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性”教学模式探索

2017-04-13黄晓晔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延伸性理论课政治

黄晓晔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局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为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创新计划”,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综合改革创新[1],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人才中的有效性就成为重中之重。

笔者带领课程组于2012年开始启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性”教学模式探索,经过近五年的实践和检验,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园文化、社会影响辐射等领域应用效果良好。作为一次成功的教学模式试验,有必要将其进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分飨同仁。

一、“延伸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针对传统教学在教学空间上的封闭性、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以及教学指向中的单向性等在现代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延伸性”教学是指教学目标、手段、载体、空间、组织机制、评估等从课程、课堂空间向社会等非传统教学空间的延布伸展。

“延伸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在深入思考和贯彻国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理念、实践育人理念、“三贴近”理念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实践逐渐形成的。具体而言,“延伸性”教学模式的理念是通过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向人文素质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社团与网络、校园学术讲座与论坛等空间的延伸,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向其他教育载体和活动空间的渗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找到更加丰富鲜活的教育载体。

二、 “延伸性”教学模式的框架建构

教学模式具有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延伸性”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两方面五要素内容:一是结构框架,包括理论依据和教学目标;二是活动程序,包括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

(一)理论依据

“延伸性”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架理论等指导下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开发的新型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知识的单方向传授,而是师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者根据原有认知水平对新问题产生矛盾、解决矛盾、吸收内化的过程[2]。该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习者对知识的构建和探索过程,教师角色应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成为学生构建知识过程中的合作者。“延伸性”教学模式籍此理论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克服灌输式和枯燥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限性,可保持和激发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浓厚学习兴趣,防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碎片化和空壳化教育。

支架理论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借助建筑学术语提出的关于学习者认知的教育理论。它强调教师应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帮助”,而这种“帮助”并不是无目的的,而是在合适的时间和空间对学习者有针对性的指导[3]。该理论对于“延伸性”教学模式的启示在于:关注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发挥的“支架”作用,教师事先要把复杂的目标加以分解,及时调整任务的设计与安排,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协作学习及效果评价,以便于学习者更加深入理解所学习的内容,在学习者能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撤去“支架”,便于留给学习者自由发挥的空间,最终实现价值观的养成。

(二)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一个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尤其是世界观、情感和责任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且健康发展的社会公民。这个公民在社会上能够扮演什么角色,是其延伸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4]“延伸性”教学模式力图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空间的拓展、考评机制的保障及社会影响的辐射等,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术性与应用性脱节的弊端,将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和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受教育者知识接受和现实践行一体的教学目标。

(三)操作程序

“延伸性”教学模式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它将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特点探索延伸性教学模式的课程内容准备、实施形式、考核方式等。

(四)实现条件

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性”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是找到抓手,因此该部分关注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性”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空间、教学时间等等,探索“延伸性”教学得以开展的师生条件、实施空间、中介环境和机制保障等。核心内容是构建教学空间及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完善机制保障,促进教师投入等。

其次,除去供人类生活使用的,不进入人类或饲养畜禽食物循环系统的转基因产品外,农业转基因生物因为不仅涉及到人类健康,更涉及到生态环境等问题,所以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该实行预防原则,由于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目录管理方法,那么通过风险评估的转基因产品都应该列入转基因产品标识目录,而其中评估对象如果超过规定含量的转基因成分则应该进行标识;对转基因食品及其下游深加工产品,则实行实质等同评估原则,如果转基因产品与传统产品有无法忽视的明显区别,则进行阀值检测,如果阀值超过相关规定,则要进行标签。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由于不同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教学评价始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延伸性”教学模式需要探究其教学评价,建立各操作环节的测评体系和量化考评机制。

三、“延伸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延伸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一个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的过程,其具体实施步骤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编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性”教学模式指导手册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性”教学模式预设方案要进行充分的分析、研讨和可行性论证,制定出指导性预案,并最终形成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指导手册。指导手册应该包括可行性的操作流程、具体教学活动的学时数设计、各项活动的操作指南和理论依据、各项活动将要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以及指导教师对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和考评标准等等。通过指导手册,学生和教师能够非常清楚明了“延伸性”教学的整体安排。

(二)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点、重点和热点,预设各门课程的“延伸性”教学活动内容

“延伸性”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变化,针对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变化情况,以及现实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变迁情况,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变换延伸性教学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每一项活动内容的主题应该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热点、理论前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三)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性”教学模式实施平台和空间

“延伸性”教学模式实施具体平台和空间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直接关联性的人文素质选修课课程群,比如开设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有紧密联系的人文素质选修课“论语导读”;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师开设与课程具有直接关联的专题性学术讲座,比如开设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紧密相关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系列学术讲座;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设立常规性的校园公开论坛;教师引导并指导学生开展经典著作的阅读,开设读书会,构建学习型小组;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现实教学空间向网络空间拓展,使教师和同学实现及时沟通交流、传递资源信息、解惑答疑、分享心得;进一步拓展实践活动的内容和领域,形成具有课程特色的实践项目:道德小品、微电影和社会调查;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校园辩论、演讲、话剧、知识竞赛等活动,把相关教学内容揉进相关活动之中;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四)构建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性”教学模式的支持体系和管理体系

首先,对“延伸性”教学模式进行全盘考虑和宏观设计,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其次,构建“延伸性”教学模式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包括学校应该提供的保障机制,学生自主管理和活动组织,指导教师的管理机制。再次,探寻“延伸性”教学模式的基地平台和协作机制。在校园内,应该与学生自治组织、教务处、团委、学生工作处等相关机构建立长效性协作机制,使该教学模式获得制度空间和资源支持。最后,还应向社会延伸,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的互动方式、内容等基础上,分类建成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寻求社会支持。

(五)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性”教学模式的测评体系和考评机制

通过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统一、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统一、自评与互评相统一的测评体系,目标是探索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要求的教学评价标准和规范。

四、“延伸性”教学模式的成效及思考

“延伸性”教学模式经过课程组近五年的探索和实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框架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所在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激发学生的道德思考、解决学生的道德困惑、获得学生的价值认同、提升学生道德践履的自觉性等方面成效卓著。

(一)“延伸性”教学模式实施所取得的成效

首先,建构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延伸性”教学空间和工作机制。课程与学生自治组织、团委、宣传部、纪委等相关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同时课程依托社区研究中心向社会延伸,带领学生深入社区观察基层,及时捕捉社会热点问题,适时地为学生释疑解惑,提升了实践教学效果。

其次,设置了一批能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对接和延伸的人文素质选修阅读书目。我们选择了近三十本通俗易懂的学术著作为课外阅读的参考书目,指导学生自由组合阅读小组、选择其中的一本书进行精读,并于学期末提交读书报告。立足于学术的视野讲解道德知识,不但解决了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层面的困惑,更可以为他们开启一扇通往精神家园的窗户。

再次,延伸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交流和实践平台。在学校“思源网”上开辟了“网络教室”,开设了八个专栏,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教学资源呈现在学校的“天空教室”,实现了资源共享。课程组教师密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将“公民道德建设和人的现代化”有机融入大学生培养体系中。

最后,锻造了一支在校园生活和学术活动领域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师队伍。课程组教师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平台,如社团、讲座、网络等,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力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开展,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公共话语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将之进行理论总结,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承接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在学校和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和论文评奖中多次获奖,奠定了在全省乃至全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

(二)“延伸性”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思考

“延伸性”教学模式在取得实效的同时,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以期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能进一步完善。

首先,在“延伸性”教学模式实施步骤中,平台和空间构建和“延伸性”教学活动内容的预设是两个关键环节,它决定了整个“延伸性”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所以,两个环节是整个项目实施要重点把控的环节。

其次,“延伸性”教学不是对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简单替代或置换,而是在坚持各自特质基础上的相辅相成。因此,要特别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内容的可延伸性。

再次,与一般的学生校园活动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性”教学活动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更要确立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和指导性地位,它既是开放的教育活动,也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

最后,课题组认为,“延伸性”教学模式探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效益低下的局面,开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新篇章,但由于该课程的特殊性(时效性、政治性、道德伦理教育需要的选择自主性等),必须不断尝试新思路、新模式、新材料,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创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1] 陈宝生.全面系统谋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7-01-13(1).

[2] 莱斯利·P·斯特弗(LeslieP.Steffe),杰里·盖尔(JerryGale).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Wood D,Bruner J,Ross G.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and Psychiatry,1976.

[4]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16-12-09(1).

猜你喜欢

延伸性理论课政治
论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引入和适用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开展延伸性干预措施的价值分析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面向数字图书馆的延伸性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