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优化研究

2017-04-13杨艳霞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学信息技术环境

杨艳霞

(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230088)

教育生态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优化研究

杨艳霞

(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230088)

该文在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当前信息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实践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指导,从学生、教师以及课堂环境三个维度分析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不协调因素和产生不协调因素的原因,进而提出教学优化模式。

大学英语听说;教育生态学;优化研究

一、引言

当前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普遍相对较弱且自主学习能力差,借助新技术优化英语听说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切实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并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然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主体与教学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不断发生变化,课堂环境与多媒体设备也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升级,在实际的教学生态体系中,师生极易产生角色转换意识不强,设备操作利用不够等现象。因此,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规避类似现象的发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深刻问题。

二、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教育学、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生态化教学是以生态主义理论为指导而发展起来的教学,是有关生态主义理论和实践生态主义而发展起来的教学,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视角下的教学[1]。黄远振,陈维振[2]在此基础上给出更为详实的定义,认为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位等原理与机制,结合系统论、控制论、协同论等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教育生态学主要研究教育活动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探讨教学生态的特征和功能及其演化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寻求实现最佳教育生态结构的途径和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生态教育中的诸要素,例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生与教学模式的关系、教师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师生与教学环境的关系等,这些因素相互依存与制约,共同推动了教与学的发展。左焕琪[3]认为能否正确处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将会影响着外语教学的成败。教育生态理论强调协同进化和竞争机制,保持教育体系的生态平衡,教师改变传统的主导角色,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学生由过去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加工者,竞争机制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生态教学强调教育主体与教育环境的平衡发展与利用。

三、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语言教学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计算机技术在语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环境下的语言教学研究开始大量出现,主要集中在师生对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语言课堂的观念态度及情绪体验,计算机技术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应用以及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英语语言测试方面。2000年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技术环境下语言教学研究的深入普及,研究的重点转向语言教学过程中对人文因素的思考,主要集中在:探讨影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因素,技术整合的策略研究和评价系统构建以及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发展方向[4][5]。Akinwamide研究表明二语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促进,学生需要通过完成不同的网络学习任务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6]。 Maria Luisa,Perez Canado研究了教师在职前教育中如何利用虚拟学习环境提高自身教学能力[7]。综上,国外的研究比较注重语言测试系统的开发与提高,和网络学习与个体学习者之间的关系,虽然没有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中国特色,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英语听说教学提供借鉴的方法和研究思路。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教育界开始重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关于英语听说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模式探讨:关于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主要体现在教学课件,立体化教材开发方面。李萌涛[8]论述了《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全新版)多媒体教学光盘的整体设计、功能和其特色,并且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探讨了该光盘的教学策略。邓颖玲[9]结合“英语视听说”课程本身的特点,提出了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的英语“视、听、说”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邓杰,朱小舟[10]以英语听说课为例探讨了网上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强调通过课内和课外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与终身学习能力。从整体上看,学者们大多探讨英语听说课程的设计思路,但对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规避资源不足缺乏相应的探讨。(2)教与学策略研究:邓颖玲,白解红[11]以英语听说课为例,研究网络环境下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使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创设各种合作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帮助,达到个性与群体性协同发展。邬丽宏[12]探讨了二语习得和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关联,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学者们对于策略与英语听说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较多,但对具体策略及相互间关系研究的则较少。(3)评价分析:刘岩、吕亮球[13]通过语言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分析了形成性评价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课堂利用率、英语学习自主性和英语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学生自评和互评准确性和有效性较低,教师反馈不及时等情况。朱艳华[14]对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形成性评价有利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结合文献发现,学者们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听说课程的评价体系及量化标准还没有相对系统的研究。

四、教育生态视域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生态优化分析

4.1教育生态学理论与信息技术支持的英语听说教学整合的现实基础

(1)教育信息化是生态化教学的前提。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字教学资源在教师、学生等群体之间进行合理流转,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人、资源、环境的整合与协调。学习的自然环境和课堂文化氛围等环境因素对学习者认知心理和学习行为的潜在影响是构建生态化教学模式需要充分考虑的要素,因此信息化支持的课堂为实现生态化教学提供了前提基础。(2)生态化教学进一步深化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没有完全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而形成的数字鸿沟是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教育生态学理论主张实施个性化教学,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鼓励开放教育,注重教育的可持续性,同时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与师生环境之间在融洽相处,信息传递和物质利用上的平衡统一,因此教育生态化理论为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保证。

4.2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不协调因素及失衡分析

(1)学生的学习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读写训练,忽略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被动参与听说训练,或极少参与话题讨论,处于知识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学习自主性和竞争意识。因此,造就了学生往往重读写,轻听说的意识,英语听说能力普遍较薄弱的现象。(2)教师的教学观念。当前承担大学教育的教师大多属于数字移民一代,对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平台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充分的掌控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完全发挥先进教学设备的功能,或者是过度依赖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设备,而造成课堂沉闷,缺乏互动的现象。(3)课堂教学的软硬件设施。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黑板,粉笔和教科书,知识传授完全以教科书为蓝本,教师口授为主,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较为单一和枯燥,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与学生由于大多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施的了解与掌控不够,经常会造成设备闲置或者没有被充分利用的现象。

4.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教育主体优化。

(1)倡导新理念,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新型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是必然趋势,英语听说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过程的维系必然需要借助现代技术设备,数字移民一代的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培养现代技术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创设情景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设置演讲,游戏,角色扮演,或者配音等活动,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2)转变学习理念,学生应培养学习的自主性。英语听说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学生首先需要意识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听说能力是反映一个人英语水平的直接方式,其次,学生需要明白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听说能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求职能力。(3)创建和谐生态的课堂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与具有较强自主性的学生之间需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充分发挥管理者,引导者的作用,学生着重自主学习,使得课堂辅助设备得以充分地利用。

4.4学习环境下的资源优化模型

(1)导向明确,设置梯级目标。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大学英语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基础扎实、具备听说读写译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一定跨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学生。在知识上,培养学生掌握教材指定的言语知识;在应用能力上,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表达能力,在文化素养上,培养学生对于本国文化的自觉性和异国文化的敏感性。(2)整合资源,保障教学内容。当前英语听说资源主要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纸质资源一般为教材,但是由于编写的时间和取材的角度受限,教材内容并不完全符合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及时添加相关背景信息和语言知识点。电子资源一般包括教学光盘,网络资源等,教师可选择难度适中的视频短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3)创设环境,提供条件支持。在教育生态系统中,环境深刻影响着学习者的行为和认知能力。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创设情景教学模式,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同时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降低学生的听说焦虑度,保持较佳的学习情绪和状态。(4)实施教学评估。基于教育生态学主张的竞争机制,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辅以自我评估的方式,全面监督和考核学生在听说教学中的行为表现和能力发展。

五、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生态体系中,教师、学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三维关系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互为关联和相互影响的。本文将生态环境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由教育主体和教学环境构成的生态有机整体,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强调协同进化,优胜劣汰,打破了传统的输入假说,建构主义,元认知等理论框架,是信息环境下变革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的新范式。该范式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课堂效率,为推进大学英语改革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与操作建议。

[1]余嘉云、顾建梅.生态化教学:教学研究的生态主义取向[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3-86.

[2]黄远振、陈维振.中国外语教育:理解与对话—生态哲学视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Bradshaw,L.K.Technology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staff development and follow up support[J].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2.10(1), 131-150.

[5]Hubbard,P.CALL and the future of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ALICO Journal,2008(2):175-188.

[6]Akinwamide,T.K.Facilitating Autonomy and Creativi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rough Cyber-tasks,Hyperlinks and Net-surfing[J].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2012 (6):26-33.

[7]Mara Luisa&Perez Canado.Using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o enhance the lexical competence of pre-service English teachers: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y[J].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2010(2):129–150.

[8]李萌涛,吴敏,邵敏勇.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全新版)多媒体教学光盘简介[J].外语界,2002(5):2-9.

[9]邓颖玲.网络环境下立体化教学模式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1):28-30,34.

[10]邓杰,朱小舟.网上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 [J].外语电化教学,2010(2):58-62.

[11]邓颖玲、白解红.基于网络的英语视听说合作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J].外语教学,2008(3):64-67.

[12]邬丽宏.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焦虑和学习策略选择的调查与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61-165.

[13]刘岩、吕亮球.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45-447.

[14]朱艳华.形成性评价应用于职业英语听说教学与测试的实证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4):94-99.

编辑:林军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YANG Yanxia
(Anhui Xinhua University,Anhui Hefei 230088)

Based on the current relevant foreign and domestic researches,aiming at the problems appeared in present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coordinated factors and the reasons from the aspect of students,teachers and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and proposes the optimized mode with the guid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theory.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educational ecology;optimized study

G642

A

2095-7327(2017)-03-0185-04

杨艳霞(1983-),女,安徽合肥人,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院长助理。研究方向:外语教育。

本文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立项课题“基于混合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教学设计与研究”(项目编号:JYB1503167A),安徽新华学院科研项目:基于信息技术的英语听说教学生态优化研究(2015rw008)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信息技术环境
“留白”是个大学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大学》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大学求学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