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教环境思想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2017-04-13刘维兰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道教天地美丽

刘维兰,赵 博

(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650221)

道教环境思想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刘维兰,赵 博

(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650221)

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其宗教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哲学思想。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从道教环境思想中汲取生态智慧,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进而树立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达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共生,这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道教;天人合一;美丽乡村

Abstract:As a native religion of Taoism,Taoism contains a wealth of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Faced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cological crisis,ecological intelligence from environment from the Taoist thought,help u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and then establish a natural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o achiev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which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Taoism;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Beautiful countryside

美丽乡村建设是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后的又一奋斗目标,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业部提出了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树立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典范。“美丽乡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行动,是亿万中国农民的中国梦,是美丽中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在探索以“道”为宇宙本源的过程中,发现宇宙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有机体,人的存在也因此具有生态本性。提倡人应尊重、顺应自然环境,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人和谐”环境哲学以及“诗意栖居”的环境美学思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般的乡村桃源生活自古以来都是人们生活起居的向往,而学习、利用道教的环境哲学、美学思想,对解决目前我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人地矛盾、乡风遗失及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符合农村的实际,有利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一、宇宙“造化”论与“三元”和谐思想对民众生态意识的启发

道教是产生于东汉顺帝时期的一种宗教,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时期。道教环境哲学以先秦道家理论为基础,深受先秦巫术、儒家、墨家、汉代黄老思想及佛教等影响,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道教在继承《老子》中“天地根”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宇宙生化论,指出道乃是“大化之根”、“天地之源”。在东汉时期道教著名经典《太平经》中写有:“夫道者,乃大化之根,大化之师长也,故天下莫不象而生者也。”[2]这里的“大化”指得是宇宙中一切的变化,“大化之根,大化之师长”意指宇宙中一切的变化和演化皆有其规律和指导者。在唐代道教学者吴筠所撰写的《玄纲论》中也记有相近的论述,“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3]在这里“造化”意指创造、孕育,而“造化之根”则意为“道”有创造的功能,是天地一切事物的创造之源。道教的宇宙“造化”论在继承中国古代宇宙发生论的过程中,认为宇宙是一个具有生成和发展的生命过程,主张人要重视自身与天地万物的同根性。随后,道教又提出了“一分为三”的“三元论”。《太平经》中有“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4]。在道教看来,道是万物之本,道为“一”,“三”为天、地、人。 至唐朝时期,道教学者李荣更是从象数的角度,把“一分为三”上升到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高度,他在《道德真经玄德撰疏》中写道:“混沌未分,寄名为一,一不自一,由三故;三不自三,三是一三;由三故一,一是三一。”他在这里认为道是天地混沌之时的统一体,“一”为道的代表形式,并且认为“一”与“三”两者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的自发存在。并且李荣认为道就是“一”,代表了世界的统一性,“三”则为“多”,代表了世界的多样性,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互相蕴于对方之中,其思想具有了一定的思辨水平。道教在提出“一分为三”与“三元论”的基础上,还主张“三元”和谐的天人关系。《太平经》中道:“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5]认为天地是父母,人为子,本就是一家人,分别承担着“主生育”“主养育”和“主治理”的生态职责。道教还形象的把“天、地、人”三者比作人的“头、足、身”,“夫天、地、人三统,相须而立,相形而成。比若人有头、足、腹身,一统凶灭,三统俱毁败。若人无头、足、腹,有一亡者,便三凶矣。”[6]这里认为“天、地、人”共得于一道,三者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强调其同根、同源性。并在天、地、人三元关系问题上提倡和谐共生,把达到“天人合一”作为人与自然相处的最终目标。道教的宇宙“造化”论、“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三元”和谐的天人关系思想具有重要的环境哲学价值,它在摒弃了西方的“二元论”、两极对立思维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同时具有统一性和多元的特点,认为世界发展应尊重其多样性和统一性,从而达到天、地、人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共同发展。

“美丽乡村”之美首先就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之美的层面。要建设好美丽乡村,就要使之成为山川秀美、绿树成荫的山水胜地。而达到这一层面的基础,首先,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要重视农民主体的作用,使农民群体能正确看待人与自然关系;就是要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认识到自身利益与生态良好息息相关,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是共生的关系,要从自身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保持与维护自然自身之美。其次,要达到人与社会和谐之美,就要在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不断地调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环境利益关系的和谐。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正确的消费观念,要使民众认识到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最后,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积极参与,从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在这方面,道教“造化”论、“三元”和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基础,它在论述宇宙起源与天、地、人三者关系时,帮助我们形成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思想,是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和“劝善”思想对乡村生产方式的启发

“三盗”说作为道教天人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指的是“三盗”中天地、万物和人类互相盗取、互相利用的关系,天地、万物、人类既是盗取者,也是被盗取者,三者相互依赖,都是生态循环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道教认为,自然资源不是人类本来具有的,而是天地所生,因此,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就是“盗天地”。而“盗天地”则需要遵守“三盗既宜,三才既安”这一思想。“宜”在这里指合理、适度、适当,“安”则指相安无事、和谐之意,认为世界中各要素相互利用要遵循适度、适当的原则。《六研斋笔记》中记载北宋著名道士刘海蟾曾说道:“道者,盗也;释者,识也。盗天地阴阳之机,谓之盗。”在这里,他把“盗”上升至“道”的高度,认为天地、万物和人类之间互相利用是自然界的客观法则,虽然自然资源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所拥有的,但是也强调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时指出“盗”应该在人类之间形成共有的认识——“道”,而“道”在这里就是指顺应天地阴阳变化的时机和规律。北宋著名道教学者张君房则对“三盗”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他在《云符七签·黄帝阴符经叙》一书中对“三盗”时宜写到:“万物盗天地之精以生成,人盗万物之形以御用,万物盗人之力以种植。彼此相盗,各获其宜,俱不知为万物化……合其时而食百骸治,应其机而动则万化安;乖时失机,则祸乱生也”,他认为“天、地、人”三者“彼此相盗,各获其宜”,天地、万物与人类在互相盗取、利用的过程中,会自然的促进万物之间的发展与演化。而“盗”贵在其时,贵在其机,提出人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应该顺应季节和气候变化的规律,要以遵循自然万物的生长变化时机和规律这一前提进行生活、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万化安”,也就是现今我们所指得生态平衡、安全。而后,明代名臣、经学著述家王樵也进一步发展了道教的自然哲学思想,他在《方麓集·戊申笔记》中写道:“万物非为我生,而人资万物以养,故人为万物之盗。”他认为人类作为自然界主要的“盗取者”,应主动承担起保护和养育自然的生态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三盗宜,三才安”的良好局面。另外道教的“劝善”宗教教育形式和一些经典著作中,都在劝告人们应关爱生命、保护环境,并且会得以善报。教育人们鸟兽鱼虫和田野山林都是自然造化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它们并不与人类争夺资源,因此要善待它们。可见“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和“劝善”思想中包涵了丰富的人与自然相处智慧与遵循自然规律的环境哲学思想。

而“美丽乡村”之美其次就体现在环境与经济协调之美、人的心灵与行为之美。“美丽山村”建设既需要金山银山,更需要绿水青山。经济富裕而环境污染不是美丽乡村,山水秀美而贫穷落后也不是美丽乡村。“美丽乡村”不仅是一个生态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概念。美丽乡村不仅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要注重带动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首先,要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使农民群体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科学生产观,要认识到生态良好和经济发展两者可以兼得。应摒弃传统的高耗能发展模式,大力推动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损害。同时,农民群体要把绿色、生态理念落实在生产、生活实践的全过程,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应遵守自然规律,坚持合理、适度的利用原则。其次,要在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乡规民约,建立和完善乡村环境保护制度与措施。要督促有关监管部门认真实施,在保证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经济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协调,要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单方面的发展。最后,要在全国乡村范围内开展环境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告知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危害。帮助农民群众塑造心灵之美,规范其行为,进而提高农民群众的资源节约意识、环保保护意识,营造出爱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这些措施都可以在道教的“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和“劝善”思想中获取。

三、“诗意栖居”的环境美学思想对民众生活观念的启发

道教崇尚自然,主张返璞归真。隐士般的情怀使其以为山川秀美、林木深处为神仙栖居之地,从而形成了“十洲三岛”和“洞天福地”之说。“十洲三岛”和“洞天福地”都为道教所说的神仙居所。晚唐道士杜光庭在《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描述了“洞天福地”的美妙,那是山岳之下所藏的洞天,其中“含藏风雨,蕴蓄云雷,为天地之关枢,或日景所不照,人迹所不及”,有灵宫秘府、玉宇金台……株树琼林、麒麟天马。虽然这些场景都是道教神奇想象之物,但是道教追求远离尘嚣、清净安谧、林木茂密,这一仙境般的住所,除了宗教意义之外,还体现出道教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回归自然的审美观与“诗意栖居”的人生境界。从现存的道教著名的道观中我们可以看出,道士们在追求“洞天福地”的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的结果,是既维护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也使名山大川中多了一份人文之秀美。例如陕西周至县的道教圣地楼观台,号为七十二洞天之首,经历代扩建,其内宫殿雄伟,林木葱郁,与周围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湖北省十堰市境内的武当山作为道教名山,周边高峰林立,气势磅礴。明代诗人洪翼圣在《武当山道中杂咏》赞道:“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门裂双岩容马度,天开一径许人通。当年丹灶传犹在,羽翮何由矗碧空。”[7]诗中道教的宫观所处环境清静,其中处处透露着自然淳朴,道观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体现着“天人合一”的道教哲学思想。另外,我国古代的风水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道教分离不开的,风水学的鼻祖青乌子等都被道教尊称为仙人,风水理论的经典《黄帝宅经》也同时被《道藏》所收录。而著名道士陶弘景等都对风水理论做出过一定的贡献。至唐宋时期,风水理论已基本成熟。其理论首要关注的就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认为山林江河都是一个有灵性的有机整体,是人生存之本,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虽然其理论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其代表和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科学与美学艺术,体现出对自然的崇拜与敬畏。更是从侧面反映出道教“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和“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中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对自然环境之美的追求。学习“诗意栖居”这一生活观念和风水美学思想对建设“美丽乡村”,缓解乡村人地矛盾,促进树立环境美学思想有一定的启迪。

“美丽乡村”之美最后就体现在自然环境之美,人工之美与格局之美的层面。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用诸多优美的诗句来描述乡村田园风光之秀丽,“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幽静闲适、山水秀美的田园风光,正是“美丽乡村”的真正魅力之所在。而要使这一魅力成为现实,首先,要合理借鉴道教“诗意栖居”环境美学思想,培养农民群众的环境美学意识,使之善于发现自然环境本身之美。要改变部分乡村现有的不健康生活方式,逐步向“诗意栖居”、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健康生活方式转变。其次,“美丽乡村”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环境良好之村。这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切入点。人工之美是自然之美的延伸,是人类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的体现[8]。要在遵循自然规律和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之上,合理运用风水理论中的环境美学思想,加以人类的智慧对自然进行改造,构筑起科学发展的格局之美和天人和谐的人工之美。要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提倡城镇形态的多样性,保持特色风貌,防止“千城一面”[9]。要科学规划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和谐格局,科学、高效率地利用空间资源,使美丽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环境秀美之地。最后,要注重乡村生态文化建设。要把各个乡村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正确生态认识、朴素的美学理念、合理的生活观念整合起来,根据当地实际建立起每个乡村所特有的生态文化,并使之传承下去,从而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232.

[2]王明.太平经合校(卷一百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60:662.

[3]吴筠.宗玄先生玄纲论,道藏(第 23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674.

[4]王明.太平经合校·地真(卷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60:323.

[5]王明.太平经合校(卷四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60:113.

[6]王明.太平经合校(卷九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60:373.

[7]莎铭寿.洞天福地——道教宫观胜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152.

[8]李宏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当代中国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90.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7.

编辑:崔月华

Enlightenment of Taoist Environmental Though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China

LIU Weilan,ZHAO Bo
(Marxist School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Kunming Yunnan 650221)

C91

A

2095-7327(2017)-07-0001-04

刘维兰(1971-),女,安徽淮南人,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化研究。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5XJA710001)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道教天地美丽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西夏道教补议
拾天地之荒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