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导入及策略
2017-04-13苏立志
苏立志
摘要: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导入为研究点,从语言与文化关系出发,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及中西文化导入失衡的原因,得出大学英语教学本土文化的导入原则及策略,旨在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本土文化导入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157-02
一、语言与文化
从人类进化史而言。人类与其他哺乳类动物最本质区别源于人类的语言沟通能力。而人类文明又需要用语言或文字的形式保存和传承下去。因此语言和文化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E.Sapir指出:“文化是人类所-做所想的产物,而语言则是思想的表达方式。”由于地域和文化差异,全世界各民族间使用的语言各不相同,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研习英语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对促进跨领域合作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跨国合作中本土文化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结合语言和文化内在的特征和联系,毫不夸张地说,英语研习、沟通及跨国合作中,必须考虑本土文化的特征及意义。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导人的必要性
国力增强代表中国在世界更具有发言权。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了世界第二经济体的成就。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埋没自身文化,在与世界对话过程中。我们希望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及本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这就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本土文化。
(一)文化意识形态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意识形态是人们在现阶段经济发展基础上对人类传统文化的总体意识与看法的集中体现,它对人们现阶段的社会活动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高校青年逐渐受到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它与中国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友善互助的传统文化背道而驰,严重冲击了五千多年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化。大学英语学习的本质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引进国外先进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先进思想相互融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文化意识形态的发展。
(二)本土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语言对文化具有两点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语言能够保护和留存人类文化成果。在文字尚未形成时期,人们是通过口口相传,将人类生火、打猎、耕作的经验或技术传递给下一代的,语言成为保存人类文化成果的一种方式。第二,语言是文化传播的介质。经济全球化的年代,通过语言沟通与交流能够将本国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同时也能够“听取”到世界的声音,最终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国在打开国门,迎接世界给予挑战的同时,中国人民渴望将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明与文化传递到全世界,而英语教学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三)教育教学创新的有力保障
英语教师授课时,要求学生摒弃中文说话方式,采用西方口语表达方式。这导致许多学生学习英语时将相关中国的一切文化与思想也一并摒弃掉,为提高英语听力、阅读、口语、写作水平,积极阅读英文著作,忽略了本土文化的传承。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合本土文化是一种创新式的教育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英语学习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达到双赢的效果。如来自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普遍受到青年人的喜爱,这是源于英语对西方文化的传播,我们应通过英语教学中对本土文化的导入改变此种情况。使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七夕情人节和春节的来历。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人失衡的原因
(一)教学大纲对文化教学定位不明确
中国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即使在大学阶段教育也是如此。大学生必须通过CET-4及专业课测试才能拿到学士学位证书,若CET-4测试不及格,则可能与大学学士学位擦肩而过。除此以外,详细查阅大学英语教科书,以介绍西方生活习惯、节日文化、高等学府、历史成就为主,鲜有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子。大学生听力、阅读、口语、写作训练都是关于西方文明建设的内容,这些思想逐渐会深入骨髓,使大学生忽略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偏离了文化教学定位,这是值得外语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二)大学英语教师本土文化意识淡薄
语言是文化传递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大学英语教师本土文化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受英语教学习惯的影响。以西方教学读物为主要教学内容,了解和认识西方文化;二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听、说、读、写、译”等测试技能方面,本土文化教学只能见缝插针地进行,忽视了本土文化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三是部分教师认为大学生生长在中国。对中国本土文化应该非常熟悉,英语教学中不用对本土文化过于强调。大学英语教师对英美文化的输入远超过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不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三)英语教师缺乏本土文化教学内容-
英语的学习并不单单是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它还要求学生通过英语第二语言的习得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但事实上具有这种认识的大学生很少。目前,大學英语课本以介绍西方文化为主,中国文化如锦上添花,不敢“喧宾夺主”,这也与中国文化的渊博、深奥有一定关系。如许多成语都是有典故的,按字面意思翻译成英语将失去成语的本身意思:春节时中国人有倒贴“福”、剪窗花、贴春联、守岁等习俗,这些也很难用英语完全表达出来。所以,关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神话传说、传统节日、地方习俗等文化,几乎在大学英语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缺失本土化文化教学内容也是导致中西方文化导入失衡的主要原因。
四、大学英语教学本土文化的导人原则及策略
(一)大学英语教学本土文化的导入原则
1.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本土文化。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导入我国文化精髓部分,支离破碎的导入只能使学生感觉混乱无章。很难让学生对中国文化具有整体性认识。
2.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是指本土文化导入过程中,应注意将中西方文化内容有效结合,且适度有当。目前,现行大学英语以单元设置为主。大致包括2-3篇内容,以单元主要内容为核心。择一篇中国本土文化课程导入其中.不仅能够对比出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3.平等性原则
文化本无优劣之分。对文化应保持平等意识。大学英语之所以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是为了择其适合本土文化发展的部分,促进中国文化意识的发展。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要误认为西方文化比中国传统文化好,以致过分崇洋媚外,如开始重视西方节日、以KFC为快餐、渴望移民等。中国正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崛起,大国魅力开始展现出来。如今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能力对世界各国平等对话。
(二)大学英语教学本土文化的导人策略
1.重新整合大学英语的教材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偏向西方经典文化的介绍,忽视了本土文化的导入。众所周知,大学英语教材以单元设置为主,每单元囊括A、B或A、B、c三篇文章,涉及内容包括政治、文化、宗教、教育、习俗等,但目前的教材内容缺乏本土文化的章节,这是大学英语教材需要重新整合的地方。在每个单元中至少要编入一篇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如介绍传统节日的来源、成语典故、地方习俗、古代发明等,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通过英语学习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
2.培养高素质大学英语教师
物欲横流的时代,不少人认为教师仅是一份职业,教师责任感降低,教學流于形式,认认真真做研究的教师越来越少。对大学生而言,外语课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重要场所,教材中是否导人本土文化内容学生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掌握听、说、读、写、译这些技巧,能够顺利通过CET-4测试,因此教师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关注较少。教书育人是阳光底下最值得敬重的工作,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明白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并非单方面汲取西方文化营养,更应该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提升大学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将语言训练与文化教学融合起来,采用文化双向导入教学法,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本土文化意识。
3.探索有效的文化教学策略
有效的文化教学策略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很多文化具有本土特色,在英汉互译中往往达不到表达的效果,这就需要在英语教材中输入一部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基本文化知识,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获取表达中国本土文化的表达技巧。再通过这些技巧性语言传输到全球。当然,本土文化导人英语教学中时,首先要对中西方文化背景有简单的了解,避免翻译后产生歧义或误解。如汉语经常用“狗”形容卑鄙之人,而英语则以“狗”来比喻忠实、幸运之人;中国人自称是“龙”的后代,对“龙”具有崇敬之情,但西方人却视“龙”为怪物,是不祥和灾难的象征。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已十分普遍。但英语教学中以介绍西方文化为主。本土文化导入较少,使中西文化导入失衡。中国五千年文化底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英语教学在引入西方先进思想的同时,也应该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实现文化的双向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