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东北国有炼化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以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为例

2017-04-13史镜琪邵滢铭

关键词:炼化建设文化

史镜琪,邵滢铭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 a.矿区事业部;b.烯烃厂,辽宁 抚顺 113006)

浅谈现代东北国有炼化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以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为例

史镜琪a,邵滢铭b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 a.矿区事业部;b.烯烃厂,辽宁 抚顺 113006)

以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为例研究东北国有炼化企业企业文化,旨在找出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适合东北国有炼化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对策,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创效能力。

东北国有炼化企业;抚顺石化公司;企业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1]。东北地区作为国有企业主要聚集区,国有企业在东北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其中国有大型炼化企业占比最大。如何发挥好文化优势助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东北国有炼化企业企业文化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经过60年的实践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并且在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了符合国情、富有国有企业特色又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框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2011年2月28日,《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文化对职工的号召力和影响力[3]。东北国有炼化企业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育了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五型班组文化等,企业文化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发挥的助力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更多的企业愿意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更多的企业领导者也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意义。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体量不断加大,适逢“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年加快。面对国际竞争环境,伴随国有企业同国外百年企业接触的增多,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我国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还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持久性的战略部署,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深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二、东北国有炼化企业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4]。下面以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为例,分别从价值观、企业环境、典型人物、典礼和仪式与文化网络方面分析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企业员工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员工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日益扩大,微信、QQ、手机APP等新兴媒体及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媒体将各类信息灌输到企业员工头脑中,原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企业员工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的态势。一些员工在价值目标选择上开始重视个人理想,轻视社会理想,更多地注重自己的发展和现实的利益,对他人、社会、集体都莫不关心,缺乏责任感。特别是企业中的青年员工,虽然对企业具有一定地认知度,有集体荣誉感,但由于在生产一线工作,从事现场操作,日复一日地从事重复性工作,觉得自身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2)广大员工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文化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需要员工身体力行,但是现在企业员工中参与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企业员工个人主义至上的思想作祟,不愿意拿出个人的时间去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更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服从整体文化的约束。另一方面,企业在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宣传教育的过程中,由于老套的宣传方式方法很难得到员工的认可,调动不起他们的兴趣,有些员工更是游离在整体企业文化建设之外,更有甚者违背整体企业文化我行我素。企业文化已经不是企业中每个员工都认同的观念和制度,企业文化建设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这就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被主要群体接受,从而也就降低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时效性,失去了推行企业建设的意义。

(3)典型人物示范作用不明显。东北国有炼化企业分布在东北三省的主要工业城市中,由于建设时间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对典型人物的认可理念也存在一定差异,各企业树立的典型人物在其他企业中推广时易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企业员工对典型人物的事迹认知程度出现偏差。同时,鉴于各企业的规模、装置、产品、人员结构、机构设置等都不尽相同,各公司虽然有典型人物,但是由于每个单位的单一性和独特性,很难将一个典型人物和事例做统一规范、统一推广,这样就带来典型的示范作用不明显,很难形成群体效应。

(4)在典礼和仪式方面,重形式轻内涵现象明显。企业在自身文化建设时,大多采取主观臆断的方式提出一些华丽的企业理念,而并非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炼出企业理念,这些理念多注重表层的东西,从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由于过度重视表层的物质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更多地关注厂容厂貌、统一着装、佩戴胸牌、员工的言行举止、内部报刊、庆典活动等,或将文化局限在宣传标语、企业歌曲、组织旅游活动等较低层次上,不能真正将企业的精神、企业的理念、企业的价值观融入到员工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高过程中。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脱离企业生产实际,没能形成统一整体相互促进,造成企业文化手册上说一套,生产管理实际中还是老一套,出现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两张皮”现象,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丧失。

(5)文化建设的体系不完善。虽然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设立了单独的企业文化部,但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配套的规章制度、实施办法都没能很好地建立,致使部分员工置身事外,完善、有效的反馈和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导致反馈不及时。有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企业文化发挥的作用过于高估,违背企业文化发展客观规律,试图将生产经营出现的问题用文化来解决。

三、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企业全体干部员工从思想上要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构建对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要从宏观战略的高度认识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5]。企业文化主要分为四层次结构,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1)坚持“外化于行”,塑造企业品牌,进行物质文化建设。通过直观上的展示,塑造良好的形象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是强化企业形象宣传,通过形象宣传潜移默化地感染企业员工。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要求,重新制作统一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发展目标及战略的宣传牌匾、宣传册及宣传灯箱等“外化”形式载体,不断从物质文化角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让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有第一感官直觉。二是强化企业硬件环境建设,用舒适的工作环境影响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整洁、宽敞、人性化、秩序井然的企业环境,能让员工一走进厂区、工作岗位就感到神清气爽、心情舒畅,使员工感到家的温暖。首先,从企业厂区环境入手,公司通过总体统一规划建立一套适合每个生产企业的厂区环境规划,由固定的绿化企业去对各企业非生产区的环境进行建设和日常维护,形成企业员工一进入企业就有一种到了花园的感觉,从而对企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其次,从员工日常工作环境入手,通过5S定置化管理工作,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使其树立到工作岗位就应该保持工作环境的井然有序,这样通过约束形成习惯,最后培育文化。此外,从食堂、浴池等后勤服务场所入手,使后勤服务场所更具人性化,尽可能为员工提供优质服务,让员工体会到企业的关爱,形成良好的物质文化氛围。

(2)坚持“物化于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进行制度文化建设。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员工来讲是外加的行为规范,这外加的行为规范是否与员工内在的行为和道德规范,也即是否与员工的群体价值观协调一致,是创建企业制度文化的关键。对人的行为影响最大的是制度,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以尊重人、关心人为核心的“公平、公正、公道”的制度、机制是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的关键。首先,应结合当前形势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公道的以“效益”为中心的激励机制。企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公平的机制与氛围,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一个成熟的企业要有理性之辨、是非之分、良莠之别。好的受不到表彰,坏的就不能以坏为耻;坏的受不到惩戒,好的就不能以好为荣。其次,应梳理已有制度,用“以人为本”的尺子量一量。东北国有炼化企业大多都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企业有很多的制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有些制度过于苛刻,缺乏人性化,所以公司要尽快成立制度梳理部门,对已形成的各项制度进行梳理,不合适的尽快废弃,同时建立一批融入人性化管理的规章制度,让员工体会到制度的文化氛围。此外,制度管理是基础,自主管理才是真正的目标。正确认识制度管理与自主管理的辩证关系,对规章制度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企业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制度管理是自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主管理是严格管理的升华和目标。制度管理重在外在“他律”,自主管理重在内在“自律”。

(3)坚持“情化于通”,打造和谐团队,进行行为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全力打造“真诚”文化,通过各种手段在员工中形成对企业真诚、对同事真诚、对合作方真诚、对家庭真诚的真实诚信、表里如一的企业文化环境。首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文化。通过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加强优秀中国文化传统的宣传,不断释放员工在企业工作中的“真诚”潜能,让每名员工在工作中体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工作中少些推诿、扯皮,逐步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公司整体范围内的良好人文环境氛围。其次,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真诚”文化。一是企业要对员工真诚。企业领导者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理好涉及员工各项利益的工作,坚持从员工的利益出发制定好各项制度,为员工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提升员工以企业为家的情感。二是员工要对企业真诚。真诚是相互的,企业不能光对员工真诚,反过来员工也要对企业真诚,真正把企业当做“衣食父母”,当做家,共同建设好幸福家园。只有我们的企业好了员工才能有更好的保障,真诚对待企业,企业才会给予你真诚的回报。真诚不能只停留在嘴上,需要所有员工共同以行动践行,体现在日常的岗位工作中,最终形成一种真诚的行为文化。

(4)坚持“内化于心”,铸造企业之魂,进行精神文化建设。各企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孕育出不同的企业文化,因此,应将各企业优秀的文化内涵融入到整体文化中。一是要注重对企业几十年传统文化的提炼、挖掘及与时代特点有机结合,将传统的文化理念赋予新时代的特征,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带动企业员工主动践行企业文化;沉淀下来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包括制度、文件、技术等,是永远取之不尽的财富;要将易于各单位接受和能够共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注入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中。二是要使员工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也离不开“有效益意识、有技能的优秀员工”。近几年东北地区发展动力不足,各省GDP增长速度持续放缓,作为东北地区GDP大户的国有炼化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亏损企业范围有增无减,企业员工的收入不断降低,此时企业员工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员工的幸福离不开企业的发展。困难时刻更需要所有员工共同努力,协同一心,真正将企业当做家,共度难关。企业员工要不断增强效益意识和技能水平,只有提高创效意识,增长了技术能力,助推企业形成自身品牌优势,相信无论市场如何波动,企业都会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企业员工也会得到企业发展红利的惠及。三是要注重企业精神和员工共同价值观的统一。现阶段就是以创造效益为最根本的出发点,真心关注企业发展的方向,全力做好各项创效措施的落实,让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努力方向高度一致。同时企业也要将发展的成果及时传达给企业员工,并为员工谋取发展的红利,真正形成两者的高度统一、互利互惠的良性循环。

[1] 习近平.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0-12(1).

[2] 杜秀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郑州:河南理工大学,2012:39.

[3]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中国新闻网,[2011-2-28].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2-28/2873740.shtml.

[4] 特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企业文化-企业生活中的礼仪与仪式[M].李 原,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

[5] 艾志玲.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以M公司为例[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3:54.

OnConstructionofEnterpriseCultureinNortheastState-ownedRefineryEnterprise——TakingtheEnterpriseCultureofFushunPetrochemicalCompanyasaCase

SHIJing-qia,SHAOYing-mingb

(a.BusinessDivision;b.OlefinPlant,FushunPetrochemicalCompanyofPetrochina,Lvshun113006,China)

Taking the enterprise culture of Fushun Petrochemical Company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aper aims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the insufficiency existing in the enterprise culture,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constructing the suitable for enterprise′s corporate cul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nterprise staff turnround in the enterprise efficiency in the main body role.

northeast state-owned refinery enterprise;fushun petrochemical company;enterprise culture

2017-07-10

史镜琪(1982-),女,辽宁营口人,政工师,硕士。

10.13888/j.cnki.jsie(ss).2017.04.010

DF412.1

A

1672-9617(2017)04-0498-04

(责任编辑祁刚校对伯灵)

猜你喜欢

炼化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庆炼化:首季完成68% 年利润额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石油炼化检维修化学清洗概述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