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反思与改进*

2017-04-13耿依娜陈旻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微时代思政微信

耿依娜,陈旻峰

(浙江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自2009年微博、2011年微信被推广使用后,以快速、即时、简短为特征的各种“微媒体”应运而生,从微博、微信到微小说、微电影等,新兴的媒介方式不断地在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有人言称“微时代”到来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7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占网民中的92.5%,而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73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24.5%。报告还显示,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为30.4%[1]。这些数据表明,绝大多数青年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利用手机使用各种类型的“微媒体”和浏览“微资讯”成为学生上网的主要模式。“微时代”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瞬时性、迷你化、扁平化的传播方式为青年学生随时随地交流分享资讯提供了新的社交渠道;但另一方面,去中心化、碎片化、个人化的传播特征也使得青年学生的社交方式、知识接受方式、媒介素养模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上课时只注意手机的信息传播,不注意上课的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往往造成教学效果差而师生都不觉悟。这一切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

一、“微时代”背景下的网络信息传播特征

“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信息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的上网工具主要是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这些移动终端的屏幕较小、便于携带,使用者的时间比较零碎,因此那些短小简练、适合碎片化时间浏览的媒介形式,如微小说、微电影、微课程等也应运而生。“微时代”流行的媒介方式是微博、微信与QQ,他们虽然同属社交媒体,但在主打功能、受众范围与社交关系模式上又有些差异性。

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近年来,微博的发展方式逐渐转换为专注打造垂直化的兴趣社区,兼具媒体和社区属性。截至2016年6月,中国的微博用户规模为2.42亿,使用率为34%[1]。微博主打的陌生人社交,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注”“被关注”来传播信息。通过微博,普通民众可以关注自己认可的或喜欢的各类网络人物、社会精英或媒体杂志等。因此,微博中的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在内容维度上,微博用户在时政话题、社会信息、兴趣爱好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正在向垂直细分型领域的方向发展。

微信与QQ是以即时通信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平台。2011年推出的微信除了享有微博和QQ的一些功能外,还具有朋友圈、公众号、摇一摇等新功能。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中微信和QQ使用率分别为78.7%、67.4%[1],远远高于微博的使用比例。微信中的朋友圈是基于微信联系人形成的熟人社交平台,随着用户规模的拓展、产品功能的丰富,弱关系社交也逐渐渗入,在微信内部形成多个相互平行、自成体系的朋友圈子。QQ在社交关系链上强弱关系兼而有之,在信息维度上则以个体信息为主,媒体属性较弱。

(一)“微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特征

1.流动的传播。随着数字移动技术的发展,人们凭借着各种小巧便捷的移动工具可以即时地接收和发散信息,这使得信息始终处在流动状态。这种信息的流动传播,一方面拓展了人类的传播活动范围,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信息传播的速度是以“核裂变”式的几何级数扩散,使得信息流动的范围和结果具有了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性。

2.瞬时性的传播。“微时代”带来了信息传输的高效率,传播活动也随之具有瞬时性的特点,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比如微博只允许使用者发布140个字符之内的信息,所以微博内容的更新速度非常迅猛。对于接受者而言,接收、消化信息的时间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阅读兴趣的内容。

3.迷你式的传播。“微时代”的各类移动便携终端的体积小、屏幕框的面积也小,而便捷的上网条件使得人们始终处于在线状态,人们会用各种琐碎零散的时间来接受发散信息。这一切使得简短、迷你的传播内容将备受欢迎,人们也越发青睐一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内容,没有耐心和精力接受冗长沉重的信息内容。

4.扁平化的传播。“微时代”的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呈现出来一种位置互换、角色重叠、地位模糊的状态,信息传播活动逐渐出现了“无限中心化”和不断“去中心化”两种趋势。每个手机用户都可以是一个传播节点,人们可以不停地接受又传播信息,信息传播呈现出了一种网状结构和双向结构。这种传播方式和传播结构使得人人都可以在对话中实现决策参与,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传播的长尾效果更加明显[2]。

(二)“微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弊端

1.海量信息导致信息过剩和信息垃圾。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扁平化的信息传播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中心”,源源不断地发送和接受信息。另外,人的好奇心、表现欲望以及志愿者精神,又会成为提供信息和交换信息的动力,这必然会带来信息垃圾和信息过剩的流弊。海量信息容易给人带来“信息焦虑症”“手机依赖症”等心理问题。因此,“微时代”受众排除那些无用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将比自由选择信息更加重要。

2.小群体内的微型传播将带来“信息茧房”效应。无数的网站、微博、朋友圈、公众号的出现,很容易使网民内部分离为大量的小集团。人们只选择与自己想法相似或有共同点的集团,形成一个个小的“信息茧房”和回音室,在那儿人们只接受与自己观念相似或能愉悦自身的信息,很容易制造偏激的错误、过度的自信和非理性的极端主义[3]。

3.碎片化的信息阅读降低了人们的信息辨识能力。微时代,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浏览信息往往容易被具有冲击力的标题、逗比的言语、快餐式的内容所吸引,而那些需要长时间阅读、深入思考的内容则受到了人们的冷落。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所养成的认知习惯会削弱人们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辨别信息的能力。

4.人们之间的信息差距将显著扩大。信息移动终端的持有与上网条件的不平等将会影响人们对信息知情权、传播参与权的享有或行使,使得一部分人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过程之外。同时,人们会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同享信息源、同持信息观念的人进行交往,人与人之间因为信息而产生分化。

二、“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

在人类文化传播史上,每一次传播技术的革新都会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人们的社交方式、认知模式乃至价值观念也会随之而改变。有一项对全国208所高校的25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84.7%的大学生使用微信,其中有56.1%的人每天都会浏览微信[4]。而华东师范大学针对271名本校大学生的一项调查也发现,76%的大学生是微信用户,其中68.5%的人基本每天都会登陆微信[5]。青年学生作为对新事物、新媒体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被涌现而来的“微时代”夹裹而行。而高校思政课作为向青年学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和政府决策的主要平台,应与时俱进结合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把握学生的新思维与新进展,不断地调整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认识繁杂多变的社会现象,真正地提高思政课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微时代”让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改革发展的新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微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主客体具有流转性

由于“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瞬时性和扁平化,在一些时政问题和现实问题上,教师失去了传统状态中知识传播主体和权威主体的角色,学生反而在一些时政问题和信息领域处于知识和信息传播者的地位。在某些具体的思政课话题的教学场域中,教师与学生处于互动学习与共同学习的状态,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地位可能会发生流转,这是一种教学中的“文化反哺”现象。未来,思政课课堂上的“教学双主体”趋势会越发明显,各种层出不穷的网络新媒体、大学生接受信息的多种渠道为“教学双主体”的实现提供媒介上的便利。

(二)“微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变得即时化和微型化

高校思政课是与公共事件、时政问题、热门话题联系非常密切的一门课程,而“微时代”对此类话题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丰富授课内容,还可以利用网络上各种微型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资源来补充完善教学内容。通过对时政话题的讨论,既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又可以借助对具体话题的参与讨论来提升学生的理性辨别能力和网络舆论素养。

(三)“微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具有个体性和多样性

“微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数字化技术的对象将是一个个身份清晰、个性鲜明的个人,而不再是匀质的、无差别的传统概念中的大众。思政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和QQ作为新的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让学生在新媒介上表达观点、展示个性;还可以通过新媒介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把握学生的心态和变化,解答他们的疑惑与问题,让学生在参与、表达和沟通中激发、唤醒与弘扬自己的主体性。例如,浙江工业大学的思政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创设了微信公众号,挑选优秀的学生作业定期推送,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写作业的兴趣。又如,天津大学的门户网站“天外天”,把党课、团课等考试搬到了网上,借鉴游戏闯关模式设计了党课,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支持[6]。

(四)“微时代”高校思政课课堂的边界具有模糊性和延展性

“微时代”移动终端技术和各式社交媒介的普及,突破了人与人交流的时空限制;而新媒体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也将会突破传统课堂的边界。“微课程”与“翻转课堂”就是其中出现的新教学模式。“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7]。“微课程”的短时、高效、集中,比较符合现代青年学生的学习认知方式,它既可以作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课外补充,也可以作为高校思政课统一教材的拓展说明。另外,随着“微课程”和网络公开课资源的丰富,思政课程中的某些教学内容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形式。“翻转课堂”是与传统的“教师课上上课,学生课后作业”相反的教学形式[8],教师就相关专题制作或选取相关视屏、音频或文字资料,让学生课后学习,课上讨论、做作业。

三、“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微时代”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带来了创新与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困难和问题。上文提及的针对208所高校的2500名大学生使用微信的调查表明,每天使用微信1小时以下的大学生占 63.7%,1—2小时的占24.2%,3—5小时的占6.5%,5小时以上的占5.7%[4]。这些数据表明,对于时间运用自由以及碎片化时间较多的大学生而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网络和手机所占用。因此,“微时代”给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微时代”持续在线的信息传播影响了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微时代”随时随地的上网条件、眼花缭乱的网络信息对于大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如今,大学校园里的“低头一族”已屡见不鲜,玩手机不仅占用了大学生的零碎时间,甚至在课堂上也是“机不离手”。反观目前的高校思政教育现状:思政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虽不断调整变动,但受全国统编教材的影响,时代的回应性相对滞后;有些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有些与中小学阶段政治课内容的重复,使得部分思政课内容显得老生常谈;如果思政课教师再墨守成规、照本宣科,就更难吸引住大学生了。“课堂上老师的上课质量决定了大学生的手机流量”[9]已经成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上一种无奈的情形。如何提高思政课课堂上学生的抬头率、强化思政课课堂的有效性,成为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微时代”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削弱了思政学习内容的系统性

90后的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和手机长大的一代人,用手机查阅资料、浏览新闻、备注信息已逐渐成为他们的一种学习方式,但若经常浏览这些快速化、碎片化和简短化的资讯会阻碍学生养成凝神思考、深入阅读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而部分思政课程中的概念、话题在初高中课本中或新闻媒体中都曾出现过,有些学生不愿意再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学习,而宁愿选择网络上的社会舆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观点。思政课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转而用一些偏激的观点、逗比的视频博得学生的关注,长期以往会逐渐削弱思政课程内容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入性。

(三)“微时代”信息传递的“去中心化”动摇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权威性

在“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中,无数个传播主体侵蚀和吞没了以往的传播中心,传统的权威逐渐地被“颠覆”或“解构”。“微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的权威性也难于逃离这一过程。信息时代网络上充斥着各类观点、各种舆论走向,对于每天都游走于网络信息中的大学生而言,一周两节或三节的思政课程对于学生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逐渐下降。而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念形塑的关键时期,容易被激进言论所吸引,对一些有害信息缺乏警惕性和辨别能力,从而影响到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10]。

(四)“微时代”的“信息茧房效应”影响了学生的理性判断能力

前文提及的对25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微信朋友圈的79.4%的成员是其QQ好友,73.7%的成员是其手机通信录好友[4]。大学生的网络交往模式基本以朋辈交往为主,他们在网络话题讨论方面会自动选择与自己判断、价值观相同或相似的群体交往,而各式各样的朋友圈就会形成一种“信息茧房效应”。这也是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曾提出“群体极化”的现象。他指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11]虽然大学生在不停地浏览信息,但实际上他只关注了他认可的信息观念,然后在复制、转发的传播过程中又进一步加深了对同类观点的认可。即使在同一朋友圈、网络讨论平台中观点有所不同,有些人碍于情面或避免孤立,多数个人会回避说出自己的观点,成为传播学中所言的“沉默的螺旋”现象。这些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批判能力的养成。

四、实施“微教育”: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从“网络公开课”到“慕课”,从“翻转课堂”到“双主体课堂”,信息时代的教育创新层出不穷,虽然这些创新有得有失、有利有弊,但却推动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与完善。高校的思政课改革也应把握信息时代的潮流,了解“微时代”的利弊,推陈出新,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网络素养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树立信息时代的观念,持续提高自身的网络信息素养,可以尝试着运用各种新媒介,将其与日常的教学流程结合起来,找出适合自己的媒介方式,搭建起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新渠道。通过与大学生平等、良性的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思政课教师只有跟紧时代,才能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让思政课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与生活实际,才能降低思政课的课堂低头率,提高抬头率,增加点头率。

(二)拓展高校思政课的授课内容

思政课具有政治性与学术性、时效性与延续性相统一的课程特征。思政课教师可以将思政理论与时事政治、热点问题、公共事件相结合,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其自由表达,回应问题争端,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理念。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应结合时代发展和环境需求,及时增添新的教学内容,如有关网络舆情、意见领袖、网络伦理、信息焦虑、手机依赖等时代话题,引导学生养成理性的媒介素养和成熟的公民素质。

(三)创新高校思政课的实践形式

借助“微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授课形式可以尝试与各种新媒介相结合。第一,设立微信公众号展示学生课堂作业成果;创立微信群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利用手机APP等软件创新课程作业和社会实践的新形式。第二,针对课本中的重点与难点,制作微课程。微课不仅照顾到学习者的“注意力模式”,而且为移动学习、在线学习、混合学习等提供了更大便利,贴合广大学习者的实际需求。第三,将新媒介与传统思政课的教学方式——问题探究、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相互结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政理论的兴趣和热情。

(四)开展思政领域的移动在线教育

移动在线教育是“微时代”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与PC端相比,移动教育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场景,借助移动设备的触感、语音输出等方式,构建更加个性化的人机交互场景,提升学习本身的趣味性,题库类、阅读类、音频类在线教育产品更适合从移动端切入。思政教育领域若能抓住移动在线教育的发展,开发出优质的、寓教于乐的教育产品,肯定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可以尝试将高校思政课的内容改编成游戏形式,提供一种模拟场景的知识体验,增强互动性,让“沉浸式教学模式”成为可能。当然,这属于集体合力的工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计算机工程师等多方协同合作。

(五)转换高校思政课的话语表达模式

当前思政课主导的话语模式是政治话语、文件话语与精英话语并存的话语格局。受“微时代”网络舆情和网络语言的影响,这样的话语格局面临着学生的认同危机,思政课教师的话语权地位出现位移。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教师应遵循着引导原则、主体间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贴近生活原则,改善现有的话语格局,逐渐发展学术话语、传播话语、平等话语等新话语模式,并借鉴时代网络用语,创新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内容,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政课话语新体系。

(六)整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支撑体系

“微时代”是一个信息合流的时代,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与长效性,需要教师、学科与学校的三方合力。除了教师个体提升媒介素养,做好一线的教学工作外,各门思政课程的教师群体可以通过创设微信公众号、录制微课程、维护课程网站等方式来延伸思政课教学的网络影响力。学校还可以通过校级层面的微媒体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思政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线上线下一起运作,共同营造思政教育红色网络的整体环境。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2-11]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t20160803_54392.htm.

[2] 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EB/OL].(2016-08-23)[2017-02-10].http:∥qnjz.dzwww.com/tk/201001/t20100131_5344013.htm.

[3] 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5.

[4] 郑晓娜. 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08所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4(2):83-86.

[5] 李浩.网络自媒体的使用与满足:基于高校大学生微信使用的实证研究[J].浙江学刊, 2014(5):127-131.

[6] 王灿发,郭英.“微舆论”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4(24):40-42.

[7] 李梁.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14(7):70-73.

[8]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4):46-50.

[9] 邢红梅,谢士法.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2):50-51.

[10] 王铮,徐志远.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4(12):122-124.

[11] 斯·R桑斯坦. 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出版集团,2003:47.

猜你喜欢

微时代思政微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