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喜爱”成为教师的常态追求

2017-04-12赵勋章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7年7期

从教十多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一直思考这样的老师身上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爱岗敬业而又乐于奉献的教师,他们内心充满了对学生的喜爱和对教育事业的追求。遗憾的是,在他们之中却有那么一小部分没有赢得学生的喜爱,他们付出的爱没有得到孩子们的认可。于是,他们迷茫,感到失望甚至抱怨,教师的高原期和职业倦怠感也随之而来。

我们都知道,教师是师生關系的建构主导方;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才是师生关系质量的裁判官。教师尽管一厢情愿地“为学生好”,擅自做主替他们想了许多,又做了许多,可是,如果我们没有把承载希望的教育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田,那么教育的田地里就不会有丰硕的收成;我们付出了很多,有的老师甚至“把心掏给孩子”,可是,如果学生没有发自肺腑心甘情愿地接纳,那么,教师的良苦用心也将会付诸东流。也就是说,只有在学生真正认可老师,喜爱老师的状态下,有效的教育才会发生。

而在校园里,又确有很多教师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或是因为年轻、帅气、漂亮,或是因为嗓音动听、舞蹈优美,或是因为……我觉得这些还都不能算得上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喜爱,应该只是受学生欢迎。真正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应该是有内涵的。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我们爱学生,学生就一定会喜爱我;而实际上,教师的爱一旦承载了过多的使命,带有附加条件,就会失去原来的味道。那么,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特质呢?笔者认为,至少应有以下四种特质:

一要有精湛的教学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学科知识,主动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二要有善意表达爱心的能力。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就是从事着爱别人孩子的职业,所以教师的爱是最伟大的爱,但教师对学生的爱一定要善意正确地表达。有的教师对学生很是关爱,可学生却不领情,有的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教师一定要学会恰到好处地表达爱,并让学生感受到爱。

三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教师要以宽大的胸怀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教师应该要有比蓝天更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每一个学生,谅解学生的过错,包容学生的无知;要舍得放下架子,要有宽宏大量的气度,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

四要有无处不在的智慧。教师的智慧主要包括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教学智慧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的变革和课堂生成的教学灵感;管理智慧主要体现在教师面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教师应该是智慧的化身,有思想,够机敏,兼幽默,能让学生豁然开朗,让事态柳暗花明。

时至今日,教育无论是在教学方式还是在教育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永恒不变的是师生关系。希望教师都能把让“学生喜爱”作为自己的常态追求。

(作者单位:锦州市第八中学)

(责任编辑: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