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 “滔滔不绝”
2017-04-12吴川市长岐中心小学
文/吴川市长岐中心小学 柯 浩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 “滔滔不绝”
文/吴川市长岐中心小学 柯 浩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构筑起有情绪色彩的具体场景,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正好可以利用其心理特点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更快进入写作情境,提高学习能力。
一、再现生活,创设想象情境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积累写作的素材。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思维保持活跃状态。
在一次作文练习中,我让学生尝试描写自己游玩某处的情境。在学生写作前,我引导学生进入想象情境,回忆自己曾经游历过的地方,思考一下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在游玩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学生积极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再现了当时的游历经历。如有学生想起了自己在游轮上游览浦江风光的情景,想起了和父母一起欣赏夜景的情景,感受到了和家人一起游玩时的欣喜之情。在想到了这些内容后,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顿时被激发起来,在作文中写道: “巨型游轮好像是一个身上披着彩灯的水上 ‘擎天柱’,相比之下,我和爸妈的身影便变得娇小多了。站在游轮上,我们感觉自己和周围的璀璨灯火融为一体,成为了一个整体。啊,我们在看风景,可我们自己却也成了风景的一部分。”
心理学的相似原理为情境教学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情境中的形象和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经验相互一致,这就促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感知对象,有助于学生形成相似性思维。这对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有利的。
二、开展游戏,创设创新情境
小学生大多性格活泼好动,喜欢参与到有趣的游戏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也可以利用这个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泼的游戏情境能让学生开发思维,促使其产生新的联想,令学生的写作变得更有创意。
在一次写作练习中,我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组织学生参加“节日我知道”的游戏,每个学生分别从两个袋子里抽出两张纸条,上面分别写着节日的名称和需要表达的和节日有关的内容。如有学生抽到了 “端午节”和 “节日风俗”这两张纸条,就要说出在端午节中有哪些有趣的传统活动。这个游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和思考中。在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后,我让学生尝试参考游戏中交流的内容写作文,写节日中有趣的故事。学生积极参与到了写作中,如有学生在作文中写了自己在元宵节帮助妈妈做元宵的经历,写了元宵节的快乐,也写了自己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囧事,作文的内容妙趣横生。
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让学生加入到游戏活动中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主动学习中,学生写作的兴趣自然更加强烈。
三、问题引领,创设质疑情境
小学生初习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少问题。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相互讨论,在合作探究中自主解决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变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其积极进入独立的思考中。
在一次作文练习中,一名学生打算写自己练习毛笔字的经历,但是当写到书写过程时,该学生却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用文字表达。我创设了质疑情境,让学生具体讨论这个问题。不少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了交流中,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建议。如有学生提出,在写作中可以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写出的汉字,如:“田字格上的汉字一个个如同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伸展着手臂,似乎要抵出田字格的外面去了。”还有学生建议可以描写一下运笔的过程,如:“我的手握住笔在纸面上轻轻滑动,尽量保持笔和纸张的垂直,到了一笔的末尾处轻轻向上一提,一竖便呈现在纸上。”在交流活动中,该学生得到了启发,在具体写作中写出了十分精彩的文字,形象地展现了自己练习毛笔字的场景。
运用情境教学法需要统一调动起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知识信息交流的大脑回路和人际交往的回路会同时起作用,这促使教学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