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当去“匠气”留“匠心”
2017-04-13高有祥
高有祥
一直以来,在我国大学的育人实践中,是忌讳谈及“匠人”“匠气”等字眼的,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现代大学模式当与师徒传习、家族传承有所区别,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机械、重复、刻板、平庸的,只會动手操作却缺乏独立思考的操作工匠。即便是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很怕被人说成是在培养“匠人”。
久而久之,在大学里,一种风气与文化渐渐形成,实验教学和到企业实习环节的地位,总是低于理论课教学,实验指导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也常低于教理论的教师。在社会上,也有不少学生和家长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应用技术型大学,甚至排斥和轻视。即便是在非应用技术型大学中,也有不少学生持这样的观念,自己当老板办公司才叫实现创业梦,学技术、当工匠只是给别人打工而已。
这其实是混淆了两个概念,“匠气”与“匠心”。我们说,“匠气”往往指思路僵化,人云亦云,缺乏创造力与个性,而“匠心”则指“巧妙的心思”,正所谓“独具匠心”,二者虽仅一字之差,实则相差千里。在大学育人实践过程中,我们提倡的是去除“匠气”而保留“匠心”,并非是提及“匠”字,便唯恐避之不及。
去除“匠气”,旨在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启发学生不要人云亦云,对待问题要有独立的思考与见解,甚至有质疑前人的胆量与勇气。当前,不少高校已经开始探索尝试在教学环节中鼓励学生对师长们此前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甚至“挑刺”。这正是在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与创意,尤其是鼓励学生不能只是跟在前人后面亦步亦趋,重复走别人走过的老路。
保有“匠心”,是鼓励学生无论从事哪方面的研究与学习,都需要脚踏实地、精益求精。既要有巧心思,更要踏实、敬业、严谨、专注、坚持,并且将这种精神贯穿在为人、求学等方方面面。不仅要有对专业的执着坚守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更要有对“试错”的不屈不挠。尤其重要的是,要在忙乱纷繁的环境中,专注而沉潜,在事事走心、处处用心的同时,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方向。
去除“匠气”,守住“匠心”,说来不难,践行不易。背后所折射出的,正是当前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而在当前我国实施的“双一流”建设战略中,这对培养一流人才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少些心浮气躁与急功近利,在学业上严谨求真,不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需要学生具有“匠心”;因材施教,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个性化施教,需要教师具有“匠心”;不盲目求大求全,精心定位学校发展目标,打造自身发展特色,需要校长与院长具有“匠心”……唯此,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的目标方有可能实现。
去“匠气”,留“匠心”,期待大学育人也能真正做到“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8月4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