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图书馆藏民国时期民俗唱词文献概览
2017-04-13林远红王兆辉
江苏地方志 2017年1期
◎ 林远红 王兆辉
南京图书馆藏民国时期民俗唱词文献概览
◎ 林远红 王兆辉
南京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民俗唱词文献是对该时期创作和流传的各种曲艺创作的文字记载。对该文献的整理和开发,起到了扩充和丰富曲艺的内涵,展现民族独立与国家振兴,发展和重塑民国时期历史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南京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文献主要由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和国立中央图书馆以及解放后接收的国民政府的旧机关、团体的相关文献构成,其中国立中央图书馆藏书是民国文献的主要部分。民俗唱词文献,按照中图分类法的分类及定义,主要包括:弹词(I239.1)、鼓词(I239.2)、河南坠子(I239.3)、道情(I239.3)、渔鼓(I239.3)、琴书(I239.4)、曲词(I239.5)、快书(I239.6)、快板(I239.6)、相声(I239.7)、评书(I239.7)、其它(I239.9)。
南京图书馆民国时期民俗唱词文献馆藏情况
一、南京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民俗唱词文献数量及种类(107种)
(续表)
三、鼓词文献一览表
(续表)
四、快板文献一览表
五、评话文献一览表
六、说唱文献一览表
民国时期民俗唱词文献,全方位多角度记述了中国民众争取民族独立的历程,是历史的另一种纪实,价值独特,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了解其收藏情况,不仅可以拓展曲艺文化的研究领域,而且对历史也是一种很好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