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朋辈关系的社会工作介入

2017-04-13丁华丽

现代交际 2017年2期
关键词:朋辈社工群体

丁华丽

摘要:在经济发展飞快的21世纪,城市涌入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工,在广大农村地区留下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其教育及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这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性。文章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结合自身参与项目的实践经历,思考农村留守儿童的朋辈关系,通过个人、群体、学校和社区等层面的干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和成长困境,使其更加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朋辈关系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056-02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由于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等原因,大多数移民工人的子女不能与父母一起进入城市生活,导致留守儿童人数急剧增加。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2290.45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这已成为我国儿童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儿童正处在学习和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学习和生活环境会受到多方面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

一、项目背景

沈阳市A区孤家子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该社区是由农村改造而成,其硬件设施未达到城市社区的配备基础,规章制度及管理模式也未完全形成,居民住所是回迁房,社区内青壮年居民大多在外打工。其子女大多是由长辈亲属代为监管,留守儿童问题较为典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该村远离城市中心,其居民大多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素质有待提升,对孩子抚养方面的认识也需加强。第二,因父母大多在外打工,能满足儿童物质需求。很多孩子放学后被祖辈送到补习班,和亲人接触的时间很少,其情感空缺很大。为此,在本片区妇联倡导与支持下。由A区某社工中心和附近一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在孤家子社区建立“七色光”社区学堂。联合妇联、社区、社工机构和高校,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二、理论依据

(一)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发展心理学领域中的领导性理论。社会工作中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1)人类具有与环境和其他人相互作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个人可以与环境形成良好的关系。(2)个人行为具有目的性,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规律。个人意义是由环境给出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放在其环境中。(3)个人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判断和理解也必须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进行。

本文中。主要以留守儿童的朋辈关系为切入点。探讨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介入。朋辈具有“朋友”和“同伴”的双重含义。朋辈关系主要是指同伴、同龄人在沟通过程中建立和发展的人际关系。同伴群体是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在儿童、青少年期,其影响变得比父母和教师的影响更重要。如本项目中读五年级的萌萌,父母在外打工,由姥姥、姥爷照顾。一次活动过程中,她在楼下玩耍,当笔者去找她时,她耳语说希望六年级的两位同学不要再在社区学堂写作业。不想再见到她们;还倾诉说,当她在放学路上碰到她俩时,她们经常故意骂她、侮辱她,就连自己班上同学也会说她考试的高分是抄袭,觉得很委屈、很难过。由此可见,朋辈群体对于儿童的心理和情绪有较大影响。

(二)人在情境中

“人在情境中”的理论(person-in-situation)认为,人们不完全独立于个人自我,研究一个人,必须放在他所在的环境里,他的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等。应重点研究环境与社会环境和他之间的关系。人们受到环境压力和彼此冲突的影响。因此使用“情境”的方法来分析人们的行为。社会工作中人在情境中的反思性讨论主要是帮助案主对特定情境进行反思,最终达到对自我的认知与修正。人在情境中的具体发展过程贯穿着案主从外在到内在、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化过程。

三、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应该得到父母的关爱。感受家庭关系的存在,掌握各种学习和生活技能,塑造健全的心理。但是,在他们的成长阶段,父母外出打工,身边缺少父母的陪伴,极易造成他们胆小、自卑、不合群、渴望被关注等问题。

(一)认知偏差

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有着显性差异,前者的认知偏差明显较高。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更容易对周边发生的事件有负面看法。如把同学不跟自己玩耍理解为不喜欢自己甚至是歧视自己等。

例如在本项目中提到的萌萌,她之所以遭到周围同学的排挤,不是因为性格的内向,也不是考试时作弊,而是因为当朋辈群体知道她的父母不在家,独自一人回家时,便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对其进行欺辱;即使是在社区学堂,也会遭到高年级的小朋友的欺负。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萌萌的认知形成偏差。

(二)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化

朋辈群体是儿童最主要的社会交往对象。王秋香把农村留守儿童的同辈群体分为自我照顾型、互相帮助型和叛逆型三种类型。留守儿童朋辈群体交往的自由度大、封闭性强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身心发展。

本项目中的萌萌,一次服务过程中。她拿着一张卷子让社工小丁帮其代签家长姓名,当小丁向她解释没有权利代簽时,她的表情渐渐忧伤,接着开始哭泣。于是,社工将其叫到活动室外,单独沟通,在此过程中,她哭诉说姥姥、姥爷都不会写字,虽然距离舅妈家不远,但舅妈也有自己的孩子需要照顾,没法给她签字。当社工建议她向老师解释时,她却说不愿意跟老师讲太多,更不愿周围的同学知道这一情况。社工明显体会到萌萌内心的封闭,需要得到解决。

四、农村留守儿童朋辈关系的社会工作介入

(一)个人层面

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并不是社区内的所有儿童都存在。尽管社区学堂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活动,但是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社工人员不仅仅是协助学生完成课外作业。还可以在协助的过程中,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例如写字习惯、完成作业时的纪律,培养儿童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站在专业的角度,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敏感度,在与儿童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取得他们的信任,注意留心观察个别儿童的心理变化及他的朋辈群体,通过多方面的了解,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周围的同学以及关系较为亲近的朋辈群体。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对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偏差的儿童进行个案介入,通过一对一的专业关系,给案主建档,进行访谈等,帮助调动内、外部资源,最终解决社会适应等问题。

例如在本项目中的萌萌,首先她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其次萌萌愿意对社工吐露心声,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也会求助社工:她周围朋友不多。并告诉社工她与某些同学关系不融洽。在接案后,社工要恪守专业的原则,例如保密、案主自决等,取得案主的信任,使其认识到双方是平等的,并能共同面对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社工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咨询和辅导,摆脱其日益增长的困惑。

(二)小组层面

团体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專业方法之一。通过群体强调影响成员的行为和态度。通过团队成员的彼此交流,彼此支持和分享,探索成员的潜力,提高成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在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学校或班级中组成一些同质的群体。充分利用群体动机,在群体游戏和互动中帮助留守儿童。通过小组分享他人的经验,以获得体验式学习,改变他们的行为,增强他们的能力并促进自我成长。

在“七色光”社区学堂的项目中。通常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在保证小朋友完成作业的情况下,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例如跳绳。在一次跳绳活动中,社工发现六年级的小朋友与萌萌也能在一起玩耍。这样的集体活动有助于增进儿童之间的友谊。

(三)学校和社区层面

学校社会工作者认为。“留守儿童”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父子(或母子)分离,而是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之间联系的一种障碍。社会工作者可以主动进入社区,参与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使学校教育的影响渗透到农村社区。在对社区生活产生影响这一方面。学校社会工作者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而且可以利用到很多教育资源。例如在朋辈群体这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将不同类别的朋辈群体融合在一起,以社区生活为中心去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开展课外活动等。在学校干预方面,通过增设一些素质课程的内容和培训生活技能内容,提高孩子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本项目中,社工想要通过个案方法介入时,前期的资料收集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考虑到萌萌的姥姥、姥爷不让她带陌生人回家,社工可以通过社区负责人了解萌萌家更详细的情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方面等问题一直以来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社会工作发展的进程中,基于其治理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可以将其与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结合起来。运用其专业方法。解决他们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由于他们的问题根源主要还是在朋辈群体和家庭结构等方面。因此。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可以与当地的社区、学生家长建立长期的联系网络,对个案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寻求和建立各种资源和支持网络。建立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参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更好地满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需要,用发展的角度和观点去协助留守儿童。满足其家庭教育的需求,并在活动中增强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朋辈社工群体
A Social Crisis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朋辈教育制度的运用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
论朋辈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