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先生』,让人格魅力成为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2017-04-13周奎英
周奎英
做『大先生』,让人格魅力成为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周奎英
去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发表讲话,对高校教育工作作了指导。在阐述教师工作意义的时候,习近平说: “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 ‘大先生’。”他认为,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多年以后可能会过时,可能会遗忘,但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会让他们终生难忘。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
习总书记用朴素的语言阐明了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教师的事业始终是对人的一生负责任的事业,教师最吸引学生的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从教师骨子里焕发出来的感染人的人格魅力。19世纪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讲过,在教育工作当中,一切是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的,因为我们的教育力量,它只能是从教师的活的人格源泉当中来。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的教育就不可能发生。真正的教师饱含着精神追求,犹如苹果饱含汁液一样;教师是大厦,精神力量则是它得以坚固的根基。如果一位教师毫无精神向度,他所描绘的只能是一种粗糙的、没有翅膀的生活。习总书记所说的 “大先生”指的是站在育人高度、对学生的生命负责并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大格局的教师——是他们决定了我们当今时代教育的根本面貌。古人说: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可以包蕴经师,但经师未必可以当好人师。 “大先生”的底色就是“人师”。
“大先生”胸怀高远。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教师工作虽然寻常,却担负着引领学子精神、身体健康发展,以高素质人才实现伟大 “中国梦”的宏大使命。而要完成这承载民族希望的宏大使命,则离不开教师情定教育、爱满天下的教书育人大情怀和坐拥云起处、心容大江流的为师立教大格局。 “大先生”敬畏自己的职业,清晰而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之所在。 “成天下之业在教化,成教化之业在教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本身就是可敬之业。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也说过: “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活的环节,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重要的社会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历史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古今中外,世代虽殊,但无不认同教师职业在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及文明传递和传播中的重要意义,足见其价值与使命之伟大与崇高。面对如此崇高而神圣的职业,需要从业者带有一种敬畏和惊奇的情绪感受来严肃对待。在 “大先生”的心目中,教书育人的日常工作呈现出一种宗教般的光泽,他会自觉地融入到这样一种达己成人的精神道场中。同样是做教师,有的人看到的是教育的幻象和噪声,有的人在意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有的人审视的是教育的真和美,而“大先生”洞悉的是自我与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此外,理解了自身价值的 “大先生”必定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将提升教育素养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的学习者,并为此严格自律,慎独笃行,勤学而精进。
“大先生”技艺精湛。托马斯·曼说: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职业坚信不移,不心怀二志,他的心里就只知道有这个职业,只承认这个职业,也只尊重这个职业。”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永无止境地去感悟和理解。 “大先生”追求教育理想与个人发展的高度统一,他在对自己的 “专业拷问”中走向人生的自我实现。 “大先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和家长的期盼,还有所在学校的未来,正是这份责任和担当,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每时每刻不敢有丝毫懈怠,决定了他们首先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己,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教师的生活,尤其是职场内的生活,本应是一种专业生活。这种专业生活应以课程、教材、教学为中心,以学习、思考、研究、实践为基本生活方式,本身就是对自身心性和专业技艺的修炼。所以 “大先生”必须自觉营造和浸淫于专业生活,他的大格局、大智慧也由此发端或得到进一步成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清华附小的前两年中,和教师们一起大胆实践,勇于尝试,每一次听课后都给教师评课,努力做到优点说透,缺点不漏,策略给够。到年底听了 500多节课后,她给76位一线教师,每人写了一封长信,结集为 《教育的对话》。“对话”主要总结她和教师交流中的收获和思考,这也是窦桂梅独运匠心的工作总结。教师的价值在课堂,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其教育生涯中中心环节的作用,就必须在充分尊重应用教学科学性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和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其中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技艺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首要的是教师要有自我专业追求。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解,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进发出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大先生”情意笃定。 “胜,不妄喜;败,不遑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大先生”同样具有 “大将军”的王者风范。虽然在今天这个经济、文化、价值观多元的时代,有一些教师的思想出现些偏差,但是 “大先生”仍然用坚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的理想,用坚守自己的职业良心来维护教师职业在社会公众心中的信仰和期许,来维护学校在社会上的公信力,来自觉做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抗衡的社会清流。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王金战老师忆及30余年的教师生涯,他认为自己其实只做了一件事情——帮助别人成功,让学生走上正轨。王老师一直以来充当的是一个 “医生”的角色,是学生的 “医生”,也是家长们的 “医生”,为的是给学生的人生一个转机,给家长们教育成功的转机。他那种 “不走寻常路”似的教育方法,给学生另辟了一方天地,让人耳目一新。他是另类的教育者,更是震撼心灵的传奇激励大师、策略大师和学生成才的设计师。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不论什么样的学生,他都能够激发起他们最大的潜能,创造出不可能的奇迹。较之选择职业时犹豫徘徊、干工作时眼高手低、毕生行色匆匆却终无所获的一些社会劳动者来说,终身从教是 “大先生”引以为傲的一件幸事。他们心无旁骛,在教书育人的平凡生活中发现人生的意义,找到归属感,并体现和创造自身的价值……印度诗人泰戈尔说: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他们憧憬花开却无时不以 “叶”的姿态“谦逊地”生活着——这种谦逊是一种执着,是一种生命朴实无华却始终如一的怡然状态。
“大先生”个性丰满。大发明家爱迪生说: “良好的个性胜于卓越的才智。” “大先生”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情绪特征,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广泛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心,他的一切都建筑在卓尔不群的个性之上。正是个性让“大先生”的思维开阔活跃、深邃、富有创造性,并在态度上倾向于心灵和人格的追求。 “大先生”崇尚美,力求教育智慧的优化,教育人格的丰满,努力完善自身的精神面貌,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学生期待自己的老师展现出多面性, “大先生”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会一起游戏,让学生靠近他;不只是严肃认真,还显得可爱单纯,让学生喜欢他;不只是处处强势,还会适当示弱,让学生帮助他;不只是把学生当学生,更习惯于把学生当成鲜活的人…… “大先生”就是以学生姿态、站在儿童立场追求教育艺术的教师,他的成功来自于他对生命最长久、深刻的洞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长期致力于作文教学研究,他的作文教学出神入化,显示了高超的教学技巧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他的教学实践,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即便是课堂的导入环节,他的亲近随和也常常带来不同凡响的效果。杨再隋教授曾这样评价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 “贯穿其间的是一个爱字,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正因为于老师爱学生,所以他善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一上课他就鼓励学生想说话就直接站起来说,有问题就直接站起来提。在他的鼓励下,孩子们不再拘谨。他们一古脑儿提了许多问题,于老师都逐一认真解答。老师的亲切、随和一下子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正是这样贴近生活的言语交际活动,使孩子们想说,要说,敢说,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并喜欢上了作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艰辛而漫长的教育生活中,唯有 “大先生”可以把教育的 “小事情”做成 “大事业”。 一个健全的教师,它的生命最大的工作,就是要努力去庸俗化,把自己的生命从普通人群里拉出来。为此,我们要时刻想着让自己把视角放大,把视野拓宽,让人格魅力成为自己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我们在提高教学教育技巧时,还要给自己布局,大视角切入人生,让自己站得高,看得远,做得更大。教育需要一种大格局, “大先生”得大快乐——“大先生”塑造我们孜孜以求的精神长相,是教师成长的根本归宿。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