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原理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7-04-13周湖北�オ�
周湖北�オ�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NLP原理,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的价值。在小组合作、讨论中,运用NLP原理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NLP原理;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10701
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 (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 的英文缩写。运用NLP的原理与技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丰富学生的应对方法,改善师生沟通交流,缓解学生焦虑感,增强学生自尊心有积极的作用。NLP原理把焦点放在“解决”上,而不是“问题”上,所以这两年笔者试图寻求适当的心理学原理以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每个人都想有个更好的明天与历史价值观教育
在历史课堂中进行价值观教育,能起到培育人文精神、影响学生人格的独特功能,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后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以“还原历史”为幌子,大做翻案文章,为已被历史淘汰的旧势力评功摆好、“翻案”,蓄意扭曲和颠倒历史是非;有的甚至以人性化为借口,对历史进行随心所欲的涂抹、剪裁和虚构。这些容易使学生对现实不满,对未来失去信心与希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NLP原理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的价值所在。历史可以明鉴未来,了解历史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比如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开设能让学生认识到,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果我们想要永保和平,就必须从历史經验以及人类追求理想的历程中去探索。远自古代的殉道者,近到当代英勇烈士,历史记载着人类的一切苦难、忠诚和英勇的事迹。大量的观察事实及心理学研究发现,凡是对某一学科有浓厚兴趣和满怀热情的学生,该门功课的成绩则较好,反之则相对较差。同样,如果课堂氛围积极向上,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分析相对会更全面。
二、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与课堂探究式教学
NLP原理认为,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在沟通中重要的不是你讲了什么,而是别人听到了什么。在新课改中,发展性课堂评价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重视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在历史课堂中开展以小组讨论为主的教学,省去“我讲了”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到达“我明白了”这个阶段,正是发展性课堂评价所大力倡导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讨论的过程重在交流,一般先是通过交流找出个体之间的差异,然后经过讨论达成集体共识。讨论的过程又重在合作,通过小组学习,弥补个体在思维、时间和学习方式上的不足,发挥团队的力量,从而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NLP原理提高小组合作讨论的有效性,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基于目标意识的课前准备。小组应该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教师应该精心设疑,目标引领必须得到回应。二是基于民主、互动的课堂展示。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良性循环,彰显学生主体参与地位。三是基于系统学习的课外延伸。课内与课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还有助于不断完善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不预设“应该是怎样的”与课堂教学的技巧
NLP原理指导下的心理辅导要求辅导者抱着一个灵活的态度——假如这样问他得不到所需资料,便换个问法;这个技巧没效果,就马上转另外一个。不用“你应该怎样”去推动受导者,而用“你想有怎样的结果”去推动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有时由于学生对教师的教法、教学内容摸得很透,学生就会产生“他一定会用老一套方法来教”的想法,然后就平静地在那里等待,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当采用学生意想不到的方法,打破这种平静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活跃起来。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尚未弄懂的问题提出来,师生一同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也可以概括几种不同看法,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外寻求答案。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常给学生一种新鲜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从教学方面来讲,这种新鲜的刺激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愿意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学习。这样做不但能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