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TPM的精益卷包设备管理体系探索与应用

2017-04-13杨志雄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7年8期
关键词:规程精益管理体系

唐 磊,杨志雄,应 洲,任 超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红河卷烟厂,云南弥勒 652399)

0 引言

当前,在烟草行业突出面临卷烟销量下滑、生产成本上升、商业利润透支“三大压力”叠加的严峻形势和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四大难题”不断凸显的背景下,国家局提出了“精益管理做除法”及“降本增效是内功”的工作要求。由于卷包设备既有单机生产的特点、又有流水线生产的特点,导致卷包设备的精益化管理难度较大。鉴于此,红河卷烟厂卷包部通过贯彻和落实上级关于精益化设备管理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要求,将精益化生产和TPM设备管理有机结合,探索了一套符合卷包实际的既能管现在、也能管将来的精益TPM卷包设备管理体系,通过体系的推进,不仅能满足设备状态和基准可靠的要求,也能满足设备全周期管理的要求,同时提升不同岗位人员的维保水平和管理素养。

1 整备工作

1.1 建立推进组织架构

为了结合红河卷烟厂关于精益设备管理的推进思路及卷包实际,卷包部建立了精益TPM设备管理小组和专项推进小组。以各科室分别组成现场管理体系推进小组、设备现场及自主维保体系推进小组、设备检维修体系推进小组、质量改善体系推进小组,协同专项推进小组展开具体的TPM推进工作。

1.2 编制推进方案并营造宣贯氛围

推进方案的编制紧紧围绕卷包设备的特性和发展需要,根据云南中烟设备检维修管理基准的相关要求,制订了精益TPM卷包设备管理推进方案和实施方案。借助多种信息传播媒介,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开展知识竞赛、集中全员培训、制作宣传视频等,从“为什么、是什么、有什么、做什么”几个方面,宣传精益TPM设备管理的相关内容,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2 推进过程

2.1 体系设计

为了准确分析卷包设备管理需求,对可提升、可改善的方面做出全面而详尽地说明,从源头分析导致设备产能损失、质量波动、消耗超标的原因,围绕卷包设备可靠性和设备连续作业率,推进小组运用IDDOV六西格玛设计的方法和TPM架构设计方法对卷包设备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挖掘。

(1)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分析。通过分析设备周规格完成达标率、平均日产能完成率、产品质量评价得分、入库前抽检卷制包装得分、废烟量等关键指标的完成情况,明确设备运行现状和潜在改善项。

(2)设备故障停机大数据分析。基于设备数采系统记录的大量数据,通过系统分析并统计导致设备停机发生频次最高的几项原因,对常见故障原因进行深入挖掘,识别操作、保养、维修、设备、模式等不同原因导致的问题症结,确定设备的故障频发点、处理耗时点。

(3)设备保养情况分析。针对保养规程的执行情况及保养效果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利用设备维修点统计数据及设备说明书,构建试点机型设备精益管理构架,从而把项目和标准确定出来。结合云南中烟要求的例保、日保、周保、月保四级保养要求,将保养工作细分、精分,形成定岗位、定项目、定方法、定标准和定时间的五定要求。

(4)设备维修情况分析。对设备的故障停机信息和维修数量、时间信息进行相应的统计,再以设备故障点数据统计结果为基础,结合设备说明书和设备生命周期进行保修规程的编制。根据不同部件的维保周期和卷包设备的运行特性,将部件划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年度四个层级,形成定岗位、定项目、定方法、定标准和定时间的五定要求。

最终,形成了以设备可靠性为中心,以零故障、零缺陷、零消耗、零事故为理念,以提高设备连续作业率为方针目标的精益TPM卷包设备管理体系。体系框架由自主保养、专业保修、故障管理、技术管理四个部分组成,分别由操作岗位、修理岗位、工程技术管理岗位三个岗位人员完成各个部分的工作。该体系本身具有抵抗各种干扰的能力,即设备在操作或维修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测的问题时,按照体系框架的处置流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问题得到良好处理,恢复设备能力;对于未出任何问题的设备而言,则能够促使设备的连续作业率等关键指标得到持续地有效提升。

2.2 修订并完善卷包设备管理制度

(1)操作岗位。完成以实现设备无积胶、无积垢、无积灰、无堵塞为目标的设备“四级五定”制保养工作。为了有效规避因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和技能不合理、不规范造成的设备运行稳定性不佳,和因保养不到位、不彻底导致的质量缺陷问题,设计、优化和完善相关体系文件,输出材料为操作岗位《SOPS标准化作业规程》、《TPM设备保养规程》、操作岗位质量放心指数评价体系、设备保养责任制、岗位绩效考核机制。

(2)修理岗位。为了避免过度维修和过时维修的情况发生,改变传统的事后维修和预防性维修措施,按照设备故障发生位置、频次和维修保养手册等因素,完成以实现设备基础完好、基准可靠、精度可靠为目标的设备“四级五定”保修工作。其支撑为《TPM设备保修规程》、《故障频发点备忘簿》、《故障处理耗时点备忘簿》、修理岗位级别认证、技术技能岗位管理、维修质量评价体系、岗位绩效考核等。

(3)工程技术岗位。完成基于设备数据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故障管理工作和基于保养、保修工作开展情况的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卷包故障管理体系,持续跟进、梳理、优化部门作业规范、技术标准、备件管理、维修计划管理。最终实现数据可靠、分析可靠、标准可靠、技术可靠、备件可靠。

2.3 推进方法

(1)构建持续改善机制。将TPM“六源”治理机制和AKP全员改善机制有机结合,采用绩效激励的手段和PDCA改善机制方法,构建AKP三阶全员改善机制,即以管理改善、团队改善和个人改善组成的三阶改善机制:首先,管理改善以管理人员为主,针对部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或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不足或缺失提出的改善提案,因其改善的实施对象和范围较广,须经部长会商议决定是否实施的改善活动;其次,团队改善以小组或团队围绕着工作目标与执行现状的差距作问题的挖掘思考形成改善提案,并由整个团队通过手段与方法的变更,使工作或结果变得更好并使改善后的工作标准化;再次,个人改善是员工个人围绕着工作目标与执行现状的差距作问题的挖掘思考形成改善提案,并由个人或科室组织协调资源完成,使工作或结果变得更好并使改善后的工作标准化的过程。通过AKP全员改善机制的构建,达到全员持续改善的目的。另一方面,结合“2-6-2法则”制定自主改善提案制度,通过制度规范、考核激励,充分调动部门内80%的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持续改善机制的建立打牢基础。

(2)试点运行和区域推广。在不同生产片区选定试点机台进行试运行,即针对操作人员采取“现场讲解—过程纠偏—规范执行—事后总结—持续优化”的策略进行规程的试运行,对修理人员采用“计划—执行—检验—反馈”的流程进行保修的试运行。结合试点机台试运行情况并运用ECRS的方法对规程进行再次优化完善,对保修故障点覆盖、标准规范性等进行再次梳理优化。随后借助推广方案、体系文件、绩效激励的支撑,完成规程的固化,在生产片区进行推广运行。

3 推进成效

(1)体系文件的完善。完成了卷包部软包、硬包共十二种机型的“四级五定”自主维护保养手册、“四级五定”专业保修规程、清除六源管理制度、精益自主改善活动管理办法、操作岗位设备保养责任制等文件和标准的编制。

(2)人员素养的加强。员工思想意识的转变。不论从保养的自觉主动性还是自发执行力都有了改善,观念和意识逐步从“要我保养”转变到“我要保养”,保养意识和能力、标准化保养和规范化流程的观念不断提升,因保养不到位、不彻底造成的严重质量缺陷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员工岗位技能的强化。在卷包开展的SOPS技能竞赛中,广大员工展示了标准的操作控制流程和规范的保养方法。OPL和OPS的形成。在半年时间内,卷包部共提交“六源”自主改善提案和合理化建议750个,部门人均提案数量1.52个,参与率达到100%。

(3)指标数据的提升。通过跟踪关注设备的故障停机率和平均停机时长,发现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此同时,设备连续作业率、周规格完成率、单箱废烟量等指标均有所改善。

4 结语

实践证明,红河卷烟厂卷包部将精益化生产和TPM设备管理有机结合后,所形成的具有卷包设备管理特色的精益TPM卷包设备管理体系,使卷包设备的关键指标稳中有升,系统提升了企业设备管理水平,为将来更好地开展卷包设备管理工作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红河卷烟厂卷包部基于TPM的精益卷包设备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应用,对卷烟制造企业的卷包设备管理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规程精益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四川省工伤认定工作规程(试行)》出台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