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讨论、讲授三结合的课堂教学探索
——以《哈姆莱特》第三幕为例
2017-04-12张晓玲
张晓玲
(商丘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表演、讨论、讲授三结合的课堂教学探索
——以《哈姆莱特》第三幕为例
张晓玲
(商丘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莎士比亚研究”是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的专业选修课。笔者通过学生的话剧表演、对重点问题的讨论以及教师讲授这种三结合的教学实践,把死板的教师“一人独唱”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演出的“大型交响乐”,不但用以上做法让学生深入到作品内部,而且通过阅读书目的开列等手段,非常自然地把学生引进学术研究的领域,寓教于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哈姆莱特;表演;讨论;讲授
一
“莎士比亚研究”是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的专业选修课,每周2节课,2个学分,考试形式为考查。笔者于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在2013级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文秘等专业学生中进行了教学改革,即把传统的教师讲授课堂变为由学生表演、讨论与教师讲授三结合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改变了学生上课只带“两只耳朵”的弊端,而且为以后写作毕业论文、进一步研究性深造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莎士比亚研究”整个学期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流程。
第一,把莎士比亚戏剧表演活动与学生的成绩挂钩,不进行话剧表演的学生将拿不到学分,引起学生的重视。
第二,开学第一周,在班级中划分莎剧表演小组,把需要表演的剧本以及幕次分配下去,让学生在课外时间熟读莎士比亚戏剧,背诵所饰演角色的台词、对台词等,教师进行课下辅导。前四周的课堂教学在原教学计划上进行精简、压缩,教师概括讲授莎士比亚的重要戏剧作品和十四行诗。
第三,从第五周开始,教改进入验收与解决问题阶段。每周的第一节课,由某组学生表演莎士比亚戏剧某部作品中的1~2幕,教师进行点评。第二节课,先进行分组讨论其中的某个问题,随后,教师对所表演戏剧的主题、主要人物形象以及艺术特征进行总结,并推荐有关此问题的阅读书目以及学术期刊文章。届时,邀请学院领导以及其他老师做评委,为戏剧表演的学生打分,并征求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第四,利用网络,建立“商师莎士比亚文学沙龙”新浪博客,作为教与学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作品的看法以及演出实践的心得体会等,并上传课堂演出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与外界交流。
二
教改进入验收与解决问题阶段的重点解决问题是对哈姆莱特关于“生存还是毁灭”那段著名独白的理解。
(一)表演
先由第五小组的11名同学进行《哈姆莱特》第三幕话剧表演。之后,教师对其表演情况作简单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因为不是表演专业,教师要以肯定和表扬为主)。
教师点评:
李庆朋同学的表现值得大家学习,他扮演的哈姆莱特台词最长、最多,而他全部熟练地背会了,可见他课外下了多少工夫啊!他的表演声音洪亮、激情昂扬,把哈姆莱特对奥菲利亚的愤懑不满、对母亲乔特鲁德的一腔怒火和谴责、对两个老同学的讽刺、对波洛涅斯的捉弄等演绎得淋漓尽致,带给了我们一个立体的哈姆莱特,非常好!若能在与戏中戏演员对话时更为平静一些会更好,因为哈姆莱特是在装疯,他利用戏班子让奸王当众出丑是极其冷静的行为。
马艺心同学饰演的奥菲利亚甜美而可怜,当她用忧伤的华丽语言表达对哈姆莱特的深厚感情时,我们都被她感染了,有种心疼的感觉,非常不错!你若声音再大些效果会更好。
韩硕和何燕同学扮演的国王与王后,把王家的威仪演绎得很到位,尤其是何燕同学,使用了具有艺术夸张的舞台语言,已经接近话剧专业演员的水平,点赞。我们表演的就是话剧嘛,在表达上一定要使用高于生活化的艺术语言。
汤晓云同学饰演了戏中的琉西安纳斯,你把琉西安纳斯毒死伶王的情节表演得让人心惊肉跳,你上场时偷偷摸摸一步一回头的眼神与动作太棒了,好像受到了舞蹈课的专业训练,把坏人做坏事时的小心、阴险演绎得惟妙惟肖。
当然,其他同学的表演也各有所长,刘换换、竹文龙同学扮演的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亦步亦趋,李猛同学把波洛涅斯的自以为是表现得很到位,伶王伶后的扮演者葛画与苏佳的灵活配合,霍拉旭的扮演者高明莉的冷静等都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最后,还要表扬一下我们的幕后英雄屈莉同学。屈莉同学负责戏剧演出的幕后工作,她精心挑选了六段音乐来配合剧中情景,分别是国王上场音乐、哈姆莱特的两段独白音乐、奥菲利亚的独白音乐、戏中戏的谋杀音乐以及戏中戏后音乐,恰到好处地配合了剧情,烘托了气氛,为戏剧的成功演出做了必不可少的保障。
总之,第五组同学的表现非常优异,他们不但深入地进入了剧本,很好地把握住了人物的性格,配合默契,而且懂得综合运用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来增强演出效果。
(二)课堂讨论
问题:谈谈你对哈姆莱特关于“生存还是毁灭”这段著名独白的理解。
学生一:这段独白可以看出哈姆莱特非常痛苦,痛苦来自于父王暴卒、叔父即位以及母亲的匆匆改嫁,这接二连三的变故让哈姆莱特从快乐王子一下子变得忧郁起来,他对人生失去了信念,渴望投入死神的怀抱,这也是忧郁王子之名的由来。
教师:你的回答触到了哈姆莱特形象的某些方面,从中可以看出你非常熟悉剧本,了解剧情。熟读文本是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很好。
学生二:这段独白体现了哈姆莱特对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1]P341,这些独白分明是文艺复兴时期那个新旧混杂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因此,哈姆莱特对社会的不满、鞭挞,可以代表那个时期整整一代人文主义者的苦闷、不满。
教师:不错。任何人都不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更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哈姆莱特也不例外,他的痛苦、对社会的不满不但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也能代表任何时代一切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心声。你能结合时代背景、联系社会实际去解读哈姆莱特,这也是进行学术研究必不可少的素质。
学生三(李庆朋):这段独白表现了哈姆莱特对人生的思索,流露了他的烦恼失望,苦闷彷徨,即所谓的“延宕”。我认为,他的延宕是因为把个人的复仇行为与治理国家的重任连在了一起。对手是国王,代表着强大的恶势力,相比之下,哈姆莱特则显得过于单薄,复仇的责任是简单的也是容易实现的,但是与复仇相联系的治国安邦则是一个太艰难的事情,因而王子才有此“重重的顾虑”,他甚至想到了毁灭,准备以死来摆脱责任的重压。但他绝不是一个懦夫,“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1]341。哈姆莱特在强大的恶势力面前虽有过恐惧不安,但内心经过一番挣扎之后,还是选择了重整乾坤的伟大责任。
教师:非常好!由于你饰演了哈姆莱特这一角色,你的理解更有深度一些。傅雷曾经说过:“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2]2。你很好地解释了哈姆莱特的内心矛盾,解释了他痛苦艰难的人生抉择,值得表扬。
(三)教师讲授
青年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他们理解这段被视为最能体现王子性格特征的著名独白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进行深入细致地讲解不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下面是笔者对哈姆莱特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讲解。
这段独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以设问统领全段独白,使思考自然地层层深入。一个设问句中,包含两种人生选择:一是活(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地活着),二是死(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中死去)。他不知道这两种行为哪种更高贵。从哈姆莱特思考的问题可以看出,他在追求一种高贵的近乎完美的理想人生,即怎样去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的问题。接下来的独白展示了王子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过程:渴望死亡,却不能去死,因为现世人生的责任需要承担;承担责任就要面对现实,而丑陋的现实又让他感到恶心,不想面对;这样就再次想到死亡,由死亡想开去,对死后的神秘之国产生了恐惧,懂得了生命的珍贵;思考到这儿,王子似乎突然发现了自己的性格弱点,进而进行自我批判,谴责自己懦弱,谴责自己在思来想去中影响了复仇责任,蹉跎了重整乾坤的伟大事业。
拨开忧郁彷徨的面纱,细听这段独白,哈姆莱特哪里是在“延宕”,分明是一个智者和勇者的审慎,那么细致入微地展示了自己的痛苦思索,他对生与死的取舍,他的责任感,他的理想抱负,他高贵的人生追求等等,总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在痛苦的思索中成长。因此,与鲁莽的罗密欧比起来,哈姆莱特显得那么成熟、真实,形象也更为丰满,更有魅力。
这段独白也融入了莎士比亚本人的人生体验,他把自己对丑恶现实的憎恶借哈姆莱特之口来了个淋漓尽致地宣泄。作家与所创作人物之间有着那么多的共同之处:都受到命运的摆布和现实中各种不公正的待遇,都渴望以死来逃离丑陋的现实社会,也同样都是责任感拯救了二者(对爱人的责任让莎士比亚留在了人寰,复仇和重整乾坤的责任让哈姆莱特选择了生存)。因此,二者都经受住了死亡的诱惑,并战胜了死神,从而迅速地走向成熟。
所以,这段独白既道出了王子的痛苦心声,又融入了莎士比亚本人的生命体验,因此能够代表我们每个有思想有精神追求的男男女女。一段独白,一段意识流动,跌宕起伏,它在低点(愤世嫉俗、怯懦等)与我们芸芸众生最接近,所以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它的高点(责任感、对高贵理想人格的追求等)很多人达不到,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却令我们仰慕。哈姆莱特作为人类美德与高贵的典范,始终引导着我们向上向善。
(四)教师推荐阅读书目
作为一门学术性较强的课程,仅仅靠学生的表演、讨论与教师的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表演占据了近1/5的课堂时间,笔者采取了推荐阅读书目的做法来弥补理论性知识讲授的不足。尤其是杨周翰编选《莎士比亚评论汇编》,它收集了西方学者自17世纪以来对莎士比亚的各种各样的评论,是我们研究莎士比亚绕不开的学术资料。把课堂上对“西方莎评史”的讲授时间,换成了学生的表演时间,那么怎样有效地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就靠教师阅读书目的推荐了。学生通过自身表演深入了作品,必然会对莎士比亚产生浓厚的兴趣,正如莎士比亚作品《第一对开本》的编者所言:“如果你不喜欢莎士比亚,这只不过是你不明白他”[4]2。本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喜欢莎士比亚,进而为那些有意愿深造的学生打开学术研究之门。
三
文本是学术研究的基础。由笔者主讲的“莎士比亚研究”课程,通过学生的话剧表演、对重点问题的讨论以及教师讲授这种三结合的课堂教学改革,把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改变为自身上台表演,把死板的教师“一人独唱”变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演出的“大型交响乐”,不但让学生深入到作品内部,深刻领悟莎士比亚戏剧深邃的思想、奥妙的人生哲理、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精巧的情节结构以及唇齿留香的语言等,而且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画龙点睛的讲授,阅读书目的开列等手段,非常自然地把学生引进学术研究的领地,寓教于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摘录了一些学生发在“商师莎士比亚文学沙龙”新浪博客里的演出心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这次教学改革中的收益:不仅收获了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而且还在排练中收获了友谊、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等。
我们第五组表演了《哈姆莱特》这部悲剧,打印好剧本之后,接下来就是分配角色了,经过一番考虑,我选择了饰演国王这一角色。每个人确定了所饰演的角色之后,就开始了解各自扮演的人物的性格。为了能更好表现出国王的形象,我查阅背景资料,又搜索网上视频,观察其他人是如何诠释这个角色的,去学习借鉴,仔细揣摩人物的心理。
国王克劳迪斯是哈姆莱特的叔父,为了权力,他害死了自己的亲哥哥,娶了嫂子为妻,夺得了君主的位置;同时为了隐瞒自己的罪行,他想杀害哈姆莱特却还在众人面前褒奖哈姆莱特。他表面对哈姆莱特极其亲热,背后拉拢哈姆莱特昔日玩伴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归顺于自己,时刻监控哈姆莱特的一举一动。他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也是一个阴谋家。在他认为哈姆莱特不知道真相之前,他可能没有打算将哈姆莱特杀害,他只是想通过哈姆莱特父亲死亡和母亲改嫁的打击使哈姆莱特变得消沉,使他离人们越来越远,失去他的影响,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然后在他知道了哈姆莱特得到自己父亲死亡的真相后,他便开始使用各种手段来杀害哈姆莱特,一计不成便再来一计。他行事十分小心,生怕出现差错。他是一个十分阴险的人,但是却从不外露,是一个隐性的暴徒。在他眼里,自己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通过表演话剧这个方式,可以让每个人去置身于戏剧中,能够便于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形象,通过表演话剧,又能够增加和同学们一起交流相处的机会,大家一起努力,一起付出,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反复排练,最终我们也如愿以偿,戏剧演出十分成功,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赞赏。我们小组每个成员都特别高兴和自豪。
——韩硕《〈哈姆莱特〉戏剧演出心得》①
刚开始排练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的自信,因为老是担心会笑场,不敢直视男演员,而且容易紧张,还老是忘词。但是为了小组的荣誉,为了这场剧的整体效果,我一定要好好表演,一定要把奥菲利亚的形象为大家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先我开始苦背台词,在最短的时间内脱稿练习,然后大量查找资料,分析奥菲利亚的人物形象,又和哈姆莱特地扮演着中间抽时间练习,一遍又一遍对台词。
奥菲利亚和哈姆莱特的对白,最为激烈。脆弱而又可怜的奥菲利亚被蒙在鼓里,被狡诈的国王所利用,去窃取哈姆莱特的信息,看看他究竟是不是真的疯了。而哈姆莱特为了不被发现,假装对自己深爱的人冷眼相待,甚至用粗劣的语言去伤害这个娇柔的女人。“涂脂抹粉的娼妇的脸”“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帝早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进尼姑庵去吧,去!”这些字眼无不显示了哈姆莱特心中的愤怒,他自己心爱的人居然出卖他。所以奥菲利亚在面对此时的哈姆莱特时心中无比的害怕,我就抓住这一典型的人物心理,用自己的方法表现出来。刚开始也有点放不开,但完全入戏后仿佛自己就是奥菲利亚了,就是那个可怜的女人了,面对哈姆莱特的疯狂,开始是气愤,后来真的转变为对他的担心,担心这真的是疯病。“天哪,谁来救救他”是奥菲利亚最无助最恐惧时的呐喊,我表演的时候用撕心裂肺的腔调喊了出来,很好地配合了哈姆莱特的发狂。
小组成员们都很认真地投入其中去表演,尤其是哈姆莱特的扮演者,也是我们的组长,真可谓是“最佳男演员”,演技特棒,仿佛再现了哈姆莱特,他眼中的怒火使我害怕,使我能快速入戏。一次次的排练中我们各抒己见,求同存异,团结一致,互相配合,给大家带来一场精神盛宴。
——马艺心《我演奥菲利亚的经历》①
注 释:
① 摘自商师莎士比亚文学沙龙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781737148[2016-05-01]。
[1]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五)[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 孟先强.三色堇:哈姆莱特解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六)[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4]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俗世威尔:莎士比亚新传[M].辜正坤,邵雪萍,刘 昊,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乐 知]
Performance, discussion, teaching three combin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exploration:Taking the third act of Hamlet as an example
ZHANG Xiaoling
(Collegeofliberalarts,ShangqiuNormalUniversity,Shangqiu476000,China)
In order to tackle some new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arising from lectures in our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I have adopted measures on teaching method reform in the elective course named Shakespeare Studies. The combination of drama performance, in-class discussion and teaching has been brought into practice. The rigid solo style (the teacher delivering speech alone) has been changed to the symphony style (both teacher and students engaged). Aside from the above methods which can encourage students to go deep into the text, an additional list of reference books are handed down in order to inspire their interest in academic research. The effect of this way of teaching is impressive, by educating through entertainment.
Hamlet; performance; discussion; teaching
2016-07-04
商丘师范学院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莎士比亚研究》:由教师表现到学生表演的课堂教学改革”(2015jgxm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晓玲(1969- ),女,河南商丘人,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莎士比亚戏剧研究。
G712;H319
A
1671-8127(2017)01-00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