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联合的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研究

2017-04-1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校企环节

王 成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亳州 236000)

基于校企联合的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研究

王 成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亳州 236000)

校企合作是一种实现企业优秀资源与高校教育资源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对于优秀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的扩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的能力,尤其是英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本文首先肯定校企对于高校英语改革的重要作用,在探讨如何在校企合作的视角下探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校企联合;高校英语;教育改革

0.前言

高校作为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主要培育基地,肩负起培养优秀的人才的义务,我们国家从普及英语开始,对于英语的学习就比较重视,但是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收到的成效比较小。现在培养优秀人才的接力棒交到了高校手中,如何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将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英语改革展开研究。

1.校企合作是突破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

1.1 企业推动高校英语教学内容革新

首先我们都知道,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信息,都是市场需要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最前沿的,这些信息反作用于高校英语,就可以更好的促进高校英语内容的革新。比如在原来的教材中阅读的篇幅占据大量,很少有听,说的部分。企业反馈回来的消息是最近招聘的人才英语笔试能力很强,但是一旦进入有需要交流的地方,就显得反映迟钝,尤其是在真正的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才知道英语的储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商务英语的场合,翻译一些简单的商务名词,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有点吃力,因为上学的时候学习并未涉及到这一块。所以实际上校企结合会直接反应出什么样的英语人才才是这个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才会针对这个现状去变更自己的教学内容。总而言之就是校企合作的开展可以让高校英语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联系,促进教学调整,从而提高高校整体的英语教学质量。

1.2 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方式的改革

企业的最前沿的信息,与高校英语教学结合在一起,可以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方式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方式可以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但是反过来对于英语水平的高要求也可以促进教育改革。原来的英语教育是传统的“灌输式”,学生在这种教育方式之下,并不是说学不到什么东西,而是学习到的东西都是大多数是死记硬背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太过于死板,尤其是真的要运用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并且由于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学习养成的惯性方式很难让学生自主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方式改革的工作需要教师的带领,所以校企结合可以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方式的改革。

1.3 促进高校英语职业化与多元化发展

高校目前的教育教学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教学方式的死板以及学生多年来养成的学英语的习惯让高校英语很难独自有起色。所以高校学生英语素质低下这件事情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得到有效的解决,首先校企合作后就要求高校一方面将教学寓于工作之中,另一方面一边学习一边有地方时间的方式,会让学生反过来逐步修正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逐渐向专业化靠拢。与此同时,校企深入合作还可以对高校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深入研究,开发出一套适合高校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创新性教材,以此来保证英语教材适合时代发展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真正的让学生掌握到一技之长,而不是泛泛学习,涉及面广却都不深入。校企合作还可以让学校英语教学朝着开放性和多元化去发展,不仅仅是局限于校园内一个场所,还可以是在岗位上。这样就可以让高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得以实现。

1.4 是创新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

原来的教学就是普通的课堂内教学,教师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课下有的人会去补充自己的不足,有的人不会去补充自己的不足。而校企合作过后就可以将上岗学习作为高校英语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教学途径。比如学校定期的输送一部分人员去不同的企业当实习员工,并且聘请专业的教师定期的给实习的员工讲述新的英语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课堂学习与工作实际用途的差距,看到了这种不足,学生出于对工作的需要,出于立足社会的需要就会自发的学习。而高校的教学方式也从原来的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极大的作用。

2.基于校企联合的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研究

上文提高校英语教学在加入了企业过后,让学生直面社会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作用,如何来实现这些积极的作用,避开消极的作用成为当前校企合作的一个难点。在实际的合作中也会出现一些学生不愿意接受英语学习,或者因为英语成绩相差甚远而认为无法挽救的学生,还存在一些其他的不良现象,这些都是需要校企结合去解决的问题。

2.1 优化课程改革

就目前各大高校的基本情况就是,对于教材内容进行了极大的整改,也从原来的阅读篇幅增加而改成了听说读写各自占据一定的比例。大学本来是以培养实用型学生为主,而在高中的时候学生也依旧没有养成一个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所以尤其是受到高中教师“大学就轻松了”的展望,到了大学不仅自制力变得很差,而且在自主学习上面严重缺乏主动性,学习能力与高中时期有人监督完全无法相比。这就是需要优化课程改革的原因。为了保证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胜任专业相关的职务,学校应该减少或者浓缩纯理论的课程,同时加强不同方向的英语核心课程。比如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减少在前两年的对于英语视听说,读写教材的过多理论性的学习,而是将重点放在国际商务英语上面,因为国际商务英语对于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未来就要相关的职务。所以在优化课程改革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的的语言技能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设置国际商务英语的学习。并且学校在每一年制定专业课程以及与之相配合的英语教材的时候,应该邀请相关的校企合作的专家以及校外专家提出一些修改建议,这样一方面会让专业的课程设计不与社会,以及企业脱节,另一方面由于与相关专业以及对口工作相联系,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不会显得如此的散漫,至少在学习上会花心思。

2.2 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

在原来的教学过程中是没有实践的,或者说实践是极其少的,除了一些商务英语专业以及英语专业会安排一些实践环节,其他的专业很少安排这种实践的环节,比如之前说的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与商务英语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有课程的交汇点,但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尽管也会上国际商务英语这一门课程,并且是作为专业课程来上,但是却没有给国际贸易的学生安排实践环节,这样的话学生学习了国际商务英语却缺乏一个用武之地,不知道什么地方可以用到这些知识,物流企业会翻译外国进口的物流单子吗,这些单子是不是与学习的内容相一致呢?发生保险纠纷了应该如何处理呢?而一旦缺乏这个实践的环节,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就会慢慢的把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并且等到真正的要用的时候,想不起来应该如何使用。所以校企合作之后的英语教学改革必然离不开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定期安排学生实践的环节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需要为方向,充分的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组织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在根据格式翻译物流单子的内容,或者根据中文转化为英文的含义,或者做一些商务谈判的实训。学校安排学生进入到企业的一些可以解除到英语的层面,并对学生进行训练,训练的时间顺序按照实际的工作要求为准。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校内安排仿真实训,充分的考虑实际的上岗情况与教学实施的条件来开展,合理的设计实践课程体系。还有一些实际的业务中会涉及到一些电子商务平台,这类的实训可以在校内模拟环境中进行,学校与企业积极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所需要的场所,以及人员的培训,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的表现优异,企业也可以发现人才,尽可能的利用人才。这样一来,实践环节就可以是一个双赢的环节了。

2.3 教学考核阶段的改革

很多院校对于教学考核都是采用的平时成绩+卷面成绩为主要的考核方式,这种考试具有一些缺陷,每天都来上课的学生不一定真的在学习,而不来上课却成绩优异的学生呢存在作弊的可能性,所以这种考核方式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基于这种现状,根据教学的情况和实际的需要,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对学生的学习环节和实践环节进行考核与检测。前面提到,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对于学习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方向性,缺乏监督,虽然教师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个学生像高中一样监督,但是依旧可以从多个方面考核来约束学生的惰性以及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改革教学考核的方式,建议建立起一个多方面的考核评估系统:上课的出勤率+上课回答问题的主动性以及准确率+期末考试成绩+实训环节的出勤表现+实训环节的分数。这样的评估方式可能会让学生十分反感,但是这对于改善学生的懒惰行为有很大的好处。与此同时可以可以设置一些为学生加分的选项,比如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托福雅思考试,通过托业考试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学生的成绩加分。这样一来学生就要是在班级里面没有好好学习,就会私下去好好学习,不然成绩不通过就会涉及到补考与重修。这种新的考核评估方式,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比如一个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生,通过了托业英语考试,以后就业的时候,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所以学习是一种帮助学生找到未来方向的方式。

2.4 教学管理改革

校企合作可以很好的的做到“请进来,走出去”,学校可以定期的让学校的教师走出去,去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学习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新的评估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走出去,走到企业去,可以直面英语学习的差距,直视自己学习英语的现状鼓励自己不断学习。而请企业的人员走进来,定期为学生开展一些座谈会,请专业家,或者一些企业管理者来学校知道学生上课,可以全面的提高高校学习英语的质量。并且学校与企业应该鼓励青年教师往“双师”型教师发展,当学生参加实践的环节,到实际的岗位去参加实习学习的时候,为了保证学生管理的延续性和实施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学校可以将校园内正常班级的教师任命为专职班主任,配合企业指导学生在实际岗位上进行学习。并且在每一天实践任务完成之后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为学生解答一些英语中单词,语法的问题。并且总结学生的工作内容以及学生的差距来研究回学校之后如何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缩小学生在英语方面与实际岗位的差距。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不断的学习,为以后更好的教学打下严实的基础。学校有了同时在企业学习与在校内教学的教师,也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管理。

3.总结

基于校企联合的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研究,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不变的是教师需要根据社会的不断变化而不断的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不断的受到教师的感染而更新自己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一种好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到很多东西,尽管校企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但是笔者认为应该对校企合作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呈乐观的态度,并且坚信经过教师,学校企业的不断努力,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成效。

[1]林贞.基于校企合作视角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88-89.

[2]刘斌.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改革下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研究生,2015,05:44-46.

[3]吴鹏.我国高职院校校企联合办学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4]章彤洪.基于专门用途英语理论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27(2017)-06-0055-02

安徽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于药学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高职应用英语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课题号为2015BZJYXM534。

王成(1986—),女,汉族,本科学历,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校企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