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3王来道
王来道
小学语文童话是儿童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通过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故事情节,夸张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个寓意深刻、脍炙人口的故事。童话是虚拟文学,人物是虚拟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是虚构的,幻想是童话的主要特征。作为语文教师,自觉地引领孩子进入童话的宫殿,亲近童话,让孩子享受快乐的童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呢?
一、学情分析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关键是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能力,第二学段的学生在第一学段短篇童话学习的基础上,已初步认识了童话具有想象、拟人等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和阅读有了一定的积淀,能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表达能力,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对文本主人公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有了一个理性的感知和把握,对童话所表达的道理有了正确、积极的理解。要让学生在童话学习中,正确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需要教师提供适合的教法和学法。
二、结合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课时学习目标
儿童的思维明显带有童话特点,童话的幻想性和强烈的求知欲能满足儿童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需求。新課标指出,阅读应“有所感情和思考”,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生阅历,怎么能对经典的童话感悟呢?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童话的语言浅近、生动、简练、质朴,教师只有以语言为载体,引导他们去品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感悟文本,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进入童话世界。为此,罗艳秋老师结合学情和课标理念,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确定了两个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童话中神奇的画面;2. 明白童话的道理,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三、教给学法,读中想象、感悟
罗艳秋老师充分采用自读、师生共同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多样的读,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让学生在读中品悟童话《巨人的花园》由冬天变为春天,再由春天变为冬天的变化。自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巨人训斥孩子的句子,通过“滚出去”的强烈语气,为理解花园变化提供了学法支持,这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突破最近发展区的桥梁纽带,这一瓶颈的突破,为学生轻松理解孩子们的天真、纯朴、阳光、快乐就是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花园,而巨人的蛮横、任性、孤独就冰封雪地、寒风呼啸的冬天。
四、创设情境,感受花园的形象美
整个教学中,罗艳秋老师激情四射、热情洋溢、春风拂面、激励多元、合作互动、交流分享,用多幅情景画面,再现了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的自然特征,用巨人和孩子的心灵对比、语言对比、花园景色变化,特别是小男孩面对巨人的大声叱责时,没有拔腿就跑,而是对巨人说了一通话,让巨人心里感到火辣辣的。教师通过4人小组让学生猜想小男孩的话,再以小组交流分享,进而感受花园的形象美,孩子的心灵美,教学随之升华,高潮迭起,效果水到渠成——美源于心灵,美在心灵。心魔是发现美和感受美的无形屏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教师,要以慈爱和责任心,翱翔书海,与古今中外教育智者名人交流对话,汲取教育营养,用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让自己的课堂芳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