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2017-04-13周立标

速读·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周立标

摘要:传统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师醉心于琐碎历史知识的灌输,教学过程中,总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而针对历史问题学生不敢谈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更不用说创新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施教的思想,把传统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在参与中创造性地学习。

关键词:历史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興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是我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点。中学历史老师如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下面我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谈谈自己的意见。

一、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根据初中学生具有好奇性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独创性人才。如以讨论、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见。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每一堂课,我都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胆的想、问、辨。刚开始绝大部分同学胆小,也不知如何提出问题,我就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讲维新变法运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你认为变法的结果会怎样?鼓励学生大胆的作答,只要能积极思考回答,不论答案正确与否,都给予表扬或肯定,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思维打开了,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书上的内容,还将课外知识,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许多学生能在老师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及尽责的美好情感,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转化为创造性和内驱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主动性、创新性。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去思考,从思考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教师要善于在各种场合调动学生质疑和发现的积极性,让学生发现新问题,产生新见解、新思想、新结论,让学生敢于冲破传统的樊篱,不“唯书”、不“唯师”,不人云亦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要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破除盲目服从老师、服从教材的传统观念。如在给他们讲秦汉历史的时候,讲到刘邦,我介绍了他进入咸阳,与秦民约法三章,既不放纵手下士兵烧杀掠夺,又不让士兵骚扰百姓正常生活;任用韩信、彭越、英布、张良、萧何等人,与项羽抗争两年余,最终迫使项羽订鸿沟之盟,围歼楚军于垓下,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后,他重视农耕,休兵养民,使社会趋向安定、发展。评价刘邦时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都是说刘邦顺应民心,有仁心,宽宏大量,知人善任,但也有学生提出他在当了皇帝就杀良臣诛猛将,恩将仇报,歼灭韩信、彭越两大功臣,是个心胸狭隘、阴险毒辣的人。对于学生的这个不同的想法我及时给予了鼓励,并积极进行引导:一个人总是有得有失的,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残暴是必然的,但只要功大于过,顺应历史潮流,就应该赢得后人的肯定。对学生正确的观点,我们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即使面对学生的一些过激的言论也不要给予打击,要帮助学生加以分析、引导。总之,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释疑、引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采取多种方式,打造生动历史课堂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要求尊重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推动知识的自主建构,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创新创造能力,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是说不需要教师讲授法的支持,只是要求教师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将教师课堂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有机结合,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教师要在课前采取自主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展开自主学习。如在进行“江南地区开发”教学时,笔者首先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想去的江南城市,随后引导他们思考该城市所在地区是否经过这次开发,有哪些开发痕迹?这就需要学生进行资料的自主搜集与整理,然后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展开思考,最终达到预期学习效果,而整个过程所采用的就是自主学习方法。其次,教师可将新知识细分为若干单独研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如在上述课程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来解读江南地区开发图,然后解答课前所提出的相关问题,并就江南地区开发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笔者灵活运用合作探究、问题引导、互动交流等方法,有效打造了生动的历史课堂。需要指出的是,在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点拨和讲解,以确保各种教学方法的高效实施。

四、巧妙进行总结。加强知识内化

在历史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课堂知识点加以巧妙总结,以达到加强学生历史知识内化的目的。通过巧妙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加深知识记忆和理解,有助于实现新旧知识的无缝衔接,巩固并完善历史知识系统。教师在课堂总结阶段,要全面掌握知识重难点,用简洁明晰的语言加以概括,以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巧妙的课堂总结,不仅有助于引领学生掌握知识精髓,而且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在进行“洋务运动”教学时,当新课讲解结束后,笔者先引导学生进行内容回顾,然后利用多媒体进行投影总结:内忧外患两考验,统治阶级寻出路;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不息办洋务;甲午战争惨收场,国未富来兵未强;探索中国近代化,民族复兴艰且长。巧妙的课堂总结挈领了本课重点内容,精准把握了重要知识点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统一,实现了对课堂新知最简洁、最精准的归纳总结。如此一来,不仅有效深化了学生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巩固完善了学生历史知识系统,为后续学习的高效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势在必行,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大胆尝试,总结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的历史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这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和进修,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