。游老师还灵活运用教学机智,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从录像课截图中可以看出来,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
四、面向全体
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各种课改模式教学,教师的能力局限和思维定势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只能面对大多数人,甚至是一部分人,很难做到面向全体。我本来也想在欣赏这堂课时挑一挑这方面的毛病,但看到最后,还是很佩服游老师,她不仅采取了混合编组的流行方法,学生按成绩好、中、差组合,男女搭配,在形式上做到了面向全体,更重要的是在课堂的引导和把握上也做到了这一点。如小组每一位成员都有分工,都要参与列举事例,都要参与对他人列举的事例做出判断;游老师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选取一些较典型的生物和非生物物体名称贴在黑板上,一个组都不落下。她在课堂就像一只辛勤的蜜蜂,不抢镜,与每一朵花依依细语。整堂课学生都兴致勃勃,积极参与,看不到哪位不知所措,也看不到哪位发呆或言他,这就是上课的艺术!
五、自由发挥
通常情况下,我们上这堂课不用花很多时间,会先让学生找出书本中生物的六个特征,借助课本图片做些讲解,再补充生物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的知识。本课安排了很多学习背景的视频、图片资料,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这种方法其他老师也会用到,并不新鲜。我们通常都会问学生:“资料提及的内容是不是生物?”然后讲解生物的相关特征。但游老师在此课中并未直奔主题,而是在观看讨论后通过集思广益,协作互补,由各组学生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结果学生突破教材内容,还总结出教材未能表达的生物其他特征,如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生物能适应环境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提高水平。游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一改传统,由一维到三维,改观字背记为反复思考,让学习者印象深刻。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看书背要点,靠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和语言中枢间建立联系(如字的读音条件反射),与语言中枢的记忆细胞建立的联系并不多。而游老师的教学以想象思考为主,是让学生反复在语言中枢放电影,语言中枢的很多细胞直接参与,会建立更多的记忆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乐在其中,学习效果好,当然是科学的。
本课创设的是一个完全动态的课堂。游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以适应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使学生真正走入课堂。说实话,这种动态课堂需要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本课因为学生的思维活跃,加之不少学生还处于对事物的童话般认识中,观点的冲突、争论、梳理、矫正费了不少时间,使得本课有所拖堂,这是一个欠缺。另外不少学生认为生物是有情感的,这个误区没有有效去纠正,也留下了一点瑕疵。但无论如何,这堂课是一堂非常成功的以学定教课,学生在课堂中很主动,很投入,起了主导作用,对很多 “新课改”至今仍未找到好模式做参照的老师来说,是可以起示范引领作用的。可能各地条件不同,像分组模式等不能完全照搬,但懂得欣赏就懂得学习,我们可以不拘泥特定的模式,让学生去主导课堂,真正做到以学定教。这也是游老师这堂课最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