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olb学习周期理论的高职商科专业工学交替实践
2017-04-13郑俊亮尚立云
郑俊亮,尚立云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佛山 528333)
基于Kolb学习周期理论的高职商科专业工学交替实践
郑俊亮,尚立云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佛山 528333)
商科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完成知识的转化。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本文利用Kolb提出的学习周期理论对工学交替的设计给予有效的指导,设计4+4+4+16的工学交替模式并在S高职商科专业进行实践推广并得到较好的效果评价,学生将实践经验在课堂转换运用,提高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
学习周期理论;工学交替;高职;商科
1 高职商科专业工学交替影响因素与现有模式分析
高职专业工学交替模式在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已经形成许多新的工学交替模式并付诸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高职商科专业与工科专业相比在工学交替模式的设计和实践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也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
1.1 影响因素
1.1.1 企业因素
1)参与意愿。在参与的意愿方面,国内企业明显缺乏积极性。商科专业对应的岗位涉及企业运营﹑销售﹑管理,其中不少涉及到企业内部信息与商业机密,企业一般不愿意冒风险。同时与生产性技能相比,服务性技能的培训需要更多时间﹑人力﹑财力投入,鉴于学生顶岗的时间长度一般较短,每批次学生不同,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企业并没有很强的参与动力。
2)提供的岗位。企业有时由于销售旺季或碍于情面会参与到学校工学交替中,但一般所提供的岗位为以体力为主或几乎没有技术含量的基层岗位。
3)时间窗口。企业在时间窗口方面会更加倾向于与企业行业自身的销售周期匹配,同时在实习时间长度上有要求。
4)实习过程指导。参与工学交替的企业大部分将其视为满足自身经营需要的人员补充,与学校所期望的工学交替模式仍有相当差距。因此企业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由于并未将其视为一种教学行为,在实习过程中的指导缺失或缺乏设计。
从企业个体来说很难在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中得到利益回报,因此他们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1]。
1.1.2 政府因素
1)法律法规制定。政府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起到宏观运行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国外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一般会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例如德国联邦政府颁布《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职业教育促进法》﹑《青少年劳动保护法》等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工学交替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实施过程中涉及学校﹑企业﹑学生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政府在现阶段的工学交替实践过程中处于缺位的状态,我国在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制定方面落后于实际的需求,缺少法律方面的保障与规范对于工学交替的开展与创新形成阻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对各参加主体的参与热情。
2)经费支持。政府的行为对于企业有较大的导向性和影响力,在校企合作设计实施工学交替实践的过程中,政府应当起到中间人或者平台建设者的作用,为整个社会形成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氛围发挥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政府对于工学交替的财政支持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企业在工学交替过程中需要配合学校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但由于实习周期短,人口变化大等因素不能获得相应的产出,长此以往会打击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政府财政需要做出相应的支持,可采取的方式包括直接补贴企业或者给予发展优惠政策,规定参与工学交替的企业在达到某个人数限额与实践时长后能够获得相应的财政补贴或者享受优惠政策。
1.1.3 学校因素
学校应当是工学交替实践各参与主体中积极性最高的一个,由于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应用技能型人才,工学交替是实现该人才目标的有效手段和方式之一。
1)课程设置。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校外实习课程,除了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外,基本是校内的理论讲授或校内实训。在课程体系中应当设置专门的多次工学交替课程,同时教学计划中其他部分专业课程应当能够与其产生呼应。
2)过程管理。实践课程管理缺位,存在实践课程“放羊”的现象,允许学生自行联系企业,一方面涉及的企业数量过多,导致管理效率低且管理成本过高,二是不能保持与合作企业的紧密联系,对于学生的实习进度跟进不足。
1.1.4 学生因素
学生是工学交替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主体,也是工学交替效果的体现者,但同时也是多个参与主体中稳定性最差和变动性最大的一个。由于每次参与工作交替的学生个体数量众多,性格﹑期望与想法各异,以及角色转换﹑企业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环境的迅速改变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工学交替实施过程中频频出现不满意的情况。
1)消极逃避。原因可能是由于想自行选择企业而得不到学校支持或者畏难情绪的出现,导致学生对参与工学交替实践产生抵触,也可能表现在由于工作压力和焦虑过于强大而难以承受时,选择以消极怠工或者请病假等方式进行逃避。
2)视为任务而非学习。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好理解工学交替的作用与目的,将课堂等同与学习,而实习等同于浪费学习时间。拥有这种心态的学生一般会将实习视为任务,不能在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思考以及与理论进行联系。
1.2 现有模式评价与分析
Kolb的学习周期是指:获得经验(实践和具体做些事情)—反思(思考经验)—理论化(从经验中找出规律或得出结论,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应用(以理论化的结果指导行动或调整做事方式)—获得经验。利用其理论对现有主流工学交替模式进行评价分析[2]。
“2+1”(2年在校+1年在企业实习)和“5+1”(5学期在校+1学期在企业实习)模式[3]。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视为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在获得实际工作体验后并没有一个将其升华与再实践的教学过程,这个并非工学交替模式的初衷。
工学交替 ( 4+ 1)的校企合作模式,即学生从周一到周四在学校集中教学,周五或周六或周日在企业轮岗实践﹑顶岗实习。形成了多个工学交替的周期,也便于教学安排,有些类似于德国的学徒制,但是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每周一天的实习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以及灵活性。
“2+1+2+1”(也叫双“2+1”)工学交替模式,即“2学期在校进行基础课学习+1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2学期在校进行专业课学习+1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完成了一次完成的工学交替,且中间顶岗时间充裕,对企业有吸引力。不足之处在于工学交替的次数较少,专业教学安排的学期断层影响尚未可知。
结合Kolb学习周期理论,分析以上模式可以看出,工学交替模式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工学交替次数。Kolb的学习周期理论中的四个阶段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即强调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化-积极体验,其中第二个体验相比第一个体验而言应该是更具有目的性或者更高阶,多次的往返才能从中创造知识。因此工学交替的次数应当有一定的保障。
工学交替与教学安排。到企业进行实习期间在校的其他课程教学活动需要暂停以协助完成,同时较长的实习时间可能会造成其他课程内容前后的衔接出现混乱,因此在安排工学交替时需要考虑对教学安排的影响。
平衡企业需求与教学。企业与学校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应当相互补充,实现双赢的,因此在工学交替过程中需要尊重与考虑双方的需求和利益。一方面在实习的时间长度和时间安排需要尽可能与企业的需求周期相匹配,另一方企业应当配合学校,将其同时视为教学课程而非单纯的学生兼职活动,与学校共同制定好实习期间的指导工作。
工学交替过程的Kolb学习周期循环。Kolb学习周期的四个环节如何在工学交替中实现,由谁来实现,以什么样的形式实现,分别在什么时候进行,这些都需要在模式设计的过程中予以考虑。
工学交替过程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不仅是对每次实施质量的判断,也是对整个工学交替模式的反思,需要解决评价内容,评价人,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反馈等问题。
2 工学交替前置企业实践模式设计
工学交替前置企业实践模式将以Kolb学习周期理论为指导,结合现有工学交替模式的经验进行设计,解决工学交替模式中工学交替中企业选择﹑工学交替次数﹑工学交替与教学安排﹑平衡企业需求与教学﹑工学交替过程中的Kolb学习周期循环,以及工学交替的评价体系。
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潜心读书的过程。“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读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读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过程。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潜心读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本文以S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合作办学专业为对象进行工学交替前置企业实践模式设计。所谓前置是指在专业课程开始之前进行企业实习,以实现先“工”后“学”的效果。基于Kolb的学习周期理论进行工学交替前置企业实践模式设计。
1)工学交替企业实践单次时长。企业实践时间长短是影响实习安排以及效果的重要因素,但现实中在企业﹑学校﹑学生三者中该因素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大部分企业希望实习时间能尽量延长,保证学生有效的实习时间以及企业前期投入能够有一定的收益回报。学校由于考虑教学上的安排,对实习时长的态度是避免过度影响其他课程的安排,同时部分学生家长对于校外企业实践活动的不理解和安全性方面的担忧也制约每学期企业实践时间。部分学生出于畏难心理以及对实习活动的不认同,希望实习时长能尽量缩短。因此在实习时长的设计上要综合平衡三方的需求,最终确定每次实习适宜时长为4周。
2)工学交替企业实践次数及学期分布。为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学习循环周期,同时兼顾教学安排,实习次数将定为4次,从第二学期开始至第五学期,每个学期安排一次为期4周的企业实践,第六学期仍为16周顶岗实习。每学期4周企业实践将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确定,尽可能安排在学期伊始,保证整个三年学习中有4个完整的学习循环周期。
3)实习企业选择与岗位供给。实习企业选择应当有一定的标准,首先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与行业地位,保证企业在管理经营方面的规范性和先进性。其次,企业应当能够提供一定数量较为匹配的基础性专业岗位,确保学生的专业对口性。第三,企业能够配合实践课程的发展,配置一定数量的企业指导教师,与学校指导教师一起实现对学生的培训﹑指导﹑监督与反馈。
4)建立工学交替企业实践委员会。实习管理不仅涉及到学校管理,而且涉及到企业管理,需要考虑到学校﹑企业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应当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企业等多方联动的管理组织机构,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养成﹑职业纪律约束和技术安全等进行有效监控,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实习组织机构由学院分管教学院长与企业部门经理牵头,成员包括校内实习指导老师以及企业校外实习指导老师代表构成。该机构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和联系机制,从实习课程的整体设计﹑前期准备﹑具体实施以及后期评价总结均能够有效进行合作协商,实现信息共享与对称。
5)多次实践之间的连贯性。考虑到企业培训投入与产出以及同学前期实习经验的递延效果,每个年级的同学将尽可能在同一家实习企业完成4次实习任务,且每次对岗位进行必要的轮转或工作内容的调整,一方面建立实习学生对企业运营的整体观念,另一方面避免实习学生感到单调重复,增加挑战性和吸引力。现阶段还未能做到与企业合作设计基于实习内容的针对性课程,但可以做到将现有课程部分内容与实习任务进行必要的联结。在实习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岗位与工作内容,选择专业课程中可联结的知识与技能点设计实习任务书,实习任务书起到引导与促进作用,学生将带着任务进入到实习之中。
6)实习指导教师配置与分工。每次实习配置1~2名学校指导教师,企业为每3~5名同学配置一名较资深员工为企业指导老师。学校指导老师每周需要对实习学生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实地考察,观察记录其在岗的工作表现与技能运用,检查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了解实习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做好疏导工作,与企业交流该次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取得的进步。企业指导教师应当为企业较资深的一线员工或基层管理者,其职责是在日常工作中对实习学生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指导,提升实习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记录评价学生的日常工作表现。
7)实习考核评价。打破单纯以课堂考试结果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建立突出学生职业素质的实习全程评价和校企多元考核的开放性评价体系。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融入到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实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将企业评价﹑教师评价与实习过程中各个环节要素有效结合。校内指导教师对同学所提交的实习任务报告给予评价,校外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同学在实习岗位上的工作态度﹑职业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团队配合等维度进行打分评价,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企业指导教师各占一定比重,设计比重为3∶7。
8)实习案例与素材的运用。在实习过程中记录和搜集学生在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需要具备的工作技能,用以指导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同时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经验体会与案例揉进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学生能够有更真实的感受,更好理解和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这个过程也再次唤醒学生的实习体验,在课堂上更好地实现抽象提炼。
3 工学交替实践结果评价
分别对采用该模式的三个年级的项目实践结果采用问卷方式调研并进行年级间的横向对比,了解商科专业同学对于该实践模式的看法与评价。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20份,其中有效问卷217份。有效问卷中2011级102份,2012级86份,2013级29份。
3.1 项目总体满意度
对于开设实践课程的价值意义,不同的年级表现出不同的判断与看法,根据年级呈现递减状态,其中2013级对于课程的价值意义评价最高,2011级对于课程的价值判断最低,负面判断接近一半。
从各年级的对于项目总体满意度调研情况看,各年级对于该模式的均表现出中间偏正向的态度,其中2012级整体满意度最高,接近50%的被访同学表示满意。2011级表示不满意的同学接近30%,需要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变化的原因。
3.2 实践课程的效果评价
1)大部分同学会将实习中的观察或者经历运用到专业的课程学习中,说明能够完成Kolb学习周期理论中从实践体会到抽象概念的转变环节,其中运用频率最高的是2013级。
2)绝大部分同学会将之前实习的经验﹑教训应用到后期实习的工作中,说明该模式能够顺利实现Kolb学习周期理论中从抽象概念到指导下一次实践的环节,且每个年级的应用比例都比较高。
3)对各项能力提升的认可度相对较高,其中2011级与2012级得分较高的前三项均为“沟通能力的改善”﹑“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耐压和受挫能力的训练”,且2011级的评价要整体优于2012级。2013级得分最高的三项分别是“激发对行业的兴趣和理解”﹑“耐压和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以及“提升毕业求职的竞争力”。
4)3个年级绝大部分同学对于每个实习期安排4周的实习时间的接受程度较高。但在实习次数上2011级与2012级普遍认可1-2次的实习安排,2013级认可1-3次的实习安排。在实习周期的具体时间分布上,2011级选择最高的三个时间段分别是每个学年的第二个学期,2012级为大二上下学期与大三下学期,2013级的选择则与2012级相同。
5)对于所实习的企业与行业期望方面,高年级对于跨行业的实习期望要高于低年级,但同时表示“无所谓”的同学比例也不低。而低年级对于在“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实习”所持比例与“不同行业实习”的比例基本持平。
6)在实习项目需要改进方面,“工作内容”的改进是3个年集中反映的首要选项,其次在企业“提供的培训”上,学生也给予较高的关注度,然后依次为“工作环境”与“工作时间”。
4 结论
利用kolb学习周期理论设计的 “4+4+4+16”工学交替前置企业实践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现有商科企业实践模式中存在的部分不足,更好地协调和激励企业实践过程中学校﹑企业﹑学生等主要参与者。从实际运用的效果看,该模式得到了学生主体的较高程度认可,企业实践过程经历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了转换利用,提升了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
[1] 聂伟,杜侦.“工学交替 ”概念研究综述[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572):10-12.
[2] KOLB D A. 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4:21-25.
[3] 陈继红.“工学交替”实训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尝试[J].职教论坛,2008(10):41.
Practice of Working and Study Alternation Mode of Business Progra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 on Kolb Learning Cycle Theory
ZHENG Junliang,SHANG Liy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unde Polytechnic,Foshan Guangdong 528333,China)
Business program is highly practical,and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for the students depends on a large amount of practical training. To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this paper introduces a 4+4+4+16 working and study alternation mode on the basis of Kolb learning cycle theory. This mode is applied in Business majors of 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gets a positive performance result,a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is beneficial to the learning of classroom knowledge.
learning cycle theory;working and study alternat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business program
G718.5
A
1672-6138(2017)04-0045-05
10.3969/j.issn.1672-6138.2017.04.010
2017-09-13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DJG2015286)。
郑俊亮 (1982—),男,广东汕头人,讲师,研究方向:中外合作办学,实践教学。
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