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中心理学原理的运用

2017-04-13徐燕

速读·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原理心理学英语教学

徐燕

摘要:心理学理论认为,英语教学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而学生则是内在因素。作为英语教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特别是学习心理学指导具体的英语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英语教学;心理学;原理;应用

一、英语教学中要重视遵循外语学习心理特点

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语言是后天发展的刺激和反应,是条件反射的形成,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他们认为首先是外界刺激,然后大脑做出反应。而语言是人的潜在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自然表现,如听说能力、模仿能力、创造能力等。因此,学习语言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是大脑机制充分地运用起来,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这就是所谓认知。语言是行为、习惯和经验,语言又是理性、智慧和天赋。也就是说,语言既是模仿性行为,也是创造性行为。语言的学习要模仿,但不能单纯机械的模仿,还要通过运用人的大脑思维。进行创造性的模仿,在交际中不断运用、磨练。为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遵循外语学习心理机制的特点,应注意:①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要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创造外语环境,在情景中进行学习;②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使学生学习英语能象幼儿学说话那样由不自主到自主地学习;③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教学方法方式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在容易受到鼓励和强化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二、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心理特点进行英语教学

青年学生可塑性强,不害羞,性格外向,模仿力强,爱说好学。教师要利用这些特点,抓住有利时机,通过直观手段,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搞好这个阶段的教学对今后学习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内容增加,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也随之变化。他们对于学习上的机械模仿以及直观讲解的兴趣逐步减弱。性格由外向逐步转为内向,学习自觉性和独立钻研能力逐步建立,理解记忆强于机械记忆。这时,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意义性和交际性的操练,在实践中感知语言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对比,去认识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结构,培养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

在现代教育里,教学的目的不能局限于使儿童单纯地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智能。发展智能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外语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智能的活动必须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也就是要在外语情景中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注意精讲多练,通过提问、对话等进行交际。练习内容要新颖、生动,形式要多样、灵活,同时调动多种分析器官参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强烈的智力活动,而不是“填鸭式”地满堂灌。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通过认知、加工、创造、运用,提高语言水平。在注意发展智力的同时,要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运用社会心理的归因理论,即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或他人活动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激发学习动机就要提高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通过直观教学,利用感情色彩浓厚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的直观兴趣不是目的,但有利于调动自觉兴趣和潜在兴趣)。自觉兴趣表现为求知欲;潜在兴趣表现为情感、意志、目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毅力,加强信心,产生学习动机(尤其是内在动机),并培养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的精神

四、注意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心理协调

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这是英语教学交际化的这一基本原则所决定的。虽然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师生之间的心理协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不仅是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问题。而情感是教学中的心理条件之一,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而且是伴随着感情的交流。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方面,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感情因素,保持饱满的热情;另一方面,要以情动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情,便师生感情融洽,气氛和谐,协调一致,以达到加速雙边活动的进程。其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创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课堂气氛。这就需要:①师生明确教学目的。一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师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的进行讲练活动;②课堂教学注意直观性和游戏性;③多用启发式,多提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④师生关系要平等、互爱,团合作,互相促进。

五、在教学中善于植入学习动机

保持一定强度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培养学习动机,主要有三条途径:第一,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习动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转化为推动其学习行为的强大动力。同时,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自己也常常听课,一定都有感触,好的课堂时间过得很快,感觉很愉快;而单调的课堂则让人感觉枯燥沉闷,时间过得太慢。我们作为成人的感觉如此,何况十来岁的学生。第二,引起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并略高于学生的原有水平。及时有效地反馈能使学生纠正错误,澄清认识,还能起到激励作用。学生发现自己学习进步了,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反之能检测学生掌握程度,并改正错误。作为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尽可能给予成功的机会。第三,强化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奖励与适当的惩罚相结合。开展竞赛活动鼓励学习竞争。我常年教高职班,切身感受到学习动机培养的重要性。学生正处于意志力薄弱时期,如果没有学习动机的培养,在困难面前很容易退缩,使他们很容易放弃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植入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

猜你喜欢

原理心理学英语教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
两个原理的区别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