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养老模式研究

2017-04-14孙晓静唐金萍哈晓林

商情 2017年7期
关键词:医养城镇化养老

孙晓静++唐金萍++哈晓林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研究养老模式现状,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现行养老模式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在新形势下构建智慧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完善现有“医养结合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机构领导作用,将PPP、TOT等新模式应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多元化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共建养老资源平衡分配新模式,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新型城镇化老龄化养老模式社会发展

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7.35%,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1.25个百分点,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6.1%,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0.6个百分点,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双快”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两大显著特征。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养老模式的好坏,关系老年人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养老问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瓶颈,如何实现养老、保障养老变得举步维艰。“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提高养老待遇,发展居家养老,2017年2月北京、上海等地养老金上调,中央政府明显加快了养老产业建设步伐。新型镇化背景下,城镇化着眼于农民、涵盖着农村,其发展不以牺牲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力求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共同富裕,但因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动加大、人口结构变迁、人口规模上升、城市土地空间紧张等为养老发展增添了许多复杂因素。因此,实施适应新形势的养老模式对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构建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促进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以及我国养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养老模式及现状

(一)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是最早的养老方式之一,主要以土地为基本生存资料,较多的出现在农村。这种养老方式主要由子女负担,作为子女不仅要从物质资料上,还要从精神层次上照顾父母。社会养老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保制度的完善而发展起来,政府或相关的社会组织通过建立社会养老基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以及五保供养对老年人进行合理赡养。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城镇居民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逐渐提高,希望可以在社区中进行养老,建立社区养老院、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在这一阶段走向成熟。这种模式对已有资源进行重复利用节约了社会资源,主要运用社区自身资源包括社区医院、超市、健身设施等,使老年人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由于老年人易发疾病,而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分离使老年人不方便就医,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医养结合强调以养为主,将养老院与医院相结合,持续照料,健康疗养,减轻家庭负担。

(二)养老模式现状

针对养老模式的选择,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向老年人发放了120份问卷,收回100份有效问卷。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89.1%的老人对养老模式的认知停留在家庭养老、社会养老模式,69.6%的老人会选择家庭养老与医养结合养老相结合的模式,可见家庭养老在大多数老人心中地位之高。调查发现,老年人的收入以及国家政策成为老年人选择养老模式的主要因素。

在2013年,我国提出了社区居家养老和医养结合养老,目前,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同时发展医养结合养老的养老模式。总体上看,养老模式种类多,但适应社会发展的较少。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家庭养老地位衰落

首先,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土地已无法成为农民赖以生存的依靠,大部分农民选择进城务工,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技能仅能从事体力上的工作,收入微薄,不足以支撑家庭养老。其次,由表1可知,2009-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不断提高,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有所缩减,但减小的幅度微弱,2016年仅比2015年缩小了0.01。这种未富先老的局面不利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最后,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增加,更多的城镇人口要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父母,“空巢家庭”的增加大大减少子女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一部分城市人口住房紧张,子女不得不与父母分开居住,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养老模式逐渐丧失,家庭养老地位难以确定。

(二)养老资金不足,设施不健全

资金的不足是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养老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财政上的拨款、福利彩票获得的资金、社会各界的捐助以及市场化的运作。我国养老服务起步晚,真正下发到老龄人手上的钱不足以支撑其养老,养老模式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表2可以看出社会养老资金规模缺口大,政府在前期承担的养老投资需求多,公共财政支出大。筹资渠道主要来源政府投入,养老资金来源渠道太过单一,投资较少,仅依靠政府单方面的投资将不能得到长足有效的发展。投入资金少,导致养老基础设施不健全,許多城市养老院内、社区内只提供棋牌等,缺乏锻炼身体器材,健身娱乐设施不完善。

(三)养老服务管理上存在漏洞

1.服务内容、形式单一。目前我国大多数养老机构仅限于让老年人吃好、住好,而在医疗护理、康复训练、精神心理健康方面提供的服务很少,甚至是空白,满足不了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从长远来看,我国的养老服务形式较为单一,给予不了老年人全方位的服务。

2.养老护理专业人员缺乏。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全国30多万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员中仅有6.67%的人员取得了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养老护理专员较少的同时流失率较高,多数护理人员年龄较大,技能缺乏,护理专业人员的缺乏使养老服务的发展受到限制。

3.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的养老行业主要依靠政府,虽然已经出台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意见》等法律法规,但政府对于养老机构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缺乏统一规划,养老机构以及机构人员的准入制度尚未统一规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养老模式的发展对策

(一)完善现有养老模式,发展智慧健康养老

现有的养老模式中,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还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医养结合的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进行政策创新,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大力发展社会公益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社区居家养老发展遇到瓶颈,逐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可将智慧健康养老引入现有的养老模式中来。

智慧养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围绕老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医疗卫生、保健康复、娱乐休闲等方面支持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和管理,对涉老信息自动监测、预警甚至主动处置,实现智能交互。如今正处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时代,运用科技将养老产业信息技术迅速升级,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健康养老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对各级医疗机构及养老服务资源、老年健康动态实施监测,实现健康养老大数据的智能判读、分析和处理,提供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等,满足养老的个性化需求。

(二)鼓励PPP等模式,形成筹资渠道多样化

PPP模式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针对公共基础设施合作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 PPP模式具体细分为合作共建模式、统一完善合作模式、特定项目合作、服务外包四种模式。PPP模式可以合理利用社会资本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发挥其灵活性。

鼓励社会资本通过这种方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并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性的政策会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的热情,从而为养老服务提供物质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参与各方的相互监督作用,及时对养老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避免资源浪费,实现收益弥补成本支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养老服务业,既可以实现养老资金的持续投入,又为养老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活力。PPP模式促进资金来源多元化,养老金随之增长,与养老有关的活动得以开展,养老保障程度也随之加大。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养老服务管理制度

1.政策制定與监督。养老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供给天然地具有公共性与福利性,具有“志愿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特点。这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政府需采取强制的措施规范养老产业,从整体上规划,建立其准入机制,严格监督各地养老机构的运营状况、服务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整合各地养老机构。

2.养老服务业专业人员培养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养老模式的顺利发展在于养老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这就需要政府投入资金建立专业学校培养专业人才,鼓励 30至50岁城乡男女参加各种老年服务技能培训,可以通过培训经专业部门推荐就业,以满足各种公益及市场型的养老机构的需求。同时也需要保障工作人员的基本权益。服务方式的多元化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高度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心理健康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

四、结论

新型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必然结果,新型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老龄化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成为阻碍城镇化发展的瓶颈。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促使养老需求增大,我国的养老模式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养老都需要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主动投入,发挥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作用。新形势下,只有将构建养老模式与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有机结合,在原有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新条件不断改善我国的养老模式,积极稳妥的推进我国养老业的运营。

参考文献:

[1]胡小武.城镇化与老龄化叠加时期的中国养老模式转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37(5):137-138.

[2]刘国萍.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浙江:浙江财经学院,2013.1-5.

[3]王若维,杨庆爱,王桂云.山东省养老机构护理员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5,30(2): 81-83.

[4]左美云.将智慧养老模式引入社区居家养老[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5):1-2.

[5]王培培,李文.PPP模式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与重构[J].社会经纬,2016(8):135-136.

[6]陈静.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2016(6):101-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养老模式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sky1781) ,指导老师:李刚。

猜你喜欢

医养城镇化养老
养老生活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
基于互联网医疗的居家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场景
注册养老机构已超2.8万家
加快疏通医疗体制梗阻
养老更无忧了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