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式生态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17-04-13江苏省灌云县陡沟中学222211潘志爱
江苏省灌云县陡沟中学(222211) 潘志爱 ●
建构式生态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江苏省灌云县陡沟中学(222211) 潘志爱 ●
如今教育体制改革,传统的教育思路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素质教育,以往教育主张“板子响,学同长”,这不仅不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桎梏了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互理解和促进,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育目标和任务.所以,提出“生态课堂”的教育理念.本文从“生态课堂”着手分析,对该教学模式必备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把教育理论和实际教学目标相结合,并对“生态课堂”的构建模式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高中数学;生态课堂;教学
“生态课堂”教育模式把老师、学生及教育环境三者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使其既处于动态的平衡,又能做到在稳定中发展,并最终达到物质和感情交流的平衡.如下就围绕高中数学课堂如何构建生态课堂展开探讨.
一、改变老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育模式可以做到教育的事半功倍,“生态课堂”的构建为此提供了最有效地途径.首先老师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状态,每天走进课堂的时候都要面带笑容,用良好的心理情趣去影响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然后采用最有效的寓教于乐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的天性.如何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呢?
本人教学多年,其中有一节课是在学习《几何体》的课程上,我在课前就准备好很多课堂上用的小木棒和线,在进行这堂课之前,我已布置学生们进行了预习,对几何体的基本分类学生们都有了初步的印象.在课堂上,我先把同学们分成四小组,把小木棒和线分发到每个小组里,通过对已掌握知识的灵活运用,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相互配合,做出形式多样的空间几何体,小组里再派出一个代表到讲台上对他们的几何体进行分析讲解,从如何制成几何体到该几何体的点、面和线等构成元素都做一个详细的探讨,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几何体结构、直观图及三维视图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使学生们更熟练地掌握空间几何体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在“生态课堂”教学理念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要合理地选择优良的教学手段,并且进行优化组合,使其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但这并不是说课堂就必须要实行潮流派对化模式,形成“声”、“光”,“电”的教学状态.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把一堂原本枯燥的课上得生动有趣,这就需要老师在进行教学备课时,不能只一味地依赖多媒体.多媒体是一个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但它并非万能,在课堂授课中要合理使用,因为教育的主导者永远都是老师,教育的原则是采用简单的教学手段或辅助工具,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合理恰当地使用辅助课件,不能人为物役.
例如在一堂课上,如果采用简单的挂图、模型或卡片等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必使用课件,费时费力不说,效果还不理想.只有在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处理时,才考虑选择简单的教学课件,把课堂上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突出表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倡个性化教学,利用学生特长引导学习
构建“生态教学”对于初中的数学课堂来说至关重要,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情感因素更是重中之重.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把课堂当做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空间,让课堂变成一片闪耀智慧和情感火花的圣土,并且让学生们快乐的学习,积极的进取呢?有位名人说,对真理的追求,如果离开了人的情感,那就成为空谈.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促进,老师在进行课堂备课时,要更好地利用和调动学生们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生们的情感状态,引燃学习的激情,让学生们在愉快融洽的氛围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老师还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状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化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手段,通过小实验小竞赛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引导学生们主动学习和动脑思考,把这种积极的学习情感因素渗透到知识的学习累积过程中,始终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完成教学目标.
在课堂中,老师要有针对性地授课,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学生有快慢之分,老师要多鼓励接受能力慢的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答对了,老师积极赞扬,同学鼓掌鼓励,即使回答错误,也让他知道能积极回答问题就是进步,让这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树立学习的信心,并体验一步步成功的快乐.对于学习优异的学生,老师可采取进一步的激发作用,鼓励说灵活的思维会促使成功,因为他们让老师感到骄傲等等.这样,使得每个学生的优势都能被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从而增强学生们学习的成就感,为更深入地学习打下夯实基础.
教育一直都提倡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同时,学习过程也促进了学生各层次的发展.如何营造适应学生的“生态课堂”,让学生在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里学习,这不仅是老师进行授课的首要任务,更是今后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教育要始终本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原则,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里变得强大,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不断地超越和进取,让“生态课堂”变成涓涓细流,沁入学生的心里.希望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让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具魔力和魅力.
[1]王世军.论生态课堂中的师生角色定位[J].天中学刊,2010(01)
[2]王群.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3]王淑云.利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硅谷,2009(02)
G632
B
1008-0333(2017)06-0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