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校园网球特色 育德体兼备少年”的实践研究
2017-04-12珠海市香洲区第六小学卢健超
文/珠海市香洲区第六小学 卢健超 徐 杰
“创校园网球特色 育德体兼备少年”的实践研究
文/珠海市香洲区第六小学 卢健超 徐 杰
香洲区第六小学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秉承 “立德树人,立志成才、厚德善教,修业明礼”的校训校风,力求从办学目标和方向上求突破、创特色,从网球运动文化中汲取养分,突出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的综合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实施 “为教师发展铺路,为学生成才奠基”的育人思路,带领广大师生积极尝试创建网球特色学校。
一、校园网球特色创建背景与实际意义
珠海市香洲区第六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板樟山下,学校创办于1988年,占地面积17800平方米,现有26个教学班,校园环境优美整洁,自然景观布局优美别致,场馆设备完善 (其中有灯光网球场1个,室内网球练习场3个,篮球场2个,200米田径跑道1个),是一所富有活力的现代规范化学校。网球是一项优美而激烈的体育运动,除此之外,网球还具有育体、进德、益智、促美等作用。其中,网球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具有很好的德育教育价值。有助于小学生规范行为习惯的养成,掌握科学合理的网球运动技术,塑造优美的身体形态。因此,结合本校实际,将引入校园网球运动具有十分必要的实际意义。
(一)网球有利于打造和谐、活力、文明、快乐校园
和谐校园建设的宗旨,是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最适宜的土壤。网球作为一种全员性具有活力的体育活动形式,它丰富的内涵体现着学生阳光自信、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优秀品质,对于和谐、活力、文明、快乐校园的打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网球进校园能使我校师生通过从事网球练习和比赛,锻炼身体、休闲娱乐、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养和品味。同时,与世界运动接轨拓宽师生视野,开拓师生思维,增强师生健康指数与幸福指数,对我校的校园文化也将是一次重要的提升。
(二)网球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双康”建设
“双康”校园建设一直以来是我校打造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为了打造一个身心健康的和谐校园,在网球特色活动中将德育与体育融为一体,使网球运动成为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网球也可以说是一种智力对抗活动,需要参与者精力高度集中,每球必争。网球运动独特的教育价值,也为德育在各个学科中渗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各学科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因此,经常参加网球运动有助于锻炼意志,培养自信和临危不惧等优良心理素质。
(三)网球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研习网球运动技术,可以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强烈的自信心。网球作为一种重要的健身手段,它能有效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智力,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由于网球以其健康、高雅、时尚、文明的独特魅力,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学生在练习时可以尝试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究,有控制感的学习更有自主性。
二、校园网球特色创建过程
(一)养成良好习惯,共创文明校园,建设网球校园文化
1.开展 “一技强身 勇攀高峰”德育系列活动
在网球运动研究实施阶段,我们深入挖掘网球礼仪文化、规则文化、竞赛文化、球童文化的内涵,将其作为 “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班队会、品德与生活、第二课堂等途径,开展 “我最喜欢的网球球星”绘画展与摄影作品展, “快乐网球分享”故事会,“我与网球”手抄报以及 “走上升旗台 绽放我精彩”国旗下演讲、网球主题班级文化评选等 “一技强身 勇攀高峰”德育系列活动。
2.以赛促发展,营造比、赶、超的学习氛围
每周举行 “挑战自我 挑战极限”趣味达人赛;每月擂台挑战赛;每学年网球运动嘉年华等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热情。
3.创编 “我爱我家 我圆我梦”德育主题网球大课间活动。
我校本着 “一技强身,立德为先”教育宗旨,提倡爱国、爱家、爱校的感恩与奉献的主题,将网球元素融入到总时长30分钟大课间活动中,彰显办学特色,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科研引领,构建快乐课堂,营造 “德体”双修学习氛围
1.教研引领,知行合一
组建网球教师核心团队,开展集体备课——研讨课展示——听课——评课——反馈——提升——再上课——反思——上课的“备课—上课—听课的行、思、究”三合一教研模式,促进网球进校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扎实打好学生学习网球的基本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题研究,解决核心问题
2015年10月由徐杰主持的珠海市教育科研 “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微课题 《大班额小空间的网球课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经评审批准立项,于2016年12月完成 (课题编号:2016ZHktw061)。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科研研究中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快校园网球特色建设。
3.创建网球社团,以点带面促进发展
由专业教练员和网球精英队员组成网球社团,通过专业的训练和培养每周定期进行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网球的热情,提升网球技战术水平,成为网球普及教学体育骨干,带动周围学生学习网球的积极性,并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让网球社团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教师网球专业培训
1.提高体育教师网球专业能力
自2014年至今组织体育教师多次参加珠海市教育局、珠海市文化体育旅游局举办网球进校园教练员培训;2016年5月14、15日周永杰、郑弟老师参加在广州市进行的由国家网球协会、青少年网球联盟联合举办的网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我校已有4人通过国家网球二级裁判员资格证考核。
2.提升体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参加由香洲区教科研培训中心举行的菜单式教研活动;专题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名师伴我行系列活动;教师基本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并撰写多篇培训学习心得。
三、校园网球特色创建经验分享
(一)科研引领促发展,齐心协力创特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校” “科研兴教”已逐渐深入人心,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改革手段之一。科学的理论对教育科研起着定向、规范和解释作用,教育科学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认知活动。
(二)养成文明好习惯,共创和谐美校园
为了打造一个身心健康的和谐校园,在网球特色活动中将德育与体育融为一体,使网球运动成为规范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其次,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规范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每两个年级编写了 《课堂常规守则》并纳入学生平时考核成绩,记入学生素质报告手册中,制定 《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细则》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确保课堂安全、有序进行。课堂教学知识点提炼成口诀。根据网球运动技术特点,将有关知识的重难点编成容易记忆的技能口诀,便于学生记忆、练习与评价。
(三)网球特色进课堂,协同发展得益彰
组建网球教师核心团队,开展集体备课——研讨课展示——听课——评课——反馈——提升——再上课——反思——上课的“备课—上课—听课的行、思、究”三合一教研模式,促进网球进校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扎实打好学生学习网球的基本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二-六年级每周每班开设一节网球实践活动课,修改与校正网球校本教材使用情况,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推优课展示教研活动,促进短式网球校本教材研编。
(四)精彩纷呈大课间,全员参与好氛围
一项技术,深度挖掘其内在教育价值,着力打造网球特色校园,在小学推广网球运动,让网球文化进校园,圆学生金色网球梦。根据网球运动技术规律,以球童动作,网球基本挥拍动作为主,在动感音乐的伴奏下,创编升级网球操,使得大课间活动妙趣横生。以网球竞赛精神,球童奉献精神为核心学习网球操,练习挥拍动作,将枯燥的网球挥拍动作融入音乐元素,提高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全校普及网球运动连续三年,层层分管与评价的管理模式,确保大课间活动常做常新。
(五)网球精英展风采,以点带面总动员
通过专业的训练和培养,每周定期进行集训,走专业化道路,形成独具香洲六小特色的网球社团。进而促进和提高其他学生学习网球的热情。做强做大,让网球社团成为学校独特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我校网球社团、网球操表演队不仅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演出、比赛,还走进社区,扩大影响,既激发了学生兴趣,促进身体发育,又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接受网球文化的熏陶,变得更加文明儒雅。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