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步步探索语文的真相

2017-04-13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母语文本课文

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你唯一有把握的是成长》。的确,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要自己有愿望并付诸行动,总会收获成长;对于身为专业人员的教师而言,通过努力收获专业成长更应是一件有把握的事。回首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我更加觉得“你唯一有把握的是成长”说出了一个人生的至理。

上世纪90年代初从中师毕业,关于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学,我是非常茫然的;成为一名语文教师而非数学教师,也纯属偶然——所在的村小缺哪个学科的教师,自然就教哪个学科了。十分惭愧的是,真正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自主认识和思考,并开始有意识地实践和反思,大概是参加工作十年之后了。但这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职责,看清了自己的不足,有了教育的追求,也就开始了专业成长之旅。

关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和探索,从有了教学和研究的自觉开始到现在,我大概经历了如下三个成长阶段。

一本语文书的教学探索

现在回想起来,参加工作的前十年,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名语文教师,更没有意识到我是一名应该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负责的教育者。我只是每天按照教学参考书上的建议在课堂上做一下“搬运工”的事情而已。

觉醒来自偶然。那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在一个大礼堂里,我被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老师的课震撼,如醍醐灌顶,如发现新世界——语文教学原来不是自己以前看到的和一直实践的样子!语文书不是一本普通的书!一本薄薄的语文书里到底有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多个角度去寻求,然后将它们综合起来,才能窥见其本真的面貌。第一,一本薄薄的语文书承载了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一个学期语文教育的目标主要蕴含于一本语文书之中,蕴含于书中的一个个单元、一篇篇课文、一道道思考题里。教师只有通过对课标的研读,厘清每个学段、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重点,才能懂得从语文书中去发现相应的目标和内容是怎样体现在单元、课文和习题当中的。若非如此,就不可能明白“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但为什么要用“这个”例子,而不用“那个”例子;“这个”例子为什么用在此处,而没有用在彼处。第二,对于学生而言,我们要用心去发现一本薄薄的语文书,何以与他们的成长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成为他们的需要,而非被强加的任务。教师要将单元主题、课文内容、任务目标等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言语思维发展需要等结合起来研究,找到它们的连接点,让语文书真正鲜活起来。第三,作为教师,如何解读语文书,如何解读一个个文本,如何设计学习内容和活动,才是心中有标准、目中有学生、课中有“语文”,要做到了然于胸。下足了文本解读的功夫,才能明白一篇篇课文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否则就会盲目地使用教材,徒然浪费时间与生命。

照搬名师大家的教学设计或课堂是没有用的,摹形容易得神难,这是我很快就悟出的道理。所以,我开始了文本解读的自我锤炼。首先,我从单篇的课文入手,进行文本解读的练习,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文本的特点,再从语言文字运用学习的角度联系课标提炼文本的本体性学习价值,然后思考这些与学生言语发展、心灵发展的需要有怎样的关系,最后做出取舍,设计课堂学习活动。这样一来,一篇篇课文的教和学再也不像以往一样千篇一律了,每一篇课文的学习和分享都是独一无二的,每节语文课都是新鲜的、值得师生共同期待的。有了单篇解读作为基础,我又尝试进行单元整体解读、同题材不同文本的对比解读等。这样,我对文本的理解就更丰富更深刻了,课堂学习活动也更丰富多彩了。在文本解读上有了几年的实践探索后,我文本解读的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课堂也越来越吸引学生。《例谈专题单元下的文本解读策略》《大地的话,妈妈的话》《〈古诗词三首〉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文本解读如何给力课堂》等多篇文本解读的文章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也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语文不是一本语文书

我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老师是不允许读课外书的——那时候的农村,也没什么课外书可读。等到自己当了多年语文老师之后才发现,不读课外书,哪怕将一本本语文书都烂熟于心了,学生除了会考试,对于自己所身处的世界,基本上还是“睁眼瞎”。如果信奉“生活就是语文”的话,没有课外阅读的生活之语文一定是视野狭隘、思维僵化、了无生趣的语文。甚至,因为阅读囿于一本语文书之内,孩子们极有可能会成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人”。当学校有了互联网,了解了更多外面的世界,也订阅了更多刊物之后,我突然意识到,囿于一本语文书的学习是可怕的。我开始了突破语文书的教学探索。

十几年前的农村学校教师,走出去学习的机会还是十分有限的,如果只是寄希望于去模仿已经走在前面的名师大家,新的探索和实践步伐不一定有迈开的机会——当然,如果不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积极反思、实践和继续学习,缺乏成长的诉求,即使是学习越来越便捷的今天,很多教师也还是心甘情愿地做一只自以为是的 “井底之蛙”——也只能成为“井底之蛙”。意识到语文不仅仅是一本语文书,首先是从2001年版课标获得的启蒙,但将这一理解贯彻于行动之中,则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起初,不过是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诸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类的读物,高年级也就局限于四大名著的推荐而已,因为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也没有亲自读过更多能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籍。

我先自己补课。我一边学习有关课外阅读指导的文章,努力获得免费参加相关研讨活动的机会,一边大量阅读各类儿童书籍,用心选择认为合适的整本书。终于,我启动了班级共读活动,精心选择共读书籍,认真设计共读方案,细致组织班级共读。这一尝试很快收到了回报,以前不知课外阅读为何物的孩子们发现了阅读的巨大乐趣,不再满足于共读的节奏,纷纷走进了小镇的书店……从整本书阅读开始,我的语文课程悄然发生着变化,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让孩子们喜爱了。以故事分享为主要方式的听读课慢慢成熟起来,孩子们在听读课上学习故事建构的策略,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得到提升,发展了批判性思维。后来,《小学教学》杂志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听读课案例《听读:提升儿童阅读素养的有效渠道》,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动力,我开始继续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

突破语文书的探索并不仅仅局限于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容,有了整本书共读、听读课以及晨诵,还带来了我对一本语文书本身如何使用的重新思考和实践。首先,我尝试着对语文书中的文本进行大胆取舍和重组,对教学时间重新进行规划,实现了每学期只用一半时间学习教材文本的目标,且目标落实清晰而扎实。其次,我在教学策略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例如,教学《小英雄雨来》和《夜莺之歌》,先开展文本之间的对比阅读,再与电影《伊万的童年》进行融合、对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思考战争。教学《春潮》和《三月桃花水》,在进行对比品读之后,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去观察、感受身边的春水,写自己眼里春水的故事。对比阅读、融合(整合)阅读、文体阅读等策略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气象,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挑战的同时更激发了他们对语文的热爱,而我自己体验到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成就感更是无比宝贵的。

我常常感激那段不断进行实践性反思和反思性实践的教育探索,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那些或具体或抽象的“摆渡人”——例如名师、读物、身边的同事等,更离不开自己的执着、勇气和实践,甚至是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质疑和否定。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

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探索的深入,变得越来越丰富、深刻。我对自己越来越喜爱的语文教学的认识亦是如此。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些看似高大上的问题,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并给出明确答案的重要问题,因为语文学习不仅关系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还关系到学生心灵的发展,因为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真正理解到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我用了20多年时间。任何语言都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唯有当一种语言是母语的时候,它才自自然然带有文化传承的基因,让一个人因为浸润其中而找到生命和文化的归属感。传统语境中的“语文教学”只有还原为母语教育,对学生生命成长的价值才是全面的、多元的、完整的,才不会导致“本体性知识技能”与精神、文化和思维的疏离。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我对语文课程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探索。

母语教育必须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化传承和精神涵养的价值,这在理念层面早就有了定论,但在操作层面,理念如何转化为相应的行动呢?通过大量阅读和学习,我从叶圣陶先生的著作中,发现了一条通向母语教育课程建构之路——“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课程。

叶圣陶先生在《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一文中指出:“教育所以可贵,乃在能为儿童特设境遇使他们发生需求,努力学习。所以国文教授也须为学童设备一种境遇,引起他们的需求。我常有一种空想,以为学科的分开独立,不适宜于小学教育。因为分开独立,易于忘却何所需此科;全部所习,复难得有统贯的精神;徒使学童入于偏而不全、碎屑而遗大体之途。理想的办法,最好不分学科,无所谓授课与下课的时间,唯令学童的全生活浸润在发生需求、努力学习的境遇里。”不难发现,我们现在提倡的学科整合思想、课程建设的儿童立场都体现在了这段话中。

“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教育课程的构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立足于相互联系的“全生活”“境遇”,通过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拥有在未来社会获得人生幸福并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服务。这样的课程,要做到理念逻辑、内容和目标逻辑、学生成长逻辑三者相辅相成。理念逻辑来自于对人与世界如何建立积极联系的认识和思考。万物关联,相辅相成,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是通过相互割裂的学科眼光,而是整体的、综合的、联系的眼光。母语学习无论是自然习得的状态还是精心组织规划的课程生活,都应该与人们认识世界的本真状态相一致,这样才能使得母语学习拥有“统贯的精神”,契合生活的需要和真实。内容和目标逻辑,也就是基于标准的语文学科自身的逻辑。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无论使用怎样的教材或学习内容,循序渐进的本体性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言语思维的发展,要始终贯穿其中,不能缺位,不能杂乱无章。学生成长逻辑,也就是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境遇里对母语学习的兴趣和需要,以及认知、思维水平发展的现状和规律等,体现的是真真切切的儿童立场,它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设计、组织发生直接影响。

近几年里,在“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理念指引下,我编写了两本校本教材,创生了“一花一世界”“一鸟一春天”“跟着美文去旅行”“风筝的故事”等多个母语主题课程,和孩子们一起经历了多姿多彩的母语课程生活,相关课程建构的论文和案例也在多家杂志发表。

一步步探索语文的真相,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实践追求。

猜你喜欢

母语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母语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母语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