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黄蓄水条件下衡水湖湿地保护措施

2017-04-14尹新明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保护措施

摘要:衡水湖湿地是华北平原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1993年,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同意,每年通过清凉江和卫千渠从山东省位山引一部分黄河水(简称为引黄)。引黄虽让衡水湖湿地有了直接的水源补给保障,但如何让衡水湖湿地生态与环境功能有序健康发展,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引黄蓄水;衡水湖湿地;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6.051

引黄,让衡水湖湿地有了直接的水源补给保障,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衡水湖湿地的生态及环境。可何让衡水湖湿地生态与环境功能有序健康发展,显得更加迫切。

1 调控进沙量,减少沙淤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虽黄河水在黄河及引水河道中自然沉淀,但仍有部分河沙随水流进入湖区,由于入湖口附近断面开扩,入湖流速锐减,挟沙能力大大降低,将所带的泥沙沉积在入口附近,如长期任其淤积,引水入口出现淤堵,引水效率将大幅下降,引水成本会大幅增加。

虽然衡水湖引黄11年的泥沙淤积不到衡水湖东湖蓄水总量的百分之一,但要从历史发展的进程去认识这个问题,从当前的国内水资源的变化情况看,北方缺水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为了保护衡水湖湿地,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发挥衡水湖的蓄水功能,引黄入湖是一个主要的引水途径。既然依靠引黄,就必须重视和研究解决衡水湖的淤积问题,沙淤是一个积累效应,长期引黄淤积变化将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要实现衡水湖生态环境功能,实现衡水湖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入湖泥沙进行综合治理,而水沙调控则是实现生态保护的重要一环。

2 增强衡水湖水体污染防治能力

由于湿地原有物种结构发生变化,生态平衡受到影响,为防止湖内水生植物过度生长,水环境朝着富营养化方向发展,可采取清除部分底泥的方法,抑制植物的过度生长。当湖内植物(芦苇、蒲草等)生长到一定的时间应及时收割,使部分氢磷等营养物质退出水循环,从而降低水中的营养盐含量,达到抑制水生植物过度生长的目的。

在衡水湖的引水渠和湖周边发展高效无污染农业,如合理施用氮肥和磷肥,提高农作物根部吸收率,减少淋溶流失等;利用固氮肥料和大量种植豆科作物,减少使用氮化肥以减少入湖的氮磷数量,可以延缓富营养化的进程。

3 发展旅游与水量保护和谐机制

当前,生态旅游是新兴产业,保护区内的主要旅游景区包括灵秀山庄旅游区、竹林寺旅游景区等人文景观。冀州古城具有古老的历史文化遗迹,利用衡水市和冀州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的优势,在北固堤和冀州南关附近建立水上公园,游船码头,在湖区内驾舟泛湖,尽赏衡水湖的自然景观,既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又可利用旅游推动周边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委、市政府“借湖興市”战略的实施,衡水湖对外宣传工作不断加强,衡水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来湖人数不断攀升。随着各方面的发展,相信衡水湖的旅游业,也将有大幅度提高。

4 适时人工增雨

特别是河北省南部,水资源的短缺是长期存在的难题。在本地区要合理的利用气候资源,择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增加水资源补给,把小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积极涵养水源,提高植被覆盖率,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和衡水湖争水的问题,使所蓄的水更多用于湿地生态建设。

相关单位要积极支持衡水湖国家级自然湿地保护工作。每年汛期,当气象及云层条件适宜时,只要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就能促成降雨过程的出现或有效增加降雨量。从近年衡水地区的降雨情况看,每年实施人工增雨作业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衡水湖周边的年降水量多数年份保持或接近多年平均降雨量值,未出现大的干旱年份。气象农业部门应及时利用雷达技术搜捕降水云层,分析云量的走向,达到增雨最佳效果。降水量的增多会相对减少渗透和蒸发损失,也可减少与周边农业节水的矛盾。此项技术如果能够逐步实现,将会对衡水湖湿地保护作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将会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和明显的社会效益。如按每年在湖区人工降雨50毫米计算,就等于湖区增加水资源量400万立方米 ,经济效益尤为明显。

5 借助有利时机和条件,多时空调水

经过多年的工程改造,在各河上相继修建引蓄水工程,由于各河上游的蓄水拦截,来水已经很少。在滏东排河上,由于河道内修闸拦水,下泄量大大减少,而且水质受到污染,综合利用的价值很小。滏阳河水系虽然面积很大,但由于上游兴建了大量的拦蓄工程,到衡水境内也基本无水可引。

卫运河是海河流域中较大的水系,水资源较为丰富。据临清水文站1919~2002年八十年的水文资料分析,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6.38亿立方米。掌握卫运河水量及水质变好的时机,引入衡水湖,是引水、引好水的一个重要措施。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应在卫运河故城段引水口附近设立监测断面,根据水情、水质变化情况,掌握变化规律,抓住有利时机,引水入湖。

6 结语

按照国家南水北调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衡水将迎来优质的长江水,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矛盾得到缓解,地下水超采情况得以缓解。衡水湖这一国家级自然湿地面临的水面不足和水质恶化的险境也将得以化解。

参考文献

[1]尹新明,张家兴.基于人类活动影响下衡水湖湿地生态用水安全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01):105-109.

[2]崔希东.衡水湖湿地水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研究[A].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2010,(05).

猜你喜欢

保护措施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商标侵权问题和保护措施研究
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初探
地面气象观测场防雷保护措施分析
现代营林技术中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浅谈智能化电能表的数据安全及保护措施
十四师一牧场天然草原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浅谈10kV配电室高低压开关选择及保护措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措施探讨
高山茶园如何做好防冻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