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与现代诗教学的研究

2017-04-12信宜市第一小学陆雪梅

师道(教研) 2017年10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陌生化古诗

文/信宜市第一小学 陆雪梅

古诗与现代诗教学的研究

文/信宜市第一小学 陆雪梅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诗歌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诗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审美情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能促进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一、读—殊途同归

我们都知道诗歌教学要 “熟读成诵”,那么古诗由于时代的关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难免会出现 “代沟”的难题,教师针对这样的难题,可在阅读之前让学生了解诗人、了解创作背景。首先要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情感与主旨,减少阅读障碍,使阅读活动变得相对容易,有时甚至可变沟壑为通途。”例如:三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 《早发白帝城》,当时李白因为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心情愉悦而诗兴大发作下 《早发白帝城》。在课前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了了解的基础就能够把握其中的感情基调,读得更好。而现代诗歌的理论基础在于西方形式主义文论,教师在读的过程中需注重诗歌形式的表达。无论韵律还是诗歌语言,形式上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让学生读的时候就要有所侧重点。

诗歌教学最基本的环节就是读。这是诗歌教学毋庸置疑的一点,只有读好了,读通了,读懂了,才能为学生走进诗人的 “情志”做铺垫,最终实现古诗与现代诗殊途同归的目标。

二、感—各有千秋

“感”首先是感受,然后是情感。正如先前所述,学生是具有思想的鲜明个体,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方式,有些学生通过语言感受诗歌,有些学生通过节奏韵律感受,但在诗歌教学中,学生的感受都会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一部分。

古诗虽短,但字字珠玑,饱含诗人们遣词造句的推敲之用心,往往每个字词都是诗人精挑细选用以表达诗歌的完整情感。所以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抓住关键的字词,进行重点品读,从点带面,凸显作者的情感,让学生从语言中感受情感。例如:二年级上册的 《咏柳》, “咏”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春天新柳如玉似丝, “咏”春风的神奇力量。古诗或四句或八句,句短但情满,所以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要注重学生对于语言的品读,除了关键字词,还要通过意象及整首诗的内容,完成课标诗歌教学中 “感受语言的优美”以及“体验情感”两个教学目标。

现代诗歌往往词汇现代化,但如今许多现代诗人追求无限度的“陌生化表达” (陌生化表达就是用陌生话语言来表现现代社会复杂变异的生活,用我们所不熟悉的语言表达,目的在于创造疏离感,产生新颖的审美情趣)。而恰恰是这种陌生化的表达,诗人所最终传达的情感会让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诗歌是诗人心灵的声音,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体现诗人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发性,所以诗歌教学注重 “感”,因为这不仅仅是学生在调动自己感官与诗歌文本打交道,还是学生透过 “意象 (群)”这一语言形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诗人之所感,与诗人进行心灵沟通。

三、悟—诗情画意

张舜民诗云: “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所以一首诗往往像是一幅画,但诗又不是一幅画,那么如何让诗变成一幅画?比如刘禹锡的 《望洞庭》,这首古诗以湖、月、山为三个主要意象,构成了一副绝美境界秋月洞庭图。那么这幅图是如何浮现在学生脑海呢?必须依靠想象。 “想象”于刘勰的 《文心雕龙》就是 “神思”的一种艺术想象。 “神与物游”,读者的思维跟随自然景物上下游动。新课标中注重 “展开想象”这一形式达到诗歌感悟的目标,那么诗歌教学就必须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诗歌往往配乐配曲演奏,所以无论古诗教学还是现代诗歌教学,教师不妨通过音乐来渲染气氛,在学生诵读的情感体验之上,捕捉关键意象 (群),以 “我”代 “诗人”,用诗人的眼睛看景、看物、看人,用诗人的耳朵听风、听雨……将学生与诗人共融一体,走到诗中的情境中,也就是所谓的身临其境。只有这样,学生脑海中才会呈现完整的图画,甚至是连续不同的画面, (现代诗歌往往不止一幅静态的画,还会是几幅动态图)这样也就能够实现 “诗情画意”的 “悟”了。

责任编辑 王思静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陌生化古诗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拟古诗”之我见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现代诗歌教学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