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独立学院的慕课教学研究
2017-04-13朱鹏飞
摘 要: 慕课教学(MOOC)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学习模式,自诞生时起就在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受到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巨大影响。做为国内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独立学院,在一些课程的教学中也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与结合。本文就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所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重点阐述符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的慕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慕课教学 MOOC+SPOC模式 独立学院 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223-02
引言
慕课一词是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简称,是一种新型的,便捷的教育学习模式。这一新兴的课程教学模式支持学习者通过在线视频,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我解答辅导或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辅导。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自诞生起便在全世界飞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受到这种新型模式的巨大影响。作为国内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立学院,肩负着推广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目标,也必然要与慕课这种新兴教学模式发生紧密的联系。[1,2]但独立学院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如被教学的对象知识基础水平较低,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等,决定了必须要探索总结出符合独立学院本身发展的慕课教学方式。因此,本文就以我校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重点阐述相关的教学对策与方法。
一、教学对象分析及教学内容设置
1.教学对象的分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以下简称大计)是高校一门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属于课时多,量大面广的通识核心课程。[3]《大计》具有理论与实践相并重的鲜明特点,尤其重视对具体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课程中许多内容其本身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上机操作实践的过程。我校《大计》课程的教学也经过了将近10年的发展,期间也进行了很多改革与探索,如逐步提高实验课时的比重,将期末考核方式由原先的笔试改为上机测试等。但《大计》的整体教学模式仍是以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面授形式,这种传统的方式对于计算机这类更新变化较快的学科而言,很难保持课程的发展更新性与先进性。而慕课基于其开放性,在线性,大规模性等特点,是与计算机基础学科的发展紧密呼应的。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于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积极推行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重要课程改革,对信息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5级学生共计700余人试行《大计》慕课课程试点教学。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基础教学部继续对这门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探索,在总结了上一阶段的相关教学改革经验基础上,本阶段采取了MOOC+SPOC模式,即教师课堂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将过去完全由学生自学改进为增加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并将本次的教学改革试点对象放在我校机械工程系中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管理系中的财务管理专业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专业)全体四个专业的2016级新生620余人,整个教学过程自第4周开始,第19周结束。之所以在以上专业进行课程的试点改革,是由于以上专业的特点和所开课程是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紧密相连的。
机械制造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除了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之外,后面还将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C》,《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等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的基础课程,未来这两个专业在高年级中的课程设计实习中也还将接触到与计算机方面相关的知识,如机械专业的课程设计将运用到C语言方面的知识,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计将运用到Excel电子表格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这两个专业在一些省市是属于本科二批招生,学生的整体素质略高于其他各专业,比较有利于开展慕课的教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由于其鲜明的专业特点,学生们在四年的学习中要掌握大量的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针对计算机系过去几届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效果不是非常理想的情况下,通过慕课课程“因材施教”的方法,指导本系学生充分利用慕课教学平台,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多次观看课程视频,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慕课平台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以此实现自身知识水平的全面发展。
2.教学内容的设置
目前我校开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慕课教学尚为试点阶段,所采用的一些形式为:
2.1学生可以采用多样学习形式,即教师课堂授课与课余时间自学相结合,同时利用网络上的慕课课程教学资源来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选用的慕课课程视频资源为“中国大学MOOC”课程资源中的同济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杨志强教授)网络课程视频。
2.2所采用的教材为
龚沛曾、杨志强等. 《大学计算机》(第6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冉娟、吴艳等. 《RAPTOR流程图+算法程序设计教程》.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6年
2.3相关的教学内容根据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的设置有所不同,其中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中除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外首次引入程序设计基础RAPTOR的内容。如表1所示。
二、教学过程及考核的具体实施措施
1.教学的整体实施过程
1.1开学初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的课前培训
在整个慕课课程学习之前,由相关的任课及辅導老师利用两个半天共计8个课时的时间对四个试点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前培训,为学生详细讲解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技巧以及与之相关的网上MOOC课程用户注册激活,在线上机练习与考试系统的使用等。
1.2实行MOOC+SPOC学习形式
整个课程的学习阶段主要采用“MOOC+SPOC”形式,(SPOC为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简称,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4])即教师课堂授课与学生在MOOC课程网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完成正常教学安排的课时外,也要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观看MOOC课程,完成MOOC课程上布置的作业和参与讨论以及练习“大学计算机基础在线考试系统”中的习题库,有机的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关的教学跟踪(根据教学安排每周必须要完成相应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并向每位学生和所在专业辅导员发布学习情况,如视频观看进度、测验成绩等。),作业互评(学生们可以对相互之间的作业进行互评,以学生“作业互评”作为本课程的考核指标之一。),在线交流(积极参与讨论,要求不仅提出问题,还要能够回答同学之间提出的问题,以在“论坛活跃度”作为本课程考核的指标之一。
1.3课程实验方式的循序渐进化
由于《大计》是一门非常重视实践操作的课程,因此上机实验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课程的上机实验中,采取的是循序渐进,多样化的形式。任课教师首先将计算机课程考试系统中的题目进行基础题目,综合题目等不同的分类,首先让学生练习由基础知识构成的题目,在练习多次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各类综合题目的练习,并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布置一些与本专业学习内容相关的大型综合型题目,如校报制作,论文排版,表格数据分析等,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另外,在程序设计课程的上机实验中也是采用这种渐进方式,在讲述若干基础知识点后立即让学习练习与之相关的题目,再逐步扩展综合各类知识点,使学生在编写相关程序时也能够实现一个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达到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巩固学习的效果,开拓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1.4学习时间灵活
学生除了按照规定的课程时间(平时的上课时间以及每周一至周四晚上6:30-8:30)来机房实验室学习之外,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安排时间进行学习计算机基础慕课课程并练习学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在线考试系统”平台中的题库。同时为了方便促进学生的学习,学校也提供了免费的上机时间并将此四个专业学生上机卡内原有公费机时2250分钟(50节课)增加到4000分钟(约88节课)。
1.5教师辅导方式的多样化
在整个慕课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解答学生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课程辅导教师与学生采用网上交流的方式或是在所安排的机房实地辅导解决。学生们可以通过加入由辅导教师所建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群来提出问题,辅导教师将会及时做出解答,同时辅导教师也会每周统计学生的相关出勤情况,以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2.课程的考核形式
2.1本课程最终的考核由多个环节构成,全面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包括在线学习成绩和线下成绩两个部分,具体如表2所示:
2.2因该门课程采用慕课方式进行教学,教师无法随时观测到学生平时的学习动态,为了更好的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每个教学内容模块都将进行阶段性考核,考核结果将记为平时成绩。
2.3课程考核环境:线下单元测试、期末考试均采用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在线考试系统”。
2.4课程考核要求:教学过程中任何阶段性考核、期中考核、期末考核无故缺考者,该部分考核成绩都将记为零分;课程学分获得最终以学生通过课程考核合格作为唯一标准。
三、课程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
纵观16-17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基础教学部的相关教师在总结上一阶段慕课教学改革的经验基础上,针对我校独立学院学生的具体情况,继续对此门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将原先单一的纯慕课方式改进为MOOC+SPOC模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管理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試点探索,使学生们圆满的完成各项教学与考核任务,并为今后的继续改革与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学生的学习自主积极性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包括开学初期的慕课课程网络注册选课,课堂与老师的互动,网上的课程学习情况等大部分同学都是积极努力的去完成,初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学生们的知识范围得到了拓展,本次课程改革首次在非计算机专业中引入了程序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学生们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了程序设计的算法流程设计,从而提高了自身的计算思维能力,为今后学习其他课程拓展了一个良好的知识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了包括网络与实体课堂在内的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课程的教师配备上,由任课教师与课程辅助教师共同指导学习。其中任课教师负责课堂授课,课程导学等方面,辅导教师作为任课教师的辅助与补充主要负责课程的上机实验辅导以及课程的网络辅导部分。任课教师与辅助教师互为统一的整体,共同协作,极大的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率。
4.学生上机实验比重比过去有所提高。由于《大计》是一门非常重视实验操作的课程,所有的知识点都是通过相关的题目来展现,所以实际的操作练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学期由于增加了专门的课上练习时间,加上课余时间的练习,学生们的练习效果比过去有所提高,与任课及辅导教师就一些不懂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的次数也有大幅的增加。最终体现在每次阶段考核和期末测试的成绩上,比起其他专业虽然考核的题目难度有所增加,但最终的成绩还是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
四、总结与未来展望
本阶段的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与需要总结的地方,如有的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仍较淡薄,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主要是由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生涯中已经习惯于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不理解何为自主学习,如何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是什么。部分学生也不理解学习《大计》这门课程的目标和意义,与本专业有何联系等。
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大计》课程今后的教学方式改革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教学方式尽管是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但也不能因此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应当让学生们理解为什么要学习此门课程和学好此门课程的目标和意义。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境界,对自身的教学思维和领域进行扩展,今后的教学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二是将此课程与一些计算机方面的考试例如计算机等级考试相联系,为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而发挥重要作用。相关教师可经常参加相关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的培训和会议等,时刻掌握课程的最新发展动向,未来在课程教学和考核中注重相关知识与学生本专业的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以及计算思维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张丹,张爱云,“慕课”背景下独立学院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之思考,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2:50
[2]马继红,独立学院慕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5:201
[3]闫雒恒,皇甫中民,“慕课”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创新思考,高教学刊,2015:146
[4]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87
作者简介:朱鹏飞,(1982.10-),硕士研究生学位,天津大学仁爱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所属计算机教学与实验中心实验教师,助理实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