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策略

2017-04-13黄亚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国际化一带一带一路

黄亚妮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策略

黄亚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职教所,广东深圳 518055)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机遇,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一带一路”;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策略

“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今天我们倡议“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的重大发展机遇,也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人民的广泛欢迎,在亚洲、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而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在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教育国际化实践中,由于其与技术、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侧重职业领域的操作性知识和技能方式,则更加适合国际化。可以说,“一带一路”高职教育的国际合作,可望成为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有效发展路径,为中国高职教育“走出去”和“招进来”带来具体的前进方向和新的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也必将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迎来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迈上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1 “一带一路”带给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新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倡议的实施,中国的巨大市场备受全球瞩目的同时,“一带一路”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人才需求却显示出了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薄弱。事实上,高职层次,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可以参与“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发展合作的领域很多。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文化和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市场需求的差异等,不少国家贸易渠道分散,经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因此,面对“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给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大发展的机遇,中国高职教育在进行国际化的很多方面都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1.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差异风险

1.1.1 一带一路国家有哪些?

中国高职教育要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基础建设的人才培养服务,首先就要了解“一带一路”沿线都有那些国家。百度显示,“一带一路”的国家有65个,分别是中国、蒙古、俄罗斯,东南亚11国,南亚8国,西亚北非16国,中东欧16国,中亚5国,独联体其他6国:乌克兰、白俄罗斯、克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等[1]。还不断有新的国家和地区参与进来。

1.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差异风险

以前,我们主要了解的是世界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发达国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是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中和不发达的国家。虽然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在同中国在各个方面有着共同的发展应对利益,但不容忽视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状况有很多差异,也有不同的风险存在。(1)因为“一带一路”国家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很多区域成为了一些大国的角力点。近些年来一些国家因为一些问题上的争执,使得相互关系相对紧张,增加了区域和国家之间的风险。(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主要为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多种文明交汇地区,存在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等多种信仰的矛盾和冲突,文化风俗、教育基本情况也都有很大差异。(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多处于现代化建设阶段,面临很多政治、经济等领域的转型艰巨任务,容易产生许多内部矛盾和风险[2]。为保障中国 “一带一路”各项建设顺利进行,这些都需要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实施中切实地注意。

1.2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提出的新挑战

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国高职教育具有强烈的“走出去”寻找新的“生长点” 的诉求,以开拓和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务实合作。这样,中国高职教育首先就面临着是否具备国际化的质量要求等方面的挑战。而且,尽管中国高职教育走过30多年,极速地发展壮大,专业设置已经囊括了众多领域需求,很多地方高职院校也已经积极探索了高职教育的国际化道路,而其国际化的状况还是很不能令人满意。如,除了明显的还大多停留在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外,大部分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表现也仅限于以与国外人才交流、课程引进为主,在国际化甚至世界一流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还有待发展完善,其国际竞争意识还有待提高,其国际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今天,我们看到,“一带一路”建设,内容浩大,时间紧迫,要求多样,区域广泛,产生出的大量的、不同的建设人才培养需要,技能型应用人才大量匮乏,为中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提出了新挑战:

1)大量的不同领域的工程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人才培养需要。中国在“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已经突破3000个。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2015年,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3]。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大量的不同领域的工程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人才,如铁路、管道、电力、公路、港口与通信等产业的工程建设、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与保障、经济管理人才,等等。

2)大量的通晓本地语言、熟知当地国情和文化风俗等的人才培养需要。从本文前面言及的“一带一路”沿线有哪些国家中,我们知道,“一带一路”建设,急需大量通晓“小语种”的人才。以往我们观念中外语就是英语、最多再加上德语、法语等的观念急需改变,高职教育培养小语种人才、进行小语种教学的任务艰巨。

3)大量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需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区域性经贸往来的加深,急需大量的国际贸易人才。“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形成新的全球第三大贸易轴心,这个新的经济增长对跨境贸易的依赖性很高,跨境贸易和直接投资年年在增长,急需大量的懂得跨境贸易各个环节规则和运作的国际人才。

2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策略建议

2.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策略建议

“一带一路”主要是以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等的合作内容,“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合作形式,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向欧亚内陆甚至欧洲地区开放,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合作、带动周边经济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繁荣的周边环境,也体现中国的大国胸怀,大国责任意识[4]。那么,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就是要体现高职教育的一种“开放、包容、共享、创新”的教育理念。在积极扩大中国高职教育影响的同时,尊重、吸纳、包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这也说明了,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基本策略应该着眼于一方面要“走出去”,另一方面要“招进来”。

2.1.1 中国高职教育的“走出去”

多年来中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和内涵发展,已经使得其具备了“走出去”并能够建立境外高职院校的良好基础,也已有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向中国发出了境外办学邀请[5],创建境外高职院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育高技能人才和“知华”、“亲华”、 “友华”力量,扩大中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影响,促进中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总之,中国高职教育“走出去”主要是:一是出国境外办学;二是为这些国家提供高职教育一系列理论与实训等等的项目;三是鼓励中国高职学生的出国留学,提供一定的学费、奖学金和各类资助,用于高职学生的出国留学交换项目和实习项目,培养具有全球眼光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公民;四是在这个“走出去”服务的过程中提升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使中国高职教育能够拥有世界一流的高职教育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五是开发国际性的信息网络平台,优化“一带一路”沿线各个企业间、学校间及校企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助推中国高职院校和企业“走出去”。

2.1.2 中国高职教育的“招进来”

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要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做出贡献,就要“招进来”,进一步发展来华留学教育,培养更多的境外人才。这是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往中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心是少数发达国家,但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目标来看,就必须扩大来华留学教育规模,在继续以往的不断接受发达国家来华留学生的情况下,重点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渠道,奖学金名额重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倾斜,并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提供品牌质量的品牌专业和课程,吸纳并规划好各个国家留学生的学科专业,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建设重点中所涉及的专业空白,使他们来华学得好,回国用得上、用得好。

2.2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具体策略建议

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职教育合作,要顾及当地国家特点,深入研究沿线国家差异化的技能人才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中国高职教育优势与“一带一路”当地建设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更要推动沿线国家输送人才到中国进行高职教育培训的对接和联通,真正实现中国高职教育的“走出去”和“招进来”,让中国高职教育以“一带一路”倡议战略带动为契机,使其国际竞争力出现新的质的跃升,不断满足“一带一路”等建设提出的需求,也为中国经济文化教育等的跨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为保证中国高职教育能够更好地“走出去”和“招进来”,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具体策略建议目前着力注意以下几点:

2.2.1 设计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机制体制

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要从一个高度首先制定好机制和体制等的战略规划,使得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能够在课程和教学中融入国际化元素,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并且,中国高职教育研究要进行国际一流研究;做好科研成果转化服务;打造优秀的双师队伍;培养有全球眼光的世界公民;增强“一带一路”海外合作关系和国际声誉,简化国际行政手续,完善国际化组织与管理;提供有效沟通服务和资金等物质保障、组织保障和评价监督保障,保证国际化各个项目的实现,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化;并积极构建中国高职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库等的建设,使其与实体经济交化交流通道相呼应。这样,从一个高度出手,从多方面出发,从多途径打造,提升中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服务。

2.2.2 努力推进符合“一带一路”建设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国际化

要树立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在进一步提升中国高职教育的内涵和质量中,积极主动推进符合“一带一路”建设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国际化。用国际化课程建设项目、国际化建设专业项目、国际学习证书项目、外语学习中心等增强国际性教学内容,发展具有国际化元素的专业、课程和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发开设课程,同时也可以引进通过外审质量监控的适合的课程,使高职课程能够覆盖“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促进高职教育真正国际化。

2.2.3 迅速扩大小语种培训范围的同时,加大汉语语言培训力度

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中要走出去,就要和各个国家进行沟通交流,而沟通交流的基础工具就是语言,要懂得各个国家的语言,掌握基础的语言交流工具。所以,高职教育需要迅速扩大小语种培训范围,引进小语种的师资、扩大小语种课程数量,为“一带一路”各类建设专业的学生增设不同小语种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等。同时也要加大汉语语言的培训力度。虽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大多是印欧语系,汉语不属于印欧语系,但这些年来,汉语已经成为许多母语为印欧语系的外国人所渴想和能够掌握和熟知的语言,据笔者所知,在土耳其的旅游线上,众多的土耳其人说着地道熟练的中国普通话。

2.2.4 极力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校企合作

中国高职教育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校企合作,既能够提高海外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也能够促进中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资料显示,已经有数万家中国企业遍布“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中国高职教育要积极与这些企业在哪些国家合作办学,培养一大批通晓国际规则、承载国家使命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用境外企业建设人才标准建立境外职业技术培训基地,为境外企业员工甚至当地国家居民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并以项目或多边合作推动区域合作,使专业技术培训围着“一带一路”的建设项目走并适度超前,在项目建设所在国和企业进行合作办学,并在这个把高职人才培养与项目建设紧密挂钩结合的培训实践中,切实地提升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水平。

2.2.5 鼓励中国高职学生跨国跨境实习和就业。

出国学习和实习就业,能够看到、学到与在国内不同视角的东西,同时随时可以实际操练应用的良好语言环境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境外实习和就业过程中还会体验到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使得学生容易改变原有的习惯定向思维模式,增大创新的几率,增强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效果。为此,要积极努力搭建中国高职学生海外实习和就业平台。

2.2.6 加大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一带一路”建设师资队伍的力度

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要培养国际化的学生人才,首先就要保证高职院校师资的国际化。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国际化、高素质的双师队伍,要求我们高职院校通过外海双师交流项目、访问学者项目、奖金和资助项目等等对优秀双师进行打造,有计划地派出业务骨干跨出国门,进行短期或长期进修或培训,提升师资的国际化水准,带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双师国际流动,引进优秀人才,完善双师人才晋升和奖励制机制,带动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双师队伍。同时,我们还可以用“请进来”的方式培养国际化、高素质的双师队伍,聘请国外专家学者到校讲学或进行学术项目合作交流,以提升双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2.2.7 推动建立“一带一路”高职教育联盟

加强高职教育境外合作关系,寻求高质量的合作关系,开展海外校区、学位合作项目,建立“一带一路”高职教育联盟,提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个高职院校以及与各个企业的共同交流研究与合作发展的平台,推动合作发展与共赢。联盟的未来发展,可以有效推进中国高职院校的“走出去”和国际化发展,搭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促进交流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这样的高职教育联盟。如,2017年9月成立的由广东高职领衔的“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6],有54家成员单位加入其中,包括两所马来西亚院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当选联盟理事长单位。联盟成员单位间将开展人才培养、培训、科研、学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构建沿线各国教育政策信息交流通报机制,互鉴先进教育经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还将引领职业院校与企业走出国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那些[EB/OL].[2017-10-02]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11388882948436668.html.

[2] 信息部.“一带一路”65个国家风险状况分析[EB/OL].(2017-04-17)[2017-10-02].

[3] 一带一路(国家级顶层战略)[EB/OL] . (2017-04-17) 2017-10-0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0%A6%E4%B8%80%E8%B7%AF/13132427?fr=aladdin.

[4] 邹红艳,雷洪梅,马颖.“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的高职教育国际化[EB/OL].[2017-10-02] http://www.fx361.com/page/2017/0227/903655.shtml.

[5]瞿振元.“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教育新使命[N].光明日报,2015-08-13.

[6] 广东高职领衔成立“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EB/OL].

(2017-09-25)[2017-10-02]http://news.dayoo.com/finance/201709/25/139999_51815596.htm

To Internationalize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UANG Yani

()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oses great challenges as well as opportunit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ina’s HVE needs to step outside and at the same time, introduce new ways to achieve 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a better “Belt and Road” constructi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10.13899/j.cnki.szptxb.2017.06.002

G710

A

1672-0318(2017)06-0008-05

2017-10-23

黄亚妮(1964-),女,陕西泾阳人,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国际化一带一带一路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