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视野下的福建营商环境建设

2017-04-1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营商福建集群

(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闽侯350108)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大力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磁铁一样吸引商业聚集,释放投资创业潜能,既是区域经济总量扩张的原生动力,也是衡量当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挥特色优势,积极实施“亲商、重商、富商、留商”的“引进来”战略,打造健康优良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流营商环境,与国际前沿水平接轨,对于福建发挥重要的区位优势,赢得我国新一轮地方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概念解读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营商环境建设成为了世界各国投资贸易关注的新重心。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要“着力研究投资贸易便利问题,消除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1],将对促进改革开放、增进投资的关注点,从交易活动本身转移到与交易活动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环境上。

世界银行将营商环境定义为“企业在创办、生产、经营、纳税、执行合同以及退出等方面遵循所在地的政策法规时,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和合法手续等条件”,并在此定义的基础上设计了营商环境评估的指标,便于营商环境的量化与比较。自2003年起,世界银行已连续发布14次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17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中,新西兰名列榜首,新加坡位居第二,中国排名第78位[2]。自2000年起,我国学术界开始审视和研究营商环境,研究机构也组织营商环境评估研究,并发布相应的报告。何秀兰、廖柏伟、王于渐(2000)指出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包含低税率、低成本、开放市场、削减繁琐项等七个方面[3]。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世界银行合作推出《2008中国营商环境报告(Doing Business in China》[4],第一次全面分析和比较中国大陆30个省市的营商环境状况。总之,在全国范围内的营商环境研究报告主要来自于对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概念及指标的借鉴与修正研究。

目前,营商环境(Business Environment)的概念不论在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均还未形成共识。有些研究并未区分与“营商环境”相近的概念,如“投资环境(Investment Environment)”、“营销环境(Marketing Environment)”等。这些概念常通用或混用。多数则直接采用世界银行的概念与指标体系。张波(2006)在世界银行2005年营商环境报告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提升营商环境应逐步进行,从行政改革和司法改革两条途径进行提升[5]。董志强、魏下海(2012)以世界银行《2008中国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数据,检验营商制度软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6]。当前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已陆续开展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概念为指导的相关调研与评估工作。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可看出,营商环境指的是伴随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开办、扩建、经营到结束的各环节)相关的周围各种环境及条件的总和,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营”的主导在政府,强调政府引导、统筹、规划的主责;“商”指各类型企业,包括外商、内商等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强调经济活动中企业的主体作用;“环境”是集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社会环境、法治环境、要素环境、设施环境等的整体环境。福建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就是从投资推广的角度出发,构建符合国际惯例和世贸规则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体系,从而有效促进开放、便利的商业投资交易行为。

二、福建营商环境的现状分析

福建拥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多区叠加”的战略格局推动着福建省改革开放走向新的高度,区位优势潜力巨大。《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4-2015)》蓝皮书显示,福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全国处于第8位。这样的发展机遇为福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一方面,福建不断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们在对比世界营商环境十大指标的调研中发现,福建在开办企业、登记财产、合同执行等领域的手续、时间等指标上改善不少。以开办企业这一指标为例,2016年与2008年数据对比表明,福建在开办企业便利度方面有较大提升,为创业者营造了宽松的政务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具体表现为:流程简化了5个,完成手续节省了14天的时间成本,注册开办成本降低了3.7%,实缴资本下限实现“零元”注册。可见,福建在构建廉洁透明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方面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福建把生态和社会治理作为打造营商环境的主要手段,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社会环境。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标志着“生态美”成为福建区域定位和发展的金字招牌。我们在企业调研中发现,投资者最为满意的指标为福建的城市宜居水平、社会治安状况、城市文化的包容性等。可见,优良的生态社会环境成为福建极具竞争力的发展优势。

虽然福建营商环境具有不少特色和亮点,但与国际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简政放权急需深化落地。与全球开办企业便利度居首位的新西兰相比,福建的差距仍然十分显著。在新西兰开办企业,只需1个步骤、1天时间即可成功办理。可见,福建政府的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大已成为福建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融资银行渠道的依赖度高,信用担保机构贷款难,融资渠道较为单一,金融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管理不规范,国际化法律规则缺失,导致商业性金融机构将不少企业拒之门外。尤其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较大,申请贷款手续繁琐,企业抵押不足,贷款利率和费用高等问题突出。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配套少。福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形成福建独特的产业结构,推动了福建经济的发展。但也应看到福建产业结构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方面:企业中小型与大型企业的数量比例不合理,大型企业的比例偏少;各个产业集群规模偏小,产业链不完备;区域产业集群基本上为自发形成,互补性不强,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全省的区域合力;传统产业偏多,创新型企业偏少,产业转型升级存在较大困难。

三、提升福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水平的策略

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营造高标准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吸引和扩大沿线国家入闽投资,既需要先天的地理条件,更需要后天的政府治理、社会文化、生产要素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因此,福建应以问题为导向,转变管理视角,在创新中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这就要求在营商环境中居于打造主导地位的政府部门根据福建省情,正视福建存在的先天劣势和后天短板,从顶层设计到具体环节均围绕现存问题,创新工作方法,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营商环境建设之路。

(一)转变治理模式,以法治作为打造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

法治是企业需要的秩序和保障的一大重要来源。政府要通过法治的方式为市场“守夜”,须把“市场经济看作法治经济”。企业选择投资地点以及再创业时,除了考虑政策红利和劳动力等要素外,更为重要的影响其决策的因素在于,是否拥有不以地方领导人更换而导致规划和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更的稳定政策和法律环境。法治水平高低是确保区域营商环境长期保持高稳定性、高吸引力的基石。因此,福建要进一步完善涉及营商环境的法规体系,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规制。一是要以福建自贸区先行开展对接国际通行规则的立法探索为基础,以法规规章形式固化和推广改革创新成果经验,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商事仲裁和国际商事调解制度机制。二是要建立健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办理施工许可证、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投资者、税收征管、企业破产等营商过程的管理制度,确保每个管理事项有法可依、有规可循,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三是要完善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司法工作机制,联合惩戒,推动健全有效的信用信息共享,争取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在福建覆盖率达到100%。

(二)转变政府角色,让政府扮演好搭台人和制片人的角色

管住政府的手。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要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要作用,而政府的工作是作为营商环境的主要推动者,经营好城市,做好基础设施,提供快速简单的审批和有效的管理。目前福建在企业投资、经营和退出过程中的便利程度仍然不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也跟政府目前的工作程序和营商环境的打造理念有关。营商环境的打造主体是政府,但营商环境的活动主体则是企业,政府职能的越位只会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并使企业无法将主要心思集中在经营上,甚至导致依托政府关系的部分企业“劣币驱逐良币”。

因此,福建省政府在目前经济发展这出戏中主要做好搭台者和制片人的工作,而不应该让自己当导演,指挥企业按自己的意图进行活动。要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实行“马上就办”的政府行政效率提升理念,缩小政府的干预范围。压缩行政审批时限,实行一般行政审批项目“一审一核”,复杂项目的办理不超过5个环节,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将原来办理业务时需要提供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多种要件变为带有任意一种有效证件,即可当场完成受理;在现场勘查环节,实行“联合勘查、一次办结”制和勘察装表“一岗制”作业,时限严格控制2个工作日内,减少反复操作。全面推行厦门自贸区成功试行的跨境贸易“单一窗口”,实现“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一次申报、一次办结”,全程无纸化报关报检,还可以随时更新查看货物的通关状态。

(三)转变营商模式,以产业集群为主体大力培育要素市场

经过多年的发展,世界500强等大型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和布局已经基本完成,通过传统的招商引资吸引大型企业总部入驻变得十分困难。福建是民营企业发展较早的区域,民间资本和民间创富冲动仍然较大。福建应着重利用福建闽商的企业家人才、企业自发形成的初级产业集群和集群雏形,以泉州、福州和厦门为龙头,以平潭作为试验田,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实现产业要素聚集,充分利用福建原有企业优势,形成福建特色的产业集群。

一是针对现有产业集群,因群施政,扶持集群做大做强。在产业集群的培育和扶持方面,福建应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特色的优势产业,给予不同的方法进行扶持。对于目前正在形成或成长阶段的产业集群,如厦门的生物制药、平潭的旅游产业,政府应大力创建基础设施,积极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创业氛围,使这些初创期的产业集群能够稳步发展。对相对成熟或需要转型的集群,要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做好“加减法”,引入或补充产业集群边缘性的新技术企业或研发型机构,以避免群内企业长期合作而导致的路径锁定,同时为集群注入新的力量,鼓励群内企业与群外企业或者国外相关企业的合作,保持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凝聚核心竞争力。

二是建设好生产要素交易平台,服务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高质量的劳动力、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专业化的服务平台和可供发展的空间是保证产业集群能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生产要素。高质量的劳动力并不特指学历,是由精通技术或善于管理或善于资本运作的高端人才以及技能熟练或吃苦耐劳或富于创新的中低端劳动者构成的集合体。政府在扶持产业集群的工作中,一方面注意以优惠的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到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工作,另一方面必须注意平衡吸引企业生产所需的中低端人才,两者缺一不可。目前福建在高端人才的吸引方面可以通过省内高校的招聘、产学研结合、提供研发或课题资金等方式吸引符合产业集群需求的人才。在中低端人才的吸引方面,在中低端人才比较关心的食宿、入托入学和托老方面狠下功夫,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服务,解决劳动力的后顾之忧。此外,对现有劳动力的技能提升培训也应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是搭建专业化的服务平台,服务集群内企业的发展。专业化的服务平台包括专家咨询平台、项目对接平台、创业孵化平台、行业企业交流平台、教育培训平台、法律服务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等。此类服务平台可以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生产以外的专业化服务,为企业节约资源,也可以使企业有更大的精力专于自身主业。政府在专业化的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应做好牵线搭桥的角色,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与国际或国内的专业化机构接洽,或者邀请省内相关专业的研究机构,以政府补贴或企业补贴的方式邀请讲学、设立办事处等方式使其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同时,鼓励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小型化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为集群内企业提供服务。

[1]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3/28/c_1114793986.htm 2015-03-28.

[2]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EB/OL].http://chinese.doingbusiness.org/.

[3]何秀兰、廖柏伟、王于渐.如何建立有利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J].沪港经济,2000,(2):39-40.

[4]世界银行.中国营商环境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张波.企业营商环境指标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6(5):62-65.

[6]董志强、魏下海、汤灿晴.制度软环境与经济发展——基于30个大城市营商环境的经验研究 [J].管理世界,2012,(4):9-20.

猜你喜欢

营商福建集群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营商环境软转型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