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研究

2017-04-13姚淑琼强俊宏

山西农经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

□姚淑琼 强俊宏

(山西省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运城 044000)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研究

□姚淑琼 强俊宏

(山西省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运城 044000)

随着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污染问题也源源不断,因此,我国高度重视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以及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现状的探究,总结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研究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本文中提出四种经济发展模式,希望可以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现状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生产、经济和生态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农业的发展要保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满足人们的物质基础;其次,在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基础上,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最后,人们不能破坏和改变大自然的规律,合理利用资源并且保护环境。

1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在这个“健步如飞”的信息时代,农业经济伴随着农业发展,亦是高速发展。而农业经济的发展,往往都离不开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新型发展模式,但是,在不发达的地区,传统的经济模式仍然是主要的存在方式,这也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实现,妨碍我国总体农学业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就是技术较落后、效率低、粗放式发展、人口问题较突出等。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由于科技发展缓慢,人们大多比较依赖于劳动力,这就促进了人口增长,但是资源的有限性限制了新增劳动力的现象对于欠发达的地区是非常不利的;同时,欠发达地区如果资源不足,就会使这个地区的人们为了生存去破坏自然环境,比如:砍伐森林树木、围湖等行为。因此,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就成了难题。

目前,农业发展一种以工业机械生产和农业化学用品为主的生产模式,更加高密度、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这种发展模式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效益的同时,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是越来越严重,现在更是一斤达到不容我们忽视的地步。

导致环境污染的农业现象一般有如下几点:

(1)过度的施用N、P、K等化肥以及无节制的农药喷洒,导致土壤或者富营养化或者盐碱化或者残存农药等现象,污染生态环境;

(2)规模化经营的家畜养殖场的粪便,农产品加工厂的废弃物污染和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

(3)地下水的过度抽取、化肥和大型机械的使用,使地下水被采空,土壤盐碱化、土壤结构问题突出;

(4)农药、化肥等化学用品使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不能保证人们的食品安全,同时,这些化学物品的使用也会对人类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5)人类对土地的过度开采甚至维护造田,造成土壤养分大量流失而呈现沙化、湖泊水位下降甚至造成泥石流等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

以上五点,没有贯彻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可持续发展不符。从而导致农业发展的恶性循环,不仅是没有提高产量,更是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短期内无法恢复的破坏。

新型替代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于20世纪六十年代,它强调利用环境的自我循环、自我调节的功能,从而实现一种土壤可持续性使用,农产品可持续性输出的现象。通俗一点讲就是减少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保证了消费者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这些效益远远超越于农产品的产量,同时,也达到了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对于类似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整体的发展水平不高并且区域的发展也不平衡,其中,还有人口压力等因素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替代农业无法在我国进行下去。根据我国农业现状的特点分析,不难看出,替代农业并不能在我国的进行大规模农业改革,也就是说不能一次性实施,应当循序渐进,由小范围实验逐渐扩展到全国规模。在不断地探索和应用过程中进行适应性改革,让其成为符合我国国情,适应于中国农业现状的优秀的农业改革。并且我们对于替代农业的自然循环、虫病害预防措施等技术还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提高,因此,我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发展技术。

2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在不破坏自然环境,合理高效利用资源的情况下,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物质需求。人们不单单是只追求经济效益,也应该注重自然生态对人类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缺一不可,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涵盖了这三者,强调农业生产、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发展,保持三者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要达到经济的稳步上升,还要让经济,生态,社会进行良性循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得目标对于我们人类是有益的,它使我们的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是我国全面发展的一部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更好的处理农业中所遇到的自然灾害。

3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3.1 以生态农业发展为根本

可以说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是一个正确的农业发展方向,尤其是针对农业经济而言,其更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生态农业就是应用整体协调发展、循环再生的理念,应用现代管理模式,合理调控自然资源和现代科学技术,高效率生产出高质量产品。而生态农业本身也应该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生态农业不仅仅可以生产高质量产品,还可以满足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比如观光农业、特色文化农业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的空间,巩固其有益的功能,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态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要以生态农业发展为根本,因地制宜,各个地区走健全的、合理的农业发展道路。

3.2 倡导三色农业发展

三色农业意如其名,就是用三种不同颜色命名的农业类型,分别是绿色、白色以及蓝色。绿色农业则是以绿色植物为主的无任何污染以及公害的健康农业。但是,根据现在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农业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发现,绿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的发展。蓝色农业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海洋资源。白色农业是应用生物研究技术,利用微生物资源开创新型农业,比如:发酵、酶工程。现今,各个区域的三色农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倡导三色农业,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新型农业。

3.3 以精确农业发展为方向

精确农业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比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获取农田作物的产量、生长环境等信息,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按照所测试的结果,对小区进行调控。我国农业现在已经发展了精确播种、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精确收获等,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以精确农业为发展方向,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将精确渗入到农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中。

3.4 以集约型可持续性农业发展为目标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集约型可持续农业发展正是适应我国人多地少、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稀缺等情况而诞生的农业发展的正确道路。集约型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本内容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农民利润以及劳动性价比;不断地更新农田设备、土壤状况等环境因素;不断提高农名的管理技能以及他们的农业知识水平;不断地改善农产品的销售通道,让农产品更快速便捷的流通到各个区域。以集约型可持续性农业为发展目标,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脚步。

结束语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要遵循生态循环规律,结合人类先进的高科技,完善管理系统,促进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1]李丽.制度创新视角下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06):77-80.

[2]张亚娥.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J].南方农业,2016,10(3):129-130.

[3]申俊玲.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2).

1004-7026(2017)14-0017-02

F320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4.008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农业经济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