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赫赫而无名
2017-04-13金花鼠阿狒
金花鼠阿狒
核潜艇的由来
自1946年起,继承了曼哈顿工程遗产的核能研究计划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这其中之一,便是由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所主导的舰上核能反应堆计划,而负责这项计划的海曼·里科弗上校则将核动力潜艇的概念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为啥核潜艇的概念会受到新一代海军的青睐呢?这便要从潜艇的作用讲起了。所谓潜艇,重要的就是一个“潜”字,潜伏在深海中的杀手就是潜艇的定位。于是潜行的距离决定了潜艇的作战范围,潜航时间的长短则决定了潜艇自身的安危。传统的柴/电潜艇因为常常需要上浮充电和补充燃料,存在一些设计上的不足。等到了“二战”后期,航空和侦查科技的进展,更是让传统潜艇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于是等到“二战”结束后,开发一种可以长期潜航并承担侦查和战斗任务的新型潜艇就变得颇为重要了。正因如此,美国在1951年通过了制造核潜艇的决定,苏联则稍慢一步,在1952年才下令开始研发设计核潜艇。随后,世界各国关于核潜艇的研究也逐渐展开。
核潜艇与传统潜艇的不同
核潜艇和传统常规潜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燃料的补充周期,这便决定了它们在海军战斗序列中的不同位置。不需要经常补充燃料的核潜艇有着更大的作战半径和作战时间,因此具有更高的战略意义。这也是为何核潜艇家族中会有“战略核潜艇”这一分支的存在。而传统常规潜艇则因续航能力的差距,只适合相对短期的作战任务。虽然冷战结束后装备了新型AIP技术和燃料电池的常规潜艇也能做到长期潜航,但是由于改进时间实在太晚,核潜艇的反应堆技术又已经成熟,因此,在现代的潜艇家族中,即便是装备了AIP技术的潜艇也只是作为防卫用的常规潜艇使用,唯有战略核潜艇才能作为隐藏在海中的二次核打击平台。
从设计上来讲,常规潜艇和攻击型核潜艇都只是消耗用的战术兵器,只有战略核潜艇才能对敌方造成足够的威慑,毕竟没人希望看到“核冬天”的降臨。
我国的核潜艇研究之路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核潜艇研究算得上是白手起家,从1958年开始计划到1974年下水服役足足花了十六年。在刚开始进行研究的时候,那真是筚路蓝缕,只好找苏联“老大哥”帮忙,可是核工业刚开始没多久,赫鲁晓夫领导下的苏联就翻脸了。至于核潜艇技术,一开始赫鲁晓夫就表示没得谈,“你们中国没水平,也没能力研制核潜艇。”于是乎,只能自己单干了!就这样,在1958年,核潜艇计划紧跟着原子弹计划上马了,不过当时啥都没有,只好千辛万苦地将各种国外报刊上收集凤毛麟角的消息拼凑起来。至于具体设计呢,细节上靠自己推测,大框架则是靠外面的同志带回来的华盛顿号核潜艇玩具模型。数据也全靠自己算:计算器是没有的,算盘管够,分两组算到答案完全一致为止。到了1962年,两个计划都完成了初步设计,但人力有限,核潜艇的开发不得不延后给原子弹让路,直到1965年才重新开工。可是这时候三线建设又开始了,负责反应堆的设计队伍骑着驴就去了四川的山沟里,自己给自己创造条件,花了五年把模式堆搞了出来。终于在1970年年底的时候完成了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的下水舾装,1971年8月正式进入核动力航行模式,并于1974年的八一建军节那天正式入役。至此,这柄磨了足足十六年的利剑终于绽放出它应有的光华。
随着军事研究的发展,核潜艇在我国也不算稀罕玩意了,但核潜艇背后的故事却非常震撼人心。不论是最初艰辛开发的研究者们所付出的努力,抑或是我国研究者们隐姓埋名的30年奋斗历史,都是人们为了国家与和平所付出的努力。而核潜艇正是因为有了背后的这些研究者,才成为军事发展史上赫赫而无名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