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过程视阈下翻译能力的再研究
2017-04-13唐侃
唐 侃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马鞍山,243002
翻译过程视阈下翻译能力的再研究
唐 侃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马鞍山,243002
基于前人对翻译能力构成要素的深入研究,翻译过程视阈下翻译能力的再研究系统归纳了前人对翻译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成果,并创造性地引入了翻译过程这一概念,并将翻译过程细分为理解、表达与校对三个阶段,并研究了三个阶段与翻译能力各构成要素的辩证关系。结明表明:翻译能力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多元定义,而应该是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的,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动态化概念。
翻译能力;翻译过程;动态化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翻译能力研究就已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不同研究方向与理论架构,学界对翻译能力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种认为翻译能力是自然形成的双语能力,第二种认为翻译能力只是译者根据读者需要翻译原文的能力,第三种认为翻译能力是一种认知能力,最后一种观点认为翻译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多元能力[1]。本文则抓住翻译过程这一要素,并综合以上四种观点,从翻译过程中原文理解、译文表达和译文校对编辑三个步骤重新探讨翻译能力,以期给翻译能力一个准确客观全面的定义。
1 学界对翻译能力研究概况
1.1 翻译能力自然形成论
一些学者认为翻译能力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双语能力,如德国学者Wilss认为意识到两种语言间的互补关系是译者形成翻译能力的基础[2]。著名学者Harris也持此观点,他认为所有的双语者可以不经过正规的训练进行翻译[3],这种自然形成的翻译能力的发展仅仅取决于译者对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掌握水平[4]。由此看出,Harris强调翻译能力的先天性、自发性和阶段性。值得注意的是,Harris在谈到翻译能力时,从来不用“能力”一词,认为翻译是一种双语者所必备的“技巧”。然而,“技巧”一词既不能揭示翻译能力概念的深度,也不能全面地表达其内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然形成论的主要问题在于狭隘性。事实上,翻译的基本能力的确来源于译者的双语天赋,但是,翻译并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行为,而是一个包含文章体裁、翻译目的、译文读者、翻译目的和文化背景等多种要素的多元化行为。
1.2 译能力纯粹论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Pym,他认为翻译能力只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对于一篇原文译出不只一篇可行译文的能力;二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和读者群体,快速果断地从众多译文中选出一篇最佳译文的能力[5]。Pym的观点相较于其他观点的优势在于翻译能力的两个构成要素只涉及翻译方面。 Pym观点的主要特征是简约性,这样,可以让翻译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翻译能力的主旨[6]。该观点紧扣翻译本身,有着极强的专业性,然而,与自然形成理论一样,Pym的观点同样十分狭隘,缺乏客观性与全面性。
1.3 翻译能力认知论
20世纪90年代,翻译能力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认知领域。翻译能力越来越多地与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以及与语言加工心理学联系到了一起。从认知的角度研究翻译理论,有两位代表学者:一位是Shreve,他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翻译能力,认为翻译能力是一种交流能力,主要由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构成,所以翻译的目的与功能在于交流,译者的主要任务是译出一篇能够充分满足交流需要的文章;他还将翻译能力定义为“构思出一整套根据译文功能与文化背景决定翻译方法与译文形式的能力”[7]。这一定义强调作者的选择和决定能力而非语言能力,属于认知能力的范畴。另一位是Risku,她对翻译能力的研究主要基于认知科学和行动理论,形成的观点与翻译能力自然形成论相对立,因为利用行动理论研究翻译能力,重点在于译者翻译时的语境以及译者在相应的情境下决定翻译的风格,而非翻译所必需的语言能力。此外,她还从以下四个方面区分了新手与专业译者,认为专业译者有在特定情形下决定翻译宏观策略的能力,有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有计划与决策力以及有自我管理能力[8]。
Risku以情境与体验认知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了译者的翻译表现、个人经验与翻译情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需要译者的翻译经验、自我管理能力和互动交流等要素,所以译者的经验和社会交际能力也是翻译能力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Risku将翻译能力定义为译者以一种新的、有意义的、并能够结合翻译情境,理解原文且产出译文的能力[8]。
1.4 翻译能力多元素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翻译能力的构成元素成为翻译能力研究的主要课题。该观点认为翻译能力是由多种亚能力组成,这些亚能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翻译能力这一动态系统。
在众多解释翻译能力多元素论的阐述中,以下三个研究模型较为重要。
第一个模型是Stolze的文本倾向能力研究模型。Stolze认为翻译能力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译者理解原文的能力,二是译者用译文表达原文意义的能力。此外,她还认为译者的元认知能力和专业经验也会对翻译能力产生影响,并将元认知能力、元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融入到翻译能力研究中,这给了翻译能力一个更加全面而具体的定义。
第二个模型是Neubert的翻译能力三重模型。Neubert认为,翻译能力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理不同类型问题的能力[9]。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转化的过程,根据翻译能力三重模型,Neubert提出了翻译能力的五个定性维度:语言能力、文本处理能力、把握主题能力、相关文化背景探究能力和转换能力,并特别强调转换能力临界于其他四个维度之上,是最重要的维度[9]。相较于Stolze的模型,Neubert的翻译能力模型更为详尽直观。
第三个模型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PACTE研究小组的翻译能力多元素构成模型。该小组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着重研究翻译能力的性质与结构和翻译能力习得的过程[6],并认为翻译能力是由双语能力、非语言能力、翻译专业知识、专业操作能力、策略能力、心理生理因素六种能力。他们将翻译能力定义为译者翻译所需的内在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并给出了翻译能力的四个主要特征[10]:一是翻译能力并不等同于双语能力,二是翻译能力与翻译表现是两个概念,三是翻译能力由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作基础,四是翻译能力是由不同的亚能力共同构成的[6]。相较于前两种翻译能力多元素模型,PACTE小组的模型对翻译能力构成要素的阐述更为详尽具体,而且解释了翻译能力构成要素之间动态的、辩证的相互关系,因此被学界认为是解释翻译能力的最佳模型。
2 翻译能力新定义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正如Neubert认为翻译能力的定义应该包含对译者认知能力和技巧的要求[8]。其中复杂性并不是将各构成要素进行简单地相加,而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展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得翻译达到最佳效果。
翻译是一项过程性的活动,这里的翻译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写出或者说出译文的产出过程,而是一个从理解原文到产出译文,最后到校对翻译的过程。本文重新定义翻译能力,也是基于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指出在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翻译能力不同构成要素所起的作用。
2.1 理解阶段
这里的“理解”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指对原文的理解,二是指对翻译纲要的理解。理解原文需要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第一是语言能力,Neubert提出的语言能力和PACTE研究小组提出的双语能力都属于此类范畴,译者充足的日常词汇储备和熟练的源语言语法的运用是理解原文的基础;第二是理解原文体裁的能力,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语言风格,这对译者选择翻译方法十分重要,例如,广告语的劝说性,政治家的演讲鼓动性,合同文本的严谨性,诗歌语言的韵律性。因此,有些文本的翻译强调忠实原文的准确性,而有些文本则需根据读者阅读的需要,发挥译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文章体裁也是研究翻译能力的重要方面。第三是理解原文题材的能力,译者需要尽可能地了解各种题材的文章,对某些题材的文章要深入了解,简言之,译者既要博学,又要精通。显然,这样的要求大多数译者难以达到。于是,Neubert指出译者不需要做到样样精通,而是在翻译特定题材的文章时,需要有一定的研究该文章题材和文化背景的能力。因此,在翻译前充分研究文章题材和文化背景,有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8]。
正确理解翻译纲要同样也是一个译者翻译能力的重要体现,学者Fraser将翻译纲要定义为“介绍翻译读者,目的以及地位的详细信息”[11]。Fraser以有声思维法(think aloud protocol)和调查问卷法,调查了译者对翻译纲要在译者决策、语域、翻译风格以及文化意象处理等问题上对译者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译纲要是译者翻译决策过程中最为依赖的要素之一,但是Fraser也发现许多译者抱怨自己的客户或者翻译公司经常不提供翻译纲要。在没有翻译纲要指导的情况下,译者的翻译能力体现在其把握原文、客户、目标读者和翻译目等要素上,自己构思出一套合适的翻译纲要。
2.2 表达阶段
翻译的表达阶段是指译者翻译产出阶段,也是译者在两种语言与两种文化间认知转换阶段。
第一,双语能力是实现认知转换的基本能力,优秀的译者能熟练运用源语言与目标语言。根据PACTE小组对双语能力的定义,译者的双语能力应该包括译者对源语言与目标语言在语用学、社会语言学、文本处理以及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5]。
第二,语言扎根于文化,因此,优秀的译者需要同时熟悉源语言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知道如何从源语言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
第三,翻译是一个源语言与译入语、源语言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因此,转换能力在翻译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对一名译者来说,语言和文化的转换能力包括翻译理论、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选择并使用翻译理论、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第四,翻译的表达阶段同样对译者的心理和生理有一定的要求,这也是PACTE小组翻译能力构成模型中六个亚能力之一。对此,Lesznyák给出了三个评估维度[6]:第一是记忆力,一名优秀的译者不仅要做到“博闻”,更要做到“强记”,在此基础上,要有适时唤醒相关记忆的能力。第二是注意广度,也就是译者注意力持续的时间里,优秀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有抗拒外部干扰的能力,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翻译上。第三是持之以恒的精神,长时间的翻译或许是一项枯燥无味的活动,译者可能在身心上感到疲惫,在精神上有所懈怠,因此,适当的休息是必要的,但这并不代表放弃手头的翻译。优秀的译者知道如何平衡工作与休息,知道如何保持自己最佳的翻译状态,高效地完成任务。
第五,科技信息时代翻译工具的使用也是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语料库的应用以及双语词典和单语词典的搭配使用等,这都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2.3 校对阶段
译者结束了所有原文的翻译,并不代表着翻译过程的结束。译者需要对译文的样稿进行检查和修改。优秀的译者往往也是优秀的校验者,检查时要对译文字斟句酌,找出译文的不足并作合理的修改;译者要形成自己的译文检查修改标准,根据原文、译文的题材和风格,灵活运用自己的校验标准;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译文和整个翻译过程;要通过翻译与修改找出自己翻译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3 结 论
翻译界不少学者对翻译能力作过定义,也归纳了翻译能力的各种构成要素,向读者展现出一个全面、客观且庞大的翻译能力构成体系。但是,单纯的要素论很难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相反显得过于抽象。本文从翻译过程入手,将翻译过程细分为三个阶段,并根据翻译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特点,分析了翻译能力特定要素在翻译过程各阶段中的具体体现。将翻译能力这一多元理论与翻译过程这一动态理论相结合,给翻译能力一个客观全面,而又动态化的定义,对译者提高自身翻译能力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1]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47-51
[2]Wilss W.Perspectives and Limitations of a Didactic Framework for the Teaching of Translation[C]// Brislin R W.Translation,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New York:Gradner Press,1976:117-137
[3]Harris B.The Importance of Natural Translation[J].Working Papers on Bilingualism,1977(12):96-114
[4]Harris B,Sherwood B.Translation as an Innate Skill[C]// Gerver D,Sinaiko H W.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Communication.New York & London:Plenum Press,1978:155-170
[5]Pym A.Translation Error Analysis and the Interface with Language Teaching[C]// Dollerup C,Loddegaard A.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Training Talent and Experience.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2:279-291
[6]Lesznyák M. Conceptualiz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J].Across Language and Culture,2007,8(2):167-194
[7]Shreve G M.Cogni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C]//Danks J H, Shreve G M,Fountain S B,et al. Cognitive Proces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London:Sage Publication,2000:120-136
[8]Risku H. A Cognitive Scientific View on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Do Embodiment and Situatedness Really Make a Difference[J].Target,2010,22(1):99-111[9]Neurbert A. Competence in Language,in Languages and Translations[C]//Schaffner C,Adab.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0:3-18
[10]PACTE.Acquir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Hypotheses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of a Research Project[C]//Beeby A,Ensinger D,Presas M, et al. 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0:99-106
[11]Fraser J. The Broader View: How Freelance Translators Define Translation Competence[C]//.Schaffner C,Adab.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0:51-62
(责任编辑:刘小阳)
《宿州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宿州学院学报》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月刊)。辟有农村问题研究,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孟二冬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研究,社会科学研究,语言、文学与翻译研究,历史、文化与艺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应用研究等栏目,旨在推广优秀的理论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传播科技信息,培养科研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竭诚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投稿。本刊录用论文以质量为标准。优先录用教授、博士以及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的文章,并定期向学术造诣高深的人士约稿。
本刊要求文稿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文字精练、标点恰当。插图要清晰、美观;计量单位要标准化。论文格式参照本刊投稿规范和论文模板,论文题目、作者名和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及其英译置于文稿封面,其下方写清基金项目(含编号)和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籍贯、职务、职称、学位、学术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联系电话等),正文中不要出现作者单位和姓名。
《宿州学院学报》已开通网上采编系统(http://szxyxb.paperopen.com/),作者投稿时请进行注册,进入后按要求上传文章的各项内容。请勿一稿多投,否则造成的刊稿麻烦或不良效应及经济损失均由作者完全承担。在不违背作者本意的情况下,本编辑部有权作内容层次、语言文字和编辑规范方面的删改,凡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已纳入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超星图书等检索系统。
本刊编辑部自收到来稿之日起一个月内发出审稿意见或用稿通知,作者根据注册的帐号进入系统,可查用稿通知及其他信息。作者收到录用通知后,请寄来版权转让协议书(从本刊网站下载打印、盖章),并按通知邮来发表费。不论校内或校外稿件,请直接进入采编系统投稿。
2017-01-10
唐侃(1990-),安徽铜陵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翻译学。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3.024
H315.9
A
1673-2006(2017)03-00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