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教学方法研究
2017-04-13张家超
张家超
摘 要:在我校食品质量和安全专业,《微生物检验》是一门处于主导地位的专业课程,其有关知识与技术被普遍运用到实践中。本文尝试在对当前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基础上,重点结合当下流行的微信平台探寻改进微生物检验教学方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教学方法;改革
在我校食品质量和安全专业中,《微生物检验》是一门处于核心位置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牢固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了解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几种致病菌的显著特点,培养学生从食物样品中成功将病原微生物提取,且科学鉴别与快速出具检验报告的能力。因此,围绕微生物检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现阶段微生物检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现阶段的食品质量和安全专业微生物检验教学中,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依然占据主要课时,实践课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了解不足,教学效果不理想;二是,学生与教师交流不足,知识未得到有效的巩固;三是,学生上课积极性不足,学习效率不高;四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课程为形成正确人死后。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要变革当前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自主探究,且有效参与到和课程有关的试验中。
2 基于微信平台微生物检驗教学方法改进策略
伴随科学技术的提升,新型媒介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教学形式的变革迎来优良的环境。其中,“微信”就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微信依托“朋友圈”、“公众号”、“二维码”等多样化的功能,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本论文中,试着把微信这个媒体工具引进到微生物检验课堂上,优化与改善微生物检验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建立微生物检验课程微信公众号
在微信上注册一个公众号,且使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对该公众号进行关注,让学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课程的有关信息,另外使学生添加任课老师的微信号且变成可以互相浏览朋友圈的好友,该公众平台便是“微生物学微课平台”。该微课包括三个基础板块,其一是理论基础板块,其二是实践实验板块,其三是答疑辅导板块,各个板块均有5个接口,共计15个接口中囊括了链接、图片、小视频等诸多文件格式的信息。
(2)合理设计公众号模块功能
第一,理论基础板块设立的宗旨是协助学生掌握课程有关知识,该板块所包括的五个接口具体是图片演示、课件分析、学术前沿、章节提要、重点难点。各个接口又囊括了诸多和理论教学关联紧密的信息资源,比如,学生在智能手机上登录微信,选择第一页尾端的“理论基础”,之后选择“章节提要”,该接口设立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科目的知识有整体的认知,各个章节的重点一望而知、一清二楚,利用概述性语言构成多个学习板块,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掌握有关知识;“重点难点”专为学生掌握有难度的知识而掌握,“课件分析”是对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全面、具体的讲述,利用微信的传输性能将比较具体的内容传输到微信平台上。
第二,实践板块。微生物学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与掌握探究微生物、运用微生物的方式和技能,经过对微生物学实验的实际操作,让学生逐渐具备开展和微生物学有关的理论探究和现实生产运用的有关技能。和微生物学基本板块密切融合,让学生学会使用,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在实际操作中更科学、更深入地掌握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剖析与处理问题的水平。
第三,答疑辅导板块。为了检验教学成效,设立了答疑辅导板块。该板块包括五个接口,分别是考研辅导、解析答疑、作业辅导、试题题库、讨论分析,在这五个接口上均上传了相关的信息。老师可依托微信发布端浏览、批改学生上交的作业,利用学生的作业状况剖析出学生对该节知识掌握的整体状况与存在的问题,且第一时间采用辅导的方式加以巩固。当碰到自身无法处理的问题时,可和其他老师或者学生一同探讨研究,更正确、更深刻地掌握知识。
(3)利用微信群功能,实现高效率互动交流
首先,可以利用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及时发布信息和进行师生沟通。新型社交工具微信自身所具有的朋友圈功能和微信群功能为教师与学生互动提供了有效的渠道,除了学生在各个板块的接口中加以探讨之外,还能够更有效的互动,可通过朋友圈的评论功能、构建聊天群的功能来实现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其次,构建微信群,老师能够第一时间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内容均会以多种方式展示在微信上,为其他有近似问题的学生提供参考。微信群的显著特点是互动的即时性,微信群具有消息提醒功能,任一群成员发布的消息,其他人都能够同步接收到且进行回答,如此高效运用了学生的业余时间,为互动创造了更多机会,老师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知识的状况且第一时间解答学生的疑问,进而提升了教学成效。
基金项目:海南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项目 (hdjy1761);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KYQD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