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公示语翻译

2017-04-13齐媛媛包宁宁

现代交际 2017年2期
关键词:译员适应性译者

齐媛媛 包宁宁

摘要:由于公示语在公众和旅游者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公示语的任何歧义、误解、滥用都会导致不良后果。有误的翻译会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形象和对外交流。因此公示语的翻译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下,公示语译员应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这三维之间作出适应性选择。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公示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K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095-02

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世界已经变成“地球村”,各国游客之间的来往也日益密切,公示语的翻译则显得尤为重要。公示语是一种在公共场合使用的文字,为达到特定的际目的,公示语直接面向公众并传递信息,属于应用型语言。作为城市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一部分,公示语充当着城市外宣的名片。公示语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建设的具体表现。

一、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

顾名思义。生态翻译学至少涉及“生态学”和“翻译学”两个学科。胡庚申教授于2004年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概念。作为生态翻译学创始人、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澳門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的胡庚申先生说,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循此种研究模式,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等多重因素互联互动的动态平衡系统。便成为翻译活动需要适应或选择的生态环境。总之,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纵观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

而“翻译生态环境”是指由语言、文化、社会、交际,以及作者、读者等互联互动形成的整体,是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译者适应性”是指译者以自身为中心,立足于“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所作出的适应性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是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组合。译者适应性是翻译时译者注重对所用语言形式适应性选择上的改变、对双语文化的内涵阐释与传递、对双语交际意图上的适应选择转换。翻译过程的实质其实就是译者立足于不同的语言、文化、社会等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交汇点上。不断进行选择或适应,力求为译本“培育”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公示语(Thomas)

“公示语”是给公众在公众场合下看的文字语言。是人们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实用语言,是一种公开的为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严格禁用生僻词汇,要简洁语汇.精确措辞。公示语具体包括“标志语”“标识语”“标示语”“标语”等。这些种类的结合,广泛应用于交通、旅游、运输等公共领域。由于公示语在公众和旅游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公示语的任何歧义、误解和滥用都会导致不良后果。错误的翻译甚至会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形象和对外交流。公示语常用简单易懂的图示或文字来向公众传达特定信息。按照公示语的功能,可将其分为四类,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

指示性公示语为大众提供周到的信息服务。没有任何限制或强制意义,其功能在于指示服务内容且大多由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如进门的“入口”(Entrance),出去的“出口”(Exit);机场的行李提取区(BAGGAGE CLAIMAREA);公共汽车站的标志(BUS STOP)。

提示性公示语仅起提示性作用,没有任何特指意义,但使用广泛,如河湖边的“小心落水”(PLEASE MINDFALLING WATER!);请系好安全带(PLEASE WEAR THESEATBELT PROVIDED):请取票(PLEASE TAKE TICK—ET)。

限制性公示语对有关群众的行为进行约束和限制,语言直截了当,但不会让人感到强硬或粗暴无礼,如保持安静(KEEP QUIET);请勿践踏(KEEP off the GRASS);请重复使用毛巾(Please Reused the Towels)。

强制性公示语要求相关人员必须采取或不得采取某些行为,语言直白,强制,没有商量的余地,如禁止停车(NO PARKING);禁烟区的禁止吸烟(NO SMOKING)等。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

译者的适应性选择是指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做到“信”即忠实原文。不违背原有的意思,还要做到“达”和“雅”,即笔意流畅,译文通顺且文字优雅。还要作出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这种适应性转换要求译者要对比两种语言的结构顺序、两种文化内涵外延的异同、不同受众的接受程度和能力。

(一)语言维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说译者在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环境差异带来的在翻译上的出入后。使译文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由于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上也不尽相同。英文公示语用语严格,直截了当,用最简便的方式警醒大众。汉语公示语则更委婉,多用对偶、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对大众进行规劝。在进行公示语的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到“信”即原文。在英汉语言差异的基础上以及受众的心态。在翻译时对所用的词汇和语气进行调整。规避用词不当的同时也提高了翻译质量。尤其是在翻译较长的公示语语句时。更要调整句子的主谓结构,使句子通俗易懂。

下面来看一则例子:在一辆地铁上的一公示牌,“为了您的安全,请勿挤靠车门”,译者将其翻译为:“For thesake of your safety,please not crowded depend a car door”。从译文来看。译者没有把握好语言形式的转换。仅仅从直译的角度进行了翻译。从而使英译看起来非常别扭且有很多语法错误。首先,此句有语法错误,在同一句中出现了两个动词“crowded”和“depend”,如果需要两个动词。可以用“and”来连接或者用从句来解释:“please”不可直接加“not”应改为“please do not”。其次,英文公示语翻译要求简洁凝练。不能使用生僻词汇。并要尽可能用最少的文字传达最多的信息,而此译人语拖沓累赘,词不达意,也没有调整句子的结构。应当改为“Please dont lean a-gainst the train door”。这样的译文简洁易懂并且最大程度忠实了原文的意思。在翻译时,译者要考虑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特点,接受者的语言接受习惯,不能一味地照搬汉语语言的句子结构。在考虑和理解整个翻译生态环境之后,译员首先要充分理解公示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和含义,再对比两种语言的语言功能、表达方式的区别和语序的变换。一处高压电箱上标有“危险请勿动”的标志。译者翻译为“Dangerous!Keep out!”,这个译文看似符合了原文的意思,在语法上也没有错误,然而在词义的表达上还是略有出入。“keep out”意为阻止入内,“keep off”才更接近原文的别接近的意思。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此公示语翻译就是译员没有根据翻译生态环境进行语言角度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而导致的。从上面对汉语公示语翻译中的举例分析可以看出,直译的硬性错误占公示语翻译不当的很大比例。部分需要使用双语公示语的地方。可能是由于硬性要求而使用机器翻译,也根本没有考虑翻译的正确性。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要求译员在翻译时从众多相似词中。在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下,选出一个最贴合语境语义的词,并且不需要逐字逐句翻译,可以适当删减,从而更符合被译的语言习惯。总而言之,译者需要在不同的语言维角度里进行公示语的翻译活动。

(二)文化维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和阐释”。意思就是说译者在翻译公示语的时候要透彻地理解该文字背后的文化信息,重视两种语言文化的异同,尤其是差别。在翻译的同时,要针对文化内涵进行阐述,实现公示语文化的真实传递。公示语的翻译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起源离不开社会的起源和发展。不同社会的文化就有不同的内涵。象征意义和表达方式。充分考虑到被翻译语受众的理解也是译者必备的素养之一。避免不同文化产生的碰撞和冲突而带来的困难和阻碍,減少文化传播的障碍。公示语翻译不仅要在语言表达上保持同步,在其所要表达的象征意义上也要高度统一,减少或是避免产生误解和误会。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桥梁。我们这里说的文化维指的是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下,汉语常常在一句中使用叠词或重复的近义词来达到强调的目的,如“中国领土一定要统一,非统一不可。…‘一定要统一”和“非统一不可”字面虽然不同,但意思却完全一样,形成一种强调,表达了强烈的情感。而英语则要求简洁凝练。因此在翻译时我们要省略或概括汉语中重复的或者无意义的词。如,某商场门口的牌子,上面写着“Welcome you next again”。虽然中国人都能按直译推断出它表达的意思是“欢迎下次再来”。但是,这句话中的“下次”和“再”在中文里表达的就是同一个意思,应当省略其中一个,而且这句英译并不符合英文化的思维和用语习惯,外国友人看到这样的公示语会产生很大的疑惑,应改为“Welcome back”。正确的翻译如,“唉声叹气”译为“have a deep sign”:“挨门逐户”译为“from house tohouse”。

(三)交际维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告诉我们,译者在对公示语进行翻译的时候,在传递语言信息和关注文化内涵的同时,还要注重实现交际层面的转换。而要实现这一层面的转换就需要在语气和用词上进行适当的把握。有一个“残疾人厕所”的标志被译为“Deformed Man Toi-let”。“deformed”有负面的含义。使这句话表达出一种歧视的意味,读者会对这样的标识语感到反感。这就是译员在翻译的时候没有把握好交际方面的尺度。使语气变得强硬而不委婉。改为“Toilet for the Disabled”更好一些。公示语“小心滑跌!”(Dont fall down!)本来想体现人际间的关怀,但翻译后的语气却带有命令的意味,没有实现交际的目的,应当改成“Watch your step!”。因此,译者除了要注重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还要注重交际意图的实现。

四、结语

在生态翻译学的视阈下,译者要在不同的语言维度上进行公示语翻译时的转换,把公示语放到其“翻译生态环境”中去理解和翻译,使译文符合公示语翻译的行文规范、文化语境,实现交际目的且不拘泥于原文的内容和句式。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翻译方法对公示语翻译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在生态翻译学的视阈下,译员位于公示语翻译的核心位置。在“三维”的作用下衔接着两种语言的转换。在公示语翻译中,译员只有不拘泥于原文的字面意思,要在充分理解语句和文化之后。发挥译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公示语进行翻译。并为受众设身处地考虑。使其适应整个翻译生态环境,并能被大众理解和接受。

猜你喜欢

译员适应性译者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口译中的“现场学习”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口译趣谈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