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作品分析与钢琴演奏

2017-04-13高阿妮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曲式创作背景钢琴演奏

高阿妮

摘 要:一个完美的钢琴演奏除了需要演奏者高超的技巧之外,还需要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本文主要从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体裁、曲式、主题以及调性等方面来具体说明音乐作品分析对钢琴演奏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钢琴演奏;创作背景;曲式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110-01

钢琴演奏和作品分析这两个看起来属于不同的领域, 钢琴演奏属于音乐表演,作品分析属于音乐理论。 但是理论要联系实际,实际需要理论的指导,本文和大家谈的就是作品分析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一、创作背景对音乐作品分析的作用

创作背景的主要作用是来辅助音乐演奏者更好地去理解音乐,其中包含作曲家所生存的时代环境以及良好的写作背景。 分析与作品有关的人文资料,比如这一时期作曲的主要风格和年代背景,有利于演奏尽可能的还原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表现出作品本身的音乐内容。

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

关于悲怆奏鸣曲:《悲怆》奏鸣曲是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悲壮的慢板引子揭开了全曲的序幕。第一小节严峻阴森的和弦象征着残酷命运的威胁,级进上行附点音符的哀求音调与之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两种因素的矛盾冲突,奠定了引子发展的基调。这个戏剧性动机是整个引子发展的核心,接着,阴暗的减七和弦一次次鸣响,痛苦哀求的音调反复模进出线,当曲调上行到高音“bA”时,一串下行的快速音型飘忽而过,使人仿佛听到轻轻的叹息。

第二乐章是回旋曲式写成的如歌慢板。描绘了作曲家经历紧张搏斗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动人的歌声中,心灵得到慰藉,精神获得平衡的情景。主部主题纯朴、柔美,具有纯真、崇高的风格,这一动人的音乐形象使人产生种种联想,仿佛看到酷爱大自然的作曲家漫步在雨后的田野上,欣赏着含泪的小花、摇曳的枝叶、起伏的山峦、淡淡的云层,倾听着远处传来的迷人歌声。

第三乐章是用奏鸣曲回旋曲式写成的。它反映了作曲家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对人生的热爱与探索。全曲结束时,顽强追求、不懈探索的情绪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坚定,并在左手切分和弦与右手密集音型的搏斗中达到高潮,以坚定有力的结束句向人们表明:百折不挠的英雄,仍然屹立在斗争的急流中。

二、曲式对音乐作品分析的作用

1.曲式的根本含义就是乐曲的结构形式, 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段落,然后根据段落形成的规律所找出的共性格式就是曲式,一首乐曲仅有一个乐段构成的便称为“一部曲式”。

而曲式分析则分为两个部分:通观谱面和对每一个部分进行详尽的分析。在莫扎特创造的钢琴协奏曲《幻想曲》中有非常复杂的谱面,其中的变化也非常快,对于不具备高层次的演奏者而言,在演奏过程中要非常小心避免弄错。

2.曲谱主要是分析指法 、力度 、速度 、连线以及调性等方面,演奏好一首作品的第一步就是准确的分析曲谱。但是分析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要全身心的投入,把曲谱彻底了解透彻,通过对作品进行解析不仅能激发弹奏的激情,更能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情感,把作品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有血有肉。

3.对于演奏者来 说 ,研究 曲式的 意 义在于了解作品的结构性和过程性。曲式的结构性指的就是其内部结构的性质,是音乐作品中的长度、种类、调性布局以及和声的总称。各种曲式结构都有相应的的图示, 都有自己内在而独特的结构逻辑,因此只有对各个因素进行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才能正确把握作品的逻辑结构。

三、体裁和主题对作品分析的作用

钢琴作品的体裁和诗歌一样有多种体裁,能对作品体裁的正确把握就不会出现把进行曲谈成圆舞曲,把悲歌谈成即兴曲的错误了,因此对作品体裁的把握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十月—秋之歌》是一首悲歌,更注重内心活动的描写,他不同于舒伯特的《即兴曲》,肖邦的《幻想进行曲》随手拈来,再如《三月—云雀之歌》,演奏的时候要干净利落,连线时就要注意呼吸的渐弱﹑渐强等细微变化。

演奏者要想很好的演奏一首音乐作品首先就要明确演奏的内容,并清楚的知道作品的主题意图,作曲家在作曲的过程中会有一个特殊的主题, 在创作的过程中,这个主体不断的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主题形象越来越丰满。

四、调性对作品分析的作用

对于钢琴演奏而言,作品分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音乐作品没有深层次的分析与了解,就算技术再高超的演奏者也不能很好的把握作品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不能与观众形成共鸣,就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演奏。演奏者的演奏过程不单单要表达作品上的音符,而是要表达作品背后的深刻涵义,并通过对音乐的具体分析来更好地演奏作品。

参考文献:

[1]孟昕毅.试谈音乐作品分析与钢琴演奏的关系[J].大舞台,2011(01).

[2]王胜先.音乐作品分析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2013(03).

[3]徐瀾.钢琴教学要注重对音乐作品的分析[J].艺苑,2012(05).

猜你喜欢

曲式创作背景钢琴演奏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网络技术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共性写作”时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