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迷醉镇远

2017-04-13顾丽红

丝绸之路 2017年1期
关键词:舞阳井巷古民居

顾丽红

到达贵州镇远,已是夕阳西下,古城笼罩在桔色的阳光里。一块块宽阔的青石板因为年代久远,被磨得溜光水滑,落日余晖使光洁的街道变得异常明亮。

当我们在河边的一座吊脚楼用餐的时候,从门窗里望向纯澈的舞阳河面,看到一群光屁股的小男孩在水边快乐地嬉戏,远远传来的笑语声与河水一样清亮——我一下子便喜欢上了这座拥有2000年历史、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的苗乡古城。

喜欢一个地方,就像喜欢一个人一样,两者之间总是有着气息相通的地方。我本是在江南水乡长大,碧清的小河是所有江南人无法释怀的家乡情结。眼前的一切,使我恍然又回到了童年。或者说,我找到了梦的依托。

然而,真正让我迷醉的,并不仅仅是表面的这些。

第二天,当我在这座古城的建筑中慢慢穿行时,我真的是迷醉了,是的,就像是酒到酣处的醉意迷离。

青龙洞

刚看到“青龙洞”三个字时,以为只是普通的一个山中溶洞而已。然而,以“洞”命名的青龙洞竟是一个有着36座单体建筑、共分为六组的古建筑群,而且,这建筑群就位于中河山陡峭的山崖之上!它们贴壁临水,高低错落,气势宏大。

那洞口的藤蔓粗壮翠绿,长长的,就如同一道洞帘。洞并不大,里面安放着金色的佛像。因为洞是不规则的,佛像便巧妙地利用了洞壁的凹处,“嵌”进了洞壁。在这里,洞与寺合而为一,洞便是寺,寺便是洞。

从真正的青龙洞出来,经过气势不凡的藏经楼,导游带着队伍不知去向。导游顾及时间,这青龙洞太浩大,他只能点到为止,可我却需要细细地品味。虽然,江南古镇不乏明清建筑,但眼前的建筑既有江南园林的精致,又有少数民族寨楼的粗犷,并因背山临江,依崖傍洞而拥有了一种江南的小桥流水所无法企及的夺人气势。

连接楼与楼、殿与殿之间的石径,也是借着山势的蜿蜒转折,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前后承接的。那小小的石桥,就筑在两块山石之上。一切看似自由灵活,随心而设,却分明匠心独运,巧夺天工。兜兜转转间,我来到了圣人殿。这圣人殿与舞阳河边的一排排吊脚楼一样,属干栏式建筑。圣人殿上下三层,下层的木柱竟架空在山石之上,远远看去,像是“吊”在空中一样。重檐歇山顶屋面附靠着崖壁,便因山就势,进行了局部截除。山与楼,石与柱,就这样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石成为了楼的柱,山成为了楼的檐。圣人殿三层供有理学大师朱熹牌位,二层供着孔子牌位,而四周回廊隔扇窗的格心和绦环板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中有花草,有动物,有戏文,让人叹为观止。一根古藤从山崖上“荡”进了木窗,新冒出的嫩尖恰好与穿窗而过的一缕阳光邂逅,那向上而翘的姿势仿佛就在快乐地舞蹈一般。这一抹嫩绿给暗红的回廊带来了活泼的生气。

在这有着600年历史的古建筑群中,我迷路了。青龙洞、紫禅书院、中禅院、万寿宫、祝圣桥、香炉岩,我在心里默念着这六组建筑的名字,却根本找不到下一个要去的地方。我只能顺势而为,走到哪里看到哪里。有时,从一个殿到另一个殿,中间只隔着一道石门,而那道石门只是在突出的山石上挖了一个圆洞而已。若遇到巨大的石台,那上面定会出现一座小巧的以石为座的“阁”,而走到阁上,也定能意外地穿行到隔壁的大殿。当我站在雷祖殿的上层远眺古城时,镇远尽收眼底。一抹青山守护在古城四周,舞阳河以“S”形贯通着全城,让镇远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的太极图古城风貌。临河的高层木楼倒映在河中,河水的清澈让人分不清谁是倒影,谁是主体。祝圣桥以它古朴的姿态静卧在舞阳河上,将古城的一城繁华与青龙洞幽静的建筑群紧密相联。

雷祖殿上供奉的是道教三清。在青龙洞,儒、道、佛三种文化并存融合,这也是青龙洞的与众不同之处。

穿行过几重楼阁殿宇,在一个四合院内,我与导游带领的大部队重逢了。同行的团友说,里面有古戏台,戏台边还有精美的围栏板雕。正欲前去欣赏一番,导游却催着我们走出了宫门。回首间,正是万寿宫飞檐层叠,气宇轩昂的宫门,宫门上“水德灵长”四个金字夺人眼目。

夏日的阳光照在祝圣桥的魁星阁上,亮光闪闪的重檐尖顶渲染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我落在队伍最后缓缓地走过桥去,心中却意犹未尽。

四方井巷

四方井巷不在我们的行程中。但是,这天下午,我们听同行的团友说,这里的小街小巷值得一看,习惯早起的她在散步的时候,已在离宾馆最近的四方井巷里“探密”了一番,她鼓动我们也去领略一下小巷内古民居的建筑特色。

本是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就在这位团友的带领下,直奔四方井巷。巷口很宽敞,高大的石牌楼上写着巷名。这牌楼也是气势不凡,层层的石雕,精美绝伦。

小巷的地面同古城的街道一样,青石溜滑,铜钱形的下水道口散落在青石间。两边,是一座座原生态的古民居。这些古民居中的住民依然在这些祖屋中过着平凡的烟火日子。这些叫作“四方缘”、“向氏民宅”“杨氏宅院”、“义门陈宅”等的古民居,都是曾经的大户人家。当年,“水陆要冲”镇远作为中国古代南方水上丝路的中心驿站,是连接中原与西南边陲最重要的军事重镇,但地处深山,物资匮乏,一些聪敏的江西、安徽商人便前来经商、定居、繁衍,镇远空前繁荣,成為了“西南第一大都会”。这些民居便是当年经商成功的商人建造的宅邸。据说,这里还居住着明代付姓商人的第九代传人。

这些宅院一律用青砖垒起高高的封火墙,用白灰粉边,尽显大户人家的高端大气。连绵在一起的封火墙也让小巷显得幽深绵长。因为幽深,便覆满了岁月的青苔和杂草。

“歪门邪道”,是这些古民居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镇远民居的建筑特色。小巷内的古民居,大门的朝向都是歪的,并不与巷子平行或垂直,它们斜斜地对着巷子,与小巷保持着一定的角度。据说,这是风水上的“财不露白”。而巷道的走向也是七拐八拐,歪歪扭扭,如同东北人跳秧歌。

走出不远,便看到了这巷子的“灵魂”——四方井。这口四四方方的井,井口、井壁、井底都用青石镶砌,水源是石屏山上甘冽的泉水,泉水从井上方的一眼石穴不断流入井中,向下望去,井壁上满是厚厚的青苔,井台三面都有青石砌的石墙。冬天,石墙便能挡住巷子的风,居民可以长久地在这里洗洗涮涮。而此时,就有一位老伯在井台上洗衣服,那井水打到瓷白的脸盆里,在阳光下清得炫人眼目。

小巷顺着山势向上,曲曲弯弯间,便有数条支巷伸向四面八方。这些支巷有蜿蜒向上的,也有盘旋而下的,这些密密的小巷,就是镇远的一条条血脉,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充满了不息的生机。在小巷中缓缓行走,高高的封火墙投下半巷阴影,抬头,便是让人爽心悦目的蓝天白云。一根古藤从一侧墙内窜出,越过小巷,又翻进了另一侧的人家。不时会遇到一扇“歪门”,因为古旧,门上的对联显得特别的鲜红。青山就在木楼的背后,山上的绿植成为民居天然的装饰。我跟坐在门口的妇女闲聊,她正飞针走线,纳着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鞋底。她说这是她家的祖屋,他们世世代代住在这里。我没问她是什么民族,也没问她为何一直坚守着祖屋。因为在镇远,聚居着23个少数民族,对于他们而言,不管是什么民族,在这里都是一家人。他们的民俗、文化已在悠长的历史中渐渐融合。而这里的青山秀水,宁静氛围,又怎么能让他们舍得离去呢?

我们还深入“探访”了一个古老的酒坊,木结构的二层小楼,楼下酿酒,楼上住人。院中除了一排排酒坛,还有建得颇为精致的名士亭。我们在名士亭落座,品着刚酿出的米酒,这酒醇香甘甜,或许,只有这里的泉水才能酿出这样的美酒。

尽管天气炎热,我们却流连忘返。四方井巷惊艳了我们的目光,喜悦了我们的内心。

华灯初上的时候,我忍不住又一个人来到了舞阳河边,在夜幕下,青龙洞这组贴崖建筑群散发出夺人心魄的迷人风姿。那些错落有致的飞檐翘角,都镶上了七彩霓虹,各种颜色不断变换,如梦如幻。“峭嶂嵯峨蛰龙踞,一朝破壁横飞去。龙飞变化谁复知,盘寓尚认云深处。”站在河畔,我为古人的聪慧叹服,也为能有幸目睹这样的建筑奇迹而欣慰,迷醉。

猜你喜欢

舞阳井巷古民居
月光下的舞阳河
小井巷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河南舞阳铁矿田铁山庙组矿层下盘地质体成因
代表助力脱贫攻坚的舞阳“四重”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公司简介
矿山井巷掘进施工中危险源的判别方法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下)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上)
煤矿井巷工程支护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