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少年胖”
2017-04-14于荷王旭峰徐静
于荷++王旭峰++徐静
“小宝宝胖胖的好可爱”,曾经这句话是每个家长最爱听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句话却逐渐成为很多家长“愁眉不展”的原因。“小胖墩”越来越多,“少年胖”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全球性流行病。从表面上看,肥胖者虽然不至于很快死亡,但其潜在危害性及并发症所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
儿童肥胖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据调研报告显示,儿童肥胖率的迅速上升已成为一个紧迫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肥胖具有远期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并影响受教育程度和生命质量。报告统计,2014年全球有至少4100万五岁以下儿童体重超标或肥胖。全球超重或肥胖婴幼儿的人数比例1990年为4.8%,相当于3100万人,现在已上升至6.1%。
中国少年儿童的肥胖问题也令人担忧: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儿童的超重和肥胖问题已经日益突出。研究发现,20岁以下的中国男孩中,有23%超重或肥胖,女孩中该比例为14%。
【小贴士】
如何判断儿童肥胖?
?葚孩子理想体重的科学标准
1-6个月: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6;
7-12个月: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5;
1岁以上:标准体重(千克)=8+年龄×2。
在标准体重范围上下10%以内都属于正常范围,如果超过了标准体重的10%,可以看做超重,一旦超过了20%,则属于肥胖。
?葚儿童肥胖程度可分为三级:
轻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20%—30%。
中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30%—50%。
重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50%以上。
“少年胖”,影响一生健康
小亮今年12岁,但体重将近200斤,他不爱动,在学校也没人愿意跟他玩。平时走两步都喊累,就喜欢躺着,而令父母更担心的是,由于过度肥胖,小亮产生第二性征发育不良的现象,甚至出现胸部发育等部分女性特征……经医生检查,小亮已出现了脂肪肝、高血脂、高尿酸等多种问题。
为什么儿童肥胖问题引起这么多人的担忧和重视?是因为儿童肥胖问题已不仅仅是关乎外貌了。中国营养联盟副秘书长王旭峰说: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其现阶段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也会为他一生的健康埋下祸根。研究表明,7-24月龄的婴幼儿期生长过快,尤其是体重增长过快,会增加儿童期及成人期肥胖的风险,并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胖宝宝更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等问题;长期肥胖的小儿还会发生高脂血症,进而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多种儿童成人病。我国儿童脂肪肝发病率为2%-4%,而主要元凶就是肥胖;另外,近年来对部分小学肥胖儿童进行智力检测,认为肥胖可使儿童智力得不到充分发育,运算和思维的敏捷性处于劣势。因而动手能力、辨别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如普通儿童。同时,肥胖在儿童期、青春期和成年后都可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
两个时期最易发胖
王旭峰表示,儿童容易发生肥胖的时期有两个:一个是婴儿期,一个是5-10岁这个年龄段。在婴儿期,孩子活动范围小,吃的食物又营养丰富,加上有的家长给孩子进食不予控制,孩子一哭就给他吃东西。这么一来,便出现肥胖。而中度以上单纯性肥胖的学龄儿童,开始发胖的年龄多在7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儿童,就餐常不够规律,且有进食过快的习惯。另外,学龄初期的儿童多注重吃主食,且吃得多,对吃蔬菜则往往忽视。其结果是使体内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很多家长对孩子胖胖的不以为然,认为长大了自然就瘦了,王旭峰则提醒说:不要认为孩子现在胖,以后还可以减掉。儿童期的肥胖主要是因为脂肪数量多造成的,相比成年人的肥胖更难医治。
“少年胖则终身胖”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儿童时期太胖,细胞数量增加就会比一般人多,在成年后的肥胖率也会高于一般人群。而成年之后细胞则会维持在固定的数量。国外曾有一个研究,成年后减肥,只能减少细胞质量,几乎不能减少其数量。
过度喂养是“少年胖”主因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少年儿童的肥胖呢?中国营养联盟理事、高级讲师徐静表示,不良饮食习惯是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三餐不定时、偏食、挑食、爱吃速食、餐前吃零食、吃饭速度快、不吃青菜,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饮用含糖饮料。儿童天生喜欢甜味,家长用甜食来诱导孩子吃较有营养的食物,往往使孩子对甜食更加偏好,而不喜欢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另外,有的家长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劝说或者强迫孩子多吃,认为多吃是福。研究表明,孩子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具备了根据能量需求调节进食量的能力,也能根据食物的能量密度决定进食量,但家长的控制可以削弱儿童对进食量的自我调节能力。研究发现偏胖的孩子约为普通孩子食量的2-3倍,在婴儿时期就被过度喂养让这些孩子没有饱的感觉。忽视孩子自身的饥饿感和饱足感,过分施以外界的进食鼓励或限制,将极大地减弱孩子用饥饿和饱足的内部信号调节能量摄入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减弱是导致孩子过度进食而肥胖的原因。
【小贴士】
隔代喂养更易出现小胖墩
“有一种饿叫你奶奶觉得你饿”,这虽是一句玩笑话,可如今这种现象却导致了很多“小胖墩”的诞生。现在很多父母没时间管孩子,就丢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据研究发现,祖父母带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肥胖的情况。究其原因还是和溺爱孩子有关。
调查顯示,在被调查的500个孩子中,将近一半(45.9%)由祖父祖母照顾生活起居,这些孩子肥胖的风险是仅由父母照顾的孩子的2倍,且这些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顾的儿童,相比于跟着爸爸妈妈的儿童,更少做家务,也会进食更多不健康食品。
祖父母带孩子,只要孩子想吃,就尽量让孩子吃,看到孩子吃得多,甚至会夸奖、鼓励,造成孩子饮食无节制;还有些家长认为鱼、虾、肉等食物对孩子好,就让孩子过度摄入,造成营养过剩。加上孩子运动少,一个个小胖墩就这样“诞生”了。老一辈的认知里,本来就倾向把孩子喂得更“壮”,觉得“所有吃下去的都用来长身体了”。有很多妈妈非常困扰:“我让儿子注意饮食,可他说‘姥姥说我这是壮!会长得更好。”
不爱动也让孩子胖起来
记得以前随处可见“动”起来的孩子,即使下课的十分钟,也会抓紧时间去“跳皮筋”、“丢沙包”,可是现在孩子似乎越来越不爱动了,这也是让孩子胖起来的原因之一。徐静说:运动可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还可以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尤其能使孩子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锻炼。但现在很多孩子更喜欢待在室内看电视、玩游戏,很少参加户外活动,因此,非常缺乏体育运动。这样就限制了体能的消耗,再加上营养过剩,脂肪在他们身上沉积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身上的肉越多,身体就越笨重,也就更懒散了。
还有很多儿童,没有出生就注定要成胖子。研究表明,如果做母亲的怀孕时肥胖,或者已经罹患糖尿病或在妊娠期得了糖尿病,都会诱发儿童增加与代谢性疾病和肥胖相关的脂肪堆积。遗传在孩子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遗传因素不仅影响着骨骼系统的发育,而且遗传基因控制着身体的能量消耗,决定从脂肪中运用多少热量。因此,身材胖的父母,子女胖的可能性也很大。
孩子减肥不能图快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越来越胖,越来越急,但让孩子减肥还真不能图快。首先,要先确定孩子是否真的肥胖,只有超过标准身高体重的20%以上才算胖,而超过50%以上就是重度肥胖,更需要减肥。其次,确定肥胖后就要了解肥胖的原因,只有单纯性的肥胖才能靠减肥方法减肥,而病理肥胖必须先治病,然后按照肥胖的原因采用针对性的减肥方法,那样才能更有效。最后应给孩子制定一个长期减肥计划,因为单纯性肥胖减肥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不可能短期内见效完成的。
王旭峰说:建议根据身高、体重、腰围等数据科学评估肥胖程度并减重。家长以身作则,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行为。长期、持续进行适合其年龄的的运动。千万不要因为运动时气短,动作笨拙而不愿锻炼,锻炼要循序渐进。活动量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疲劳为原则,若运动后出现疲惫不堪、心慌气促及食欲大增均提示活动过度,一定要及时调整。
饮食上应选择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的膳食方案,膳食原则如下:鱼、肉、蛋、奶类等物质应保证充足的供给;多摄入体积大而热能低的各种蔬菜、高纤维和水分多的食物,以增加饱腹感;摄入含糖低的水果,严禁油炸、油脂、甜食类;烹调的方法最好选取凉拌、清蒸、水煮。造成儿童肥胖和相关疾病最大的因素就是不均衡饮食,尤其是果蔬摄入量不足且品种偏少。建议家长们每天搭配各种颜色的蔬菜水果,每天安排4-5份蔬菜和3-4份水果。
【提示板】
儿童减肥“四个严禁”
1)严禁喝减肥茶、吃减肥药短期速效减肥;
2)严禁使用饥饿疗法;
3)严禁实施手术减肥;
4)严禁使用气功等物理减肥方法;
上述減肥方法会严重妨碍儿童的生长发育,严禁使用。
合理饮食让孩子远离肥胖
防大于治,说到底,不让孩子有机会“胖”起来才是关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针对学龄儿童的饮食、运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根据新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对一日三餐的能量占比做了规定: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为宜。
同时,提到了高热量“零食问题”。指南建议,要给学龄儿童选择卫生、营养丰富的食物做零食。油炸、高盐或高糖食品不宜做零食。在零食的量上,不能用零食代替正餐。吃饭前后30分钟内不宜吃零食,不要看电视时吃零食,也不要边玩边吃零食,睡觉前30分钟不吃零食。父母在给孩子选购零食时,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坚果、葡萄干等较为健康的零食,既好吃,又于身体有益。
除了能量比重之外,《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中规定,要提高儿童的饮水标准,6岁至10岁儿童每天800-1000ml,11至17岁儿童每天1100-1400ml。徐静表示,现在儿童饮水的摄入偏少,这会给未来冠心病、脑血栓等疾病埋下祸根。饮水最好是白开水,饮料要少喝。
另外,《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建议,应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次最好1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3次抗阻力运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及引体向上等)和骨质增强型运动。
拒绝“少年胖”,父母做榜样
在防止儿童肥胖问题上,家长绝对是关键。首先,妈妈在孕期就应该注意饮食,控制体重,避免生出“巨大儿”。宝宝0-6个月尽量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孩子明显比人工喂养的孩子发生肥胖的几率要低。另外,父母、祖辈的意见要统一。不要让“有一种饿叫你奶奶觉得你饿”成为主导,如果仅父母注意孩子“吃”的问题,而爷爷奶奶在背后给孩子补充营养多多,甚至直接对父母的做法直接予以否定,这是绝对不行的。
孩子的饮食习惯很少是天生的,多半取决于后天父母的榜样。如果你告诉孩子某样食物既营养又美味,而自己每回都躲得远远的,反而会让孩子对它更加反感,从而引起宝宝的偏食。因此,父母在设法让孩子多吃蔬菜的时候,自己也要做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