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2017-04-13樊鑫

山东青年 2017年1期
关键词:介入社会工作

樊鑫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深入改革,部分高校毕业生在面临就业时选择了自我创业,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主要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这三大社会工作方法以及社会工作行政方法进行介入。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到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将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自身创业要求并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工作;大学生创业教育;介入

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上升,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已成为国家、全社会都极其关心的一项工作。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理想,拓展自我创业能力的過程,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大方针之一。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到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中将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自身创业要求、对大学生开展创业知识技能培训以及进行有关创业政策的辅导等,社会工作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创业教育存在认识误区

部分高校管理人员认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学好自身专业课知识,在不少高校,创业教育被纳入到就业指导课体系中,而且只是这门课程中一个章节,而且不少高校管理人员甚至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对创业教育本身也缺乏相应的了解,只是通过举办一些创业讲座和模拟创业大赛等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忽视了创业者个性与能力的培养。

(二)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

创业教育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创业的灵活性和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创业教育的教学形式也应采取多样化方式。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教学活动与实践严重脱节,大多数都是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大学生无法从课堂上无法获得更多关于创业实践方面知识和经验。

(三)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缺乏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虽然国家重视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但师资力量的缺乏和培训不够仍然限制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发展。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相关学生工作部门教师承担,他们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理论培训和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所开设的课程只能以课堂讲授为主,授课内容以宣传国家相关政策为主,无法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的效果。

(四)缺少创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都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创业教育被纳入到“就业”服务体系中去。创业是一项系统性教育工程,需要得到政府、社会广泛支持,形成学校教育为主体,政府政策性支持为保障,社会广泛参与为引导。目前,我国高校创业体制不顺,校园宣传效果也不明显,难以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和创业动力。政府为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在支持创业教育与为创业者构建创业平台等方面仍有需要进一步努力的空间。

(五)相关政策了解不足

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但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程度还相对较低,大学生创业仍然处在试探性和模仿性阶段,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后地方政府落实不够,多数地方政府忽视促进创业工作;其二是政府、社会、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保护和服务未能贯穿大学生整个创业时期,很多创业大学生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对相关政策学习了解也不及时。

二、相关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专业工作方法,在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但建立了完整的专业介入体系,也在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

(一)维权论。在维权理论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神圣不被剥夺和不被侵犯的权利,而作为人类生活共同体的社会的任务就是保证人们这些基本权利得到维护。大学生由于自身特点在社会中经常处于弱势群体地位,在创业的过程中的一些合法权利更是受到忽视,难以得到根本保障,而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协调相关部门机构、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力量去争取和维护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基本权利。

(二)沟通理论。这种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认为许多人的行为问题都是处在人际沟通方面。部分选择创业的学生在准备创业阶段和创业初期在思想、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完全的适应准备,又由于缺乏创业经验,与外界的交流不充分,因此会产生一些心理和适应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加强与创业大学生的沟通,协调外部环境与创业大学生之间的沟通,让他们正确认识理解创业,从而从思想上、心理上更适应创业环境的变化。

(三)人文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意义世界”中,而每一个人的“意义世界”都是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或“解释”建立起来的。当人们的“理解”或“解释”过程发生了困难时,问题便会出现。大学生的“意义世界”便是通过自己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感知、“理解”所建构起来的,而一旦在“理解”的过程中发生偏差,在创业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思想、心理上的异常,这时社会工作者就需要努力尝试去“理解”创业大学生本人所建构的 “意义世界”,帮助他们澄清内心的感受,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以消除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困惑。

(四)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五种,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只有在低一级的需求实现以后,后一级的需求才会产生,渴望得到更高一级的满足。现在社会常常关注大学生在学业、就业等方面问题,却忽视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更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以及对归属感的追求。少数大学生由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后往往不知所措,或沿着错误的方向继续走下去,甚至放弃创业。社会工作者在关注大学生创业问题时除了帮助他们争取和维护一些基本权利外,更多的是应该在情感上进行关怀与引导,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让他们觉得受到关心、尊重和有强烈归属感的氛围环境。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基本原则和专业伦理

专业的社会工作是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大学生创业教育时应该根据大学生自身不同的特点而遵循相关的原则和伦理准则。

(一)敬业。敬业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和实践的根本态度。只有在专业介入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始终保持敬业的态度,那么才能与创业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二)尊重。社会工作者进行介入时,必须学会充分尊重创业大学生。除了在介入过程中保持必要的礼节外,更注重对创业大学生的需要和所面临问题进行倾听与回应,并在介入过程中真正将其视为可以改变的对象,一起寻找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更好的维护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一些合法权益,恢复和提升他们创业观念,提高他们创业意识和能力。

(三)接纳。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在介入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时需要通过初步的接触与沟通等专业活动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的开展介入服务,无论进行到介入服务的哪一个阶段,都应该首先从社会工作者的内心深处真诚的对待所服务的大学生,对创业大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避免移情以影响介入过程,注意的是,接纳并不意味完全接受或认同大学生的倾诉。

(四)自抉。自抉的理念就是相信每一个创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自己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介入,帮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恢复、发展和提升自己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参与者还是创业大学生本人,而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辅助性的角色。既然尊重、接纳大学生,那么也要尊重他们自身所做出的决定,即尊重他们的自抉权,每个人都有权利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选择。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社会工作者尊重创业大学生自抉权的前提是其自身所做出决定的后果对其本人无害,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只是建议。

四、社会工作介入的主要方法

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实务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承担着多重角色,而作为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担当了两种角色,既可以在某些环节发挥直接介入者的角色提供,又可以在整个系统中发挥资源协调与整合的角色。

(一)个案社会工作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创业过程中,一些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利用个案工作法能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创业知识学习和创业能力提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使创业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创业教育者可以通过访谈或咨询法与学生建立相对亲密的交流关系,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了解各自的优缺点,启发学生取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鉴于当前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复杂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需要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个性化的创业技巧和创业方式的指导。

1.提供心理辅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应该说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用平和、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挑战,选择用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去应对就业问题,但也有部分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由于社会适应性较差、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创业过程中往往会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并且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甚至会采取偏激行为。社会工作者在进行专业介入时首先应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心理疏导,使他们澄清心里感受,从而渐渐走出心理阴影,重拾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的自信。

2.提供各种信息。大学生创业难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大学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或许因为自我准备不足,或许因为缺乏相关经验,心理压力很大,关注的领域狭窄,获取求职信息渠道也比较单一,社会工作者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改变以往传统观念,积极拓宽寻找工作的途径,并且根据大学生个人能力、爱好、兴趣的不同,提供相关的创业信息,也可以为创业提供信息咨询,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3.提升自我适应社会能力。社會工作者有必要依据创业大学生个人的性格、气质和兴趣,从一些方面,比如沟通交际能力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帮助,而对于那些有一定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大学生,则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和拓宽能力建设。

(二)小组社会工作

由于小组工作的开展是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帮助人们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人际关系,因此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小组社会工作适用于帮助一群所面临问题相同或相似的案主,而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问题,所以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可以对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遇到相同或者相似问题的大学生以小组互动的形式采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来解决问题。

1.建立互助小组。可以让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相同或者相似问题、有着共同需要的大学生组建为一个互助小组,在互助小组内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共享创业信息、重拾自信心等等,也可以在小组群体互动过程中将那些曾经和小组成员有过相同或相似问题,但已经成功解决问题并顺利创业的大学生请入到小组互动中分享成功创业经验,小组成员通过分享来自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创业信息,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可以使自己的定位更加准确,及时调整创业目标,同时也使小组成员在互相帮助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2.提高社会资本网络支持。社会工作者对存在创业困难大学生的初步介入只是使他们在精神上获得了支持,初步改变了他们自身以往传统的创业观念,要想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应该再鼓励大学生重视社会资本网络支持,这样,他们在面临问题时,可以获得到更加多元化的解决途径。

(三)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场所,高校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实习和社会实践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社区工作方法,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到大学生的创业工作中,将社会资源进行最大化整合,使学生能把学到的创业知识应用到创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业技能,成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工作。导致大学生创业难的现状是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大学生创业能力水平低与就业市场需求形成的结构性矛盾是重要性原因之一。充分利用自身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和争取外力的协助,有计划、有步骤的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社会工作行政

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知识。大学生由于自身相关知识的缺乏,对一些应该拥有的合法权益不够明确,更不知道应该通过何种途径去争取和维护,这就使得他们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要么沉默忍受,要么就采取一些比较不理智的行为。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的时候要进行一些专题性的辅导,让大学生首先有权利和维权的意识,在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应该理智的拿起法律的武器通过合法正常的途径去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小结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继续改革和更加深入,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介入也会积累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而为大学生顺利成功创业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工作方法,这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翟进,张曙.个案社会工作[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

[3]刘梦.小组工作[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徐永祥.社区工作[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程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6]王慧.基于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知识经济2014(19).

[7]张萍.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4(4).

[8]张纪霞.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7).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猜你喜欢

介入社会工作
用于冠脉介入治疗的血管内支架的专利分析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