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合作对策研究

2017-04-13吕鸿翔

速读·中旬 2017年2期

吕鸿翔

摘要:成渝经济区是我国整个西部地区开发条件最好以及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强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角度,对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一方面是对产业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的途径探索与设想,并且细分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加以阐释,另一方面为加快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合作提出了保障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问题;产业聚集整合

成渝经济区包括四川15个地市和重庆31个区县,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成渝经济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包括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基础坚实、城市化水平较高等。但也存在着中等城市数量少、发展水平低,小城市发展滞后,缺少专业化城镇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成渝经济区整体发展较为落后,无论是三次产业结构、劳动生产率还是三次产业所解决的就业人口而言,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使得成渝经济区的下一步打造战略、更深层次的发展困难重重,成渝实现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本文将针对研究發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相似度极高,第一产业比重过大

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内除成都市和重庆市主城九区经济圈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特征外,其余城市产业结构均为“二一三”类型,相比“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其第一产业比重过高,高达11%,比全国平均水平还高,这与川渝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有关,但要提高成渝经济区整体实力和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的城市化进程,农业比重如此之大,生产效率又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程度较低;造成城乡二元结构较为突出,这是极为不合理的。

(二)工业产业比值较高,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先进制造业比例不高

第二产业虽然比重较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成渝主导产业,这主要是与重庆历史相关,但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制造业仍为成渝经济区工业中的支柱产业,仅汽车和摩托车制造业在全国占优势地位,其他产业在全国范围优势不明显。且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与带动作用较弱。

(三)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发展滞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其发展阶段而言,虽然三次产业已经进入了“二、三、一”这样一个发展格局,但服务业产值偏低,发展滞后,且基本上集中在成都和重庆,两市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到了整个成渝经济区的63.3%,其他城市比重和产值都比较小,而且多集中于诸如批发、传统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低端服务业,金融、保险、地产等高端服务业发展缓慢。

(四)各地区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过大,产业趋同程度高

在成渝经济区1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以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有13个,以装备制造和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有12个,以食品加工业为主导的城市有11个,以建材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有9个,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产业规模,但产业做大的同时并不意味着一定做强,而且这种遍地开花式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很容易使产业的市场容量趋于饱和,不仅浪费了生产要素,还加剧了各地的竞争,不利于经济区内部分工与合作。

(五)产业配套能力低下,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城市链条

成渝经济区内部除了汽车摩托车制造业以及部分装备制造业在几个城市(多出现在成都和重庆都市圈与其周围的城市之间)之间存在一定的配套关系以外,其他的各个产业在各个城市内基本属于独立发展状态,成渝经济区内部各个城市基本上都建立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体系,经济发展联系并不紧密。

二、推动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合作的对策思考

(一)各产业重构的政策与措施建议

1.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发展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

一是开发出适宜技术。成渝经济区内是高校较为云集的地方,存在一批优秀的农业技术研究人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研的资金投入力度,资助其实验和科研经费,同时采取相关鼓励政策,促使科研人员开发出适合成渝地区地理气候和土壤状况的农业科技。二是将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以推广,以农民喜爱和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推广。三是加大投资力度和人才培养,注重对基础农民,尤其是年轻农业从业人员的培养。最后,构建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成渝经济区内已经形成了较具规模的特色农业,有中药、油料、生猪、水果、烟叶、茶叶、花卉和蔬菜等。成渝经济区应该通过农业科技的引入,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按规模化、产业化合现代化的要求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和规模经营效应。

2.促进工业产业集聚、实现工业优化升级

一是加快已有制造业集群升级。当前成渝经济区产业集聚现象较为明显,但真正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仍然不多,政府应该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且有利于集群化的政策。如培养专业要素,培育核心竞争力,构建有效的对外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为区域内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等。二是优先发展川渝共有优势产业,实现共有优势产业的集群化。企业集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集中布局,由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构成自发性企业群落,逐步形成“一地一品”“一镇一业”的新格局,然后通过衍生、扩张,拓展为范围和影响更大的区域布局,从而积聚生产要素和发挥规模效应。因此,应首先着眼于川渝共有优势产业的众多关联企业的集群化,将两地共同在全国范围内称得上较高集群化水平的企业群,然后充分发挥他们的规模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例,作为“成渝经济区”极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如何将这一蛋糕做得更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作为重庆的传统支柱产业,重庆有形成西南汽车、摩托车工业生产基地的条件,理应以整车生产为主导;与此同时,四川应在零部件上和重庆搞好配套,尤其是四川的绵阳和德阳两地应充分发挥其机械制造业发达的优势。在具体操作上,应实现川渝两地关联企业的跨地区联合与重组,通过跨地区收购、兼并、联合,形成若干跨地区、跨行业的大企业集团,打造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重庆汽车、摩托车巨头可通过对四川相关企业控股、收购等方式,注入资金和技术,让其为重庆汽摩企业生产零部件甚至整机,从而为实现交通运输设备业的集群化创造件。三是培养高端集群主体,发挥大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带头作用。产业集群的主体是企业,其实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集群的发展水平。根据国际国内经验证明,一个集群主体至少应具备以下一些条件:首先,要有较大的规模和实力。只有大企业才拥有更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主角的功能。其次,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对上下游产业链条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能力。三是要有核心优势。核心优势包括核心技术、专利产品、管理技能、市场网络等诸多方面。一个企业要在上述一个或多个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就会对上下游产业产生强大的拉动和集聚作用,从而与其他相关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3.大力发展服务业

西部大开发以来,成渝各市第三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无论是从其所占比重还是服务业内部结构都有较好的转变。总量的提高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区域内合理布局和服务业内部高级化的发展。在成渝经济区未来的发展中,首先,要力图实现以下“四个提升”,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三是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四是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其次,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务、商贸会展业和旅游休闲业等。最后,发挥经济区内各地优势,实现经济区内服务业区域合理布局。成都和重庆依托其现有的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成为区域内重点物流中心,同时将其打造为区域内金融中心,通过辐射效应,形成西南地区城乡统筹的金融产业体系;在高校较为集中、具有科技平台和科研优势较强的地方,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成渝经济区及其辐射区内旅游资源丰富,以重庆和成都为核心,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设计多条区域内特色旅游路线,加强旅游人次培养和一批大型旅游企业的培育,提升经济区内旅游产业整体竞争。

(二)综合性的政策与措施建议

1.建立完善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与重庆自古以来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具有相似的区域传统文化和相近的习俗,但1999年重庆直辖后,两地出现了行政分割现象,相继出现由于地方发展要求,出现了产业同构发展和城市智能地位发展等不良现象。这对于成渝经济区整體实力的提高和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从当前的国际形势而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两个市场,区域合作已成为谋求多赢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要实现成渝经济区产业的协调发展,必须勇于且巧于打破行政壁垒,不断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否则,再一次陷入新一轮的重复建设、结构趋同和无序竞争的困境将再所难免。其中,企业之间的协作方式、协作机制及协作组织的完善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环节。建立成渝经济区地区经济协调机构及区域性行业协会,制定成渝经济区社会经济总体规划及产业部门发展规划,就成渝经济区众大产业发展、跨地区生态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产要素流动等问题进行协调,解决“条块分割”“块块分治”带来的块块理性(个人理性)与区域理性(集体理性)的矛盾。完善成渝信息港网络、交通运输网络、企业组织网络及市场网络,制定区域合作的规则,为成渝经济区社会经济合作提供保障体系。

2.加速产业融合进程

竞争合作的压力和对范围经济的追求是产业融合的企业动力改革传统管理体制,打破部门、行业、企业管理的条块分割格局,尽快建立适应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创新的推动机制,例如,实现产业融合的组织协调机制、企业主体机制、中介机制以为产业融合提供服务。促进产业问的功能互补,推进产业的延伸发展,改善产业之间关联关系以及产业内部的前向或后向关联关系,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3.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政策的目标在于推动成渝经济区产业沿技术密集梯度攀升,推进产业由简单集聚向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促进形成产业群的主导产业实现技术有低级向高级的持续快速发展,远期目标把成渝经济区内经济结构调整到以高技术产业为基础的发展轨迹上来。近中期目标定为以中技术产业为指向,实现贸易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的有效搭配,形成支持中技术产业成长作用力方向一致的产业政策,争取尽快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在全国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制造业基地,为发展高技术产业奠定物质资金基础和技术基础。

4.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川渝两地具有较强的科技和技术创新实力。据2011年四川和重庆经济与社会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四川和重庆两地普通高校超过150所,拥有超过5000多个各级各类科研和技术开发季候,各类科技和技术人员超过两百万,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合计为6192.3亿元,占四川和重庆生产总值合计的24.97%。成渝经济区要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其科技创新是关键,高新技术产业是重点。但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离不开一系列的软资源区位因素,譬如人才、智力和信息资源以及区位开发性技术条件等。因此,成渝两地要实现科技攻关和高新技术产品方面的合作,就应该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加强成渝两地的研发能力。产学研一体化后,还应注重跨区科研院所、高校、高科技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更广泛的区域内促进科技实体与企业创新机制的融合。最后,营造区域创新环境也非常重要,尤其要注重产业协调发展的软环境,新产业区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结网及其根植的过程。除了国有大型企业和事业等规模较大企业的发展,政府应该更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要营造出有利于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气氛,强化企业之间的联系,搭建合理的区域企业合作网络,保证整个区域的持续创新活力,以科技创新实现“国富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