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2017-04-14刘清之方田根
刘清之+方田根
摘要:我国农业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与涤荡,化学农业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质的飞跃。然而化学农业的发展和运用,在现代农业文明中已经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了它的危害,并且某些常用性农艺措施的运用也已经达到了极致,人们渴望着新的农业文明曙光出现,在这种期盼下,物理农业以全新的姿态走入人们的视线。
关键词:物理农业;农业生产;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S12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6.006
物理农业的概念是在21世纪初提出来的,当时物理农业只是想利用简单设备获得高产。多年后,许多农业生产一线科研人员和涉农学者向物理农业领域添入了更多物理元素,最大的特征就是空间电场生物效应的发现和大气电场植物生理作用的应用,产生了空间电场调控动植物生长和病害预防技术,该技术对物理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物理农业原本只涉及种植业,正是空间电场系列装备的出现和市场化将物理农业的范畴迅速扩展到了水产养殖业、动物养殖业及菌业。物理农业的具体内容迅速增长,大量新技术也出现了,例如温室電除雾防病促生技术、温室病害臭氧防治技术、菌房空间电场促蕾防病技术、畜禽舍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技术、土壤电消毒法、多功能静电灭虫灯、LED补光技术等。
1对物理农业的认识
目前对物理农业形成了共识,认为物理农业就是利用具有生物效应的电、光、磁、声、热等物理因子操控动物和植物的生活环境及其生长发育,是把农业生产和物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对自然环境的束缚以及对化学肥料、农药等化学品的依赖,最后获取高产、无毒、优质农产品的绿色调控农业。物理农业杜绝使用农药和其他有害健康的化学品,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物理农业是一个完全崭新的生产技术体系,要求设备、技术、动植物三者高度相关,以生物和物理因子为操控对象,属于高投入和高产出的设备型、设施型和工艺型的农业新型产业。
无论是种植行业、养殖行业,还是加工保鲜产业,只要涉及生命活体的生物,都有物理农业技术的用武之地,其将像化学农业一样为农业和生物领域带来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而且其不会像化学农业那样给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和破坏,对人类的生态圈和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物理农业的作用方式都是物理的,以不同的能量传递实现农业的有机生产,是可调控、可持续和可循环的绿色农业模式。
2物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物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上有很广泛的运用,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空间电场技术可以使番茄的产量提高一倍;运用电场处理的植物组织培养和离题培养明显加快;对食品用电场杀菌与对包装穿透杀菌,不会影响食品的口味色泽和成份;运用电场技术可以让水中的溶氧大大提高,加快矿质元素的吸收,促进水培植物快速生长;植物快繁时,经电场处理的插穗生根率和根数量都会大幅度地提高;瓜果蔬菜经电场处理后,保鲜期可以延长,提高瓜果蔬菜的品质;土壤经空间电场处理后,可以改变肥力的活性,提高抗病性,确保植物良好生长;种蛋经过电场处理后,孵化率会提高;叶菜类采用物理农业的声频控制器进行声波处理,其产量可以提高10%~30%;运用电功能碱水和酸水可以对土壤酸碱度进行大面积调整和改良,操作简单且无污染;利用碱水进行根外追肥可以提高瓜果糖度和瓜果品质,同时碱水也是瓜果蔬菜贮藏前最好的清洗剂;电功能碱水还是促进植物发芽和生长的调节剂。而利用酸水可以实现无污染低成本的杀菌,可以防治各种真菌、细菌和病毒;对蔬菜加工前期进行预处理,酸水是很有效的无污染清洗消毒剂,还可以促进瓜果保鲜;电功能水是养殖场最好的场地消毒剂,也是园艺设施空间杀菌的最好水剂。运用电功能水处理食用菌基料,可以很好地抑制杂菌和促进菌蕾。运用电功能处理的酸混合动物饲料,可以预防动物养殖中出现的很多肠胃疾病。
3物理农业的优势
物理农业相对于化学农业而言,优势更明显。通过大力发展物理农业,不但可以避免因化学农业而造成的土壤地表流失、土壤品质退化,地球生态环境破坏、农业产品品质下降和危害身体健康等劣势,而且更有利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在提高农产品经济价值的同时,又有利于人体健康。
当然,物理农业的运用范围与作用可以说无穷无尽,等待着我们积极去探索,这对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京考,刘作新,韩永俊.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分散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3(06):163-166.
[2]杜太生,康绍忠, 魏华.保水剂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21(05):317-320.
[3]应义斌,傅宾忠.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生产自动化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1999,15(03):199-203.
[4]王亚东,黄梯云,赵春江.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 情报学报,2002, 21(02):2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