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加强网络青年亚文化引导的对策研究

2017-04-13

关键词:亚文化族群大学生

于 淼

(长春工程学院 学生工作部,吉林 长春 130021)



新形势下高校加强网络青年亚文化引导的对策研究

于 淼

(长春工程学院 学生工作部,吉林 长春 130021)

新形势下,网络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甚至政治倾向产生了深刻影响。高校在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引导中还存在诸如认知浅层化、引导能力不强、忽视人文关怀等问题。高校应通过科学认知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掌握其发展规律;遵循一元指导与多样发展相统一的规律,主动引导其朝积极方向发展;加强人文关怀,挤压滋生消极内容的场域等措施,实现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有效引导。

网络青年亚文化;人文关怀;科学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从“Web1.0”到“Web2.0”,再到今天中国提出的“互联网+”战略,可以说互联网已深刻改变了我们所处的世界,同时也催生了众多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的文化范式。网络青年亚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具有积极的一面,也具有消极的一面,对身处高校内的青年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行为方式乃至政治倾向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有效引导网络青年亚文化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并使其成为大学生愉悦身心、开阔视野、扩展交际圈的平台,对于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建清朗的网络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高校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时代内涵

“亚文化”概念的出现可追溯于1944年在纽约出版的《社会学词典》(Dictionary of Sociologry)所收录的“culture-sub-area”一词。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把“一切边缘的、次要的文化,尤其是“越轨青年群体”的文化形态”定义为“亚文化”。而“青年亚文化”是指在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它以显著区别于主流文化的风格和样式表现出来,被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青年所接受。[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也随之产生,但大多数学者公认其是一个较难定义的概念。国内学者马中红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所必涉的关键词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提炼,其用“青年群体”“观点或主张”“新媒体”这三个关键词对网络青年亚文化进行概括,具体可以将“网络青年亚文化”理解为:是以青年群体为主体,具有“群体性”和“社团性”特征,有着鲜明的价值主张和文化理想,通过极易识别的风格化方式加以表达,并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的文化样式。[2]青年亚文化群体被越来越多地视为是带有“共享观念”的文化群,这些观念的互动不是发生在诸如街道、俱乐部或者节日现场这些物理空间,而是发生在互联网促成的虚拟空间当中。[3]当前,青年亚文化群体依托互联网,跨越了时空的疆界,获得了媒体话语权,其不再受限于某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而是用杂糅了文字、符号、图像、声音的综合表达方式实现价值主张的表达,创造了与主流文化对话的机会,同时对强势群体所主导的主流文化进行“对抗”。

高校历来都是多元文化交融、交锋的重要场域,亚文化也借助互联网在高校内快速生长,并对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产生了极大影响。一般情况下,高校网络青年亚文化是相对中性的,与主流校园文化多为“对抗”“合作”关系,并非“反叛”,对主流文化不会造成颠覆性的影响。大多是按照学生个体心理特征和兴趣偏好进行分众,形成特定的青年文化族群,他们用特定的网络语言体系并依托互联网在族群内部进行沟通交流,张扬个性,突出自我,表达价值主张,从而实现自我角色定位,找寻群体归属感。例如:在一些摇滚、DJ、弹幕、街舞、饶舌、跑酷、动漫、电游等类型学生社团开设的博客中,除了展示社团活动的实践技巧和知识以外,还以装备、服装、图案、跳蚤市场等内容为话题,与“粉丝”群体进行互动交流,这是典型的通过强化大学生在特殊青年文化活动中展示其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能力,并允许这种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在更广泛的范围传播开来,以此彰显其亚文化身份。这类青年亚文化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在现实世界中的精神压力,并在微观层面构建了属于自我的网络人际交往系统。可以说,健康的抑或中性的网络青年亚文化是对校园主流文化的一种补充,或许其本就是校园文化本体的一部分。

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亚文化中的灰色地带,高校网络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人际交往障碍、词汇滥用、诚信滑坡、过度消费、沉溺色情、沉溺网游、藐视权威、角色颠倒等,大大增加了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风险,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的学业发展。由于亚文化本身具有与生俱来的与主流文化“对抗”的特性,若对其“对抗”性认知不足,引导不利,极有可能导致其滑向“反叛”,进而威胁到主流文化在校园中的主导地位。若高校网络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校园文化逆向行驶,试图冲破政治边界,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分野,肆意踩踏高校意识形态红线,必将遭到主流校园文化的整肃或收编,其存在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

二、新形势下高校在网络青年亚文化引导中存在的问题

1.对网络青年亚文化认知的浅层化

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提及网络亚文化时,想当然地将其与网络恶搞、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诈骗等垃圾信息划上等号,甚至将其视为污秽、下流的代名词,这是对高校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曲解和人为贬损,也是对其认知浅层化的表现。很多理论研究也多居于主流价值观或主流文化的高视位予以俯视,将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狂躁、孤独、懒散、厌学等问题简单地归因为网络亚文化的影响所致,并多将笔锋指向其灰色地带,将其视为污损社会、阻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威胁。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发展规律、现实价值、威胁挑战等没有形成理性认知,对其的认知仅停留在浅层的消极现象上,未上升到青年族群的网络文化行为及其行为所传递的价值主张和文化理想的高度去审视。所以,这是不可能对出现在高校内的网络青年亚文化予以科学认知和准确定义的,既不利于对亚文化消极一面的祛除,也不利于发挥其积极一面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所用,是非理性的。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对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所催生的新的网络亚文化形态和内容带来的空前挑战,以及社会深刻变革对高校文化建设的影响,高校的应对动作明显滞后。一些高校缺乏对网络文化建设的整体构建和顶层设计,领导层对网络文化的强大育人功能还没有形成广泛价值共识,缺乏对网络青年亚文化运行机制的认识,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网络文化建设,投入到网络文化建设方面的经费不足,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网络文化建设也仅停留在校园文化活动层面,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青团干部依托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还偏弱。如何构建“网上”“网下”互为一体的、立体化的、多渠道的网络文化建设格局,切实强化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引导功能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2.引导网络青年亚文化发展的能力不强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大的,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推动高校乃至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高校网络青年亚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组成部分,正悄然影响着大学生群体。一些高校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引导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对于网络青年亚文化辨识力较弱,不能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以偏概全,全盘否定;主动引导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意愿不强,缺乏正确而有效的引导方法,没有形成大学生能够听、喜欢听的话语体系,致使在网络空间话语权缺失;生产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能力较弱,不能充分发挥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引导人、教育人、激励人的作用,尚不能牢牢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滞后,强制性的管理多、柔性的疏导较少;过度强调网络亚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视其为洪水猛兽,谈网色变,避之不及,缺乏理论自信,不敢与之正面交锋;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手段,致使部分缺乏自律的学生在网络上的亚文化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引导仅局限于互联网上,忽视“线上”与“线下”的内在关联,没有认清楚“线上”实则为大学生追求“线下”的现实世界对其身份认同和价值诉求的投射,无法找到引导网络青年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3.忽视人文关怀对促进网络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对网络亚文化的推崇并非完全出于猎奇与兴趣,对现实学习和生活环境的不满而引发的心理对抗也是其推崇网络亚文化的重要诱因。现实中,高校受自身人力、物力等资源限制,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全方位诉求,不可能对所有学生施以足够的人文关怀,势必导致部分心理调控能力薄弱的学生产生对现实生活的抵抗情绪,在相对狭窄与封闭的校园交际圈中无法完全宣泄情感、释放压力,势必会将注意力转向虚拟网络空间去寻求精神慰藉。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恰恰契合了这部分学生的价值主张和文化理想,找到了群体归属感,实现了角色认同,并在道德约束乏力的网络世界中用特定的表达方式宣示着个体的存在,同时也推动了网络青年亚文化本身的持续发展。若高校不能及时给予这部分学生群体足够的人文关怀,抑或导致他们所在族群的亚文化样式从“反抗”走向“反叛”,甚至彻底触碰高校乃至社会主流文化与价值观的底线。可见,人文关怀某种程度上左右着高校网络青年亚文化发展走向,对促进其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三、新形势下高校加强网络青年亚文化引导的对策

高校网络青年亚文化作为大学校园内与主流校园文化共存的一种文化形态,其对校园主流文化既有“对抗”的一面,也有“合作”的一面。引导网络青年亚文化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强对其消极内容的有效管控,是新形势下高校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

1.科学认知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掌握其发展规律

科学认知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正确把握其发展规律,是引导网络青年亚文化朝健康方向发展,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高校要努力摆脱以文化主导者的高视位去俯视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思维方式,要破除非此即彼的排他性传统观念,从强化顶层设计入手,构建“网上”“网下”互为一体的、立体化的、多渠道的网络文化建设格局,给予网络青年亚文化以科学的定位。

对校园内出现的各种网络亚文化现象进行科学的分类,弄清楚校园内各青年网络族群所代表的亚文化实质内涵,甄别出哪些是“对抗”性的,哪些是“反叛”性的。对于“对抗”性的亚文化要积极引导,了解此青年族群的价值主张和文化理想,更多地给予他们价值认同和理解,努力消除其对主流文化的抗拒心理,对其开展的文化活动给予适当的物质支持,避免其滑向“反叛”,实现其与主流校园文化的和谐共处与同向构建。对于“反叛”性的亚文化,要分析其成因,掌握发展规律,找到此类青年族群真正的诉求,分析其诉求与现实世界的分歧所在,从而找到破解的路径和方法。高校要在“线下”加强对此类青年族群的教育和关爱,在“线上”坚决对错误言论和污损社会公德的言论进行有理、有据的理性批驳,努力引导他们重新回归到理性的价值判断,回归到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2.遵循一元指导与多样发展相统一的规律,引导网络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而行

网络文化传播的也是意识形态,而不仅仅是符号系统。[4]毛泽东指出:“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精神斗争。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5]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永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是,这不是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利于安定团结的大局。”[6]可见,高校文化建设也要始终遵循一元指导与多样发展相统一的规律,也就是高校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一元指导,并实现高校内部各类型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新形势下,面对大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产生的亚文化行为,高校要以更加开阔的胸襟去面对,要学会聆听网络语言,学会运用网络思维、网络语言与青年族群对话,鼓励校园文化在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发展,真正做到包容多样、尊重差异。但绝对不意味着对网络青年亚文化中消极一面的放任,不能曲解和误读“双百方针”,不能对“反叛”性的亚文化听之任之,任其肆意滋生和传播。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基本指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在校园内组织、传播消极内容的亚文化族群要坚决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教育者要不断提升新媒体素养,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主动参与到网络青年亚文化之中,感受这类青年族群的内心世界,用他们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体系与其交流,避免与其非理性对抗,教育和引导他们不触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底线。要努力培养出一批有思想觉悟、有理论素养的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校园“作家”“评论家”,积极生产有思想、有内涵且易于学生接受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传播时代正能量,润物无声中引领网络青年族群健康成长,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而行。

3.加强人文关怀,不断压缩滋生网络青年亚文化中消极内容的场域

高校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成因较为复杂,它是社会、家庭、高校以及个体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对于网络青年亚文化族群而言,其成员身份将随自身的价值判断和对外部世界认知程度的改变而变化,也就是说,高校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造或引导网络青年亚文化族群成员,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通过人文关怀可以为学生提供宣泄情感、释放压力的通道,修复破损的人际关系,破除人际交往障碍。所以,高校要努力通过改进自身来实现对网络亚文化的有效引导,切实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极力避免学生因缺乏心灵慰藉而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极力避免学生成为网络青年亚文化消极内容的生产者和扩散者。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要及时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尤其要对心理偏激、人际交往障碍以及贫困学生群体给予重点关注和关怀,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来赢得他们的信任,从而建立起良性沟通互动的渠道。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展示和锻炼自己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如文体活动、科技竞赛、创业实践以及各类能够体现学生个性的社团活动等,充实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社会的实践机会,如游学参观、三下乡、支农支教等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社会阅历。当大学生身处强烈人文关怀环境之中时,其价值主张和文化理想会被更多的关照,也将感受到群体归属感,其主动向亚文化寻求精神慰藉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进而压缩了滋生网络青年亚文化中消极内容的场域。

[1]苏文清.青年亚文化探微[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4):102.

[2]马中红.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J].青年探索,2011(4):8.

[3]安 迪·班尼特,基思·哈恩-哈里斯.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4]李 荣,王安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文化建设[J].社会科学战线,2014(9):261.

[5]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9-110.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6.

(责任编辑 祁 刚 校对 伯 灵)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engthening Guiding of Network Youth Subcultur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YU Miao

(Student Work Department,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21,China)

Under the new situation,the network of youth subculture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concept,value orientation,behavior way and even political tendency.Problems in the guiding of network youth subculture still exist such as shallow cognition,less strong guiding ability,humanistic care ignoring and other issue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grasp the law of development through scientific cognition about the connotation and value of network youth subculture.We should follow a law of the unity guidance and diversity development and guide it toward the positive direction.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strengthen humanistic care to extrude the negative field t to implement the guiding of network youth subculture.

network of youth subculture;humanistic care;scientific cognition

2017-04-13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党建专项2016636)

于 淼(1979-),男,吉林四平人,讲师,硕士。

10.13888/j.cnki.jsie(ss).2017.03.027

G641

A

1672-9617(2017)03-0420-05

猜你喜欢

亚文化族群大学生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新兴族群的自白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大学生之歌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