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重实践 言意兼得育素养
2017-04-12汕头市龙湖区金阳小学谢少玲
文/汕头市龙湖区金阳小学 谢少玲
删繁就简重实践 言意兼得育素养
文/汕头市龙湖区金阳小学 谢少玲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无非是个例子。关键是我们如何运用这个例子,让学生怎么学,学会什么。语文教材中精选的名篇名作,或朴实无华,言简意赅,或华丽隽永,意味深长。这就要求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善于把握文本的特色,抓住精要,精彩、精华内容,引领学生去领略文本精妙之处,把 “力”用在刀刃上。
一、聚焦细节 培养语感
吕淑湘先生认为: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让他们记住某些事实是次要的。一个学生的语言感受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进步。”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风格迥异的文章,抓住重点,聚焦细节,精讲多练,让学生在熟读精思中,领悟微言大义。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主要写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后,毛泽东惊悉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丧子之痛,抉择之难是文章重点,而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襟,是写作表达上的精彩之笔。因此,在学生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透过细节,进入人物内心,去感悟那份深深痛与难。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闻噩耗 作抉择)
2.请你划出描写主席的动作、神态、语言,读读句子,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透过细节描写,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3.学生谈体会。学生抓住“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的吸着烟。”这个句子谈感受。 从‘整整一天’、 ‘没说一句话’、桌子上的饭菜 “已经热了几次”“原封不动” ,我体会到主席虽未曾撕心裂肺的呼喊,其实已痛彻心扉; “一支又一支” “吸着烟”,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让我感受到一位独坐的老人,不断点燃的香烟,没有泪流满面,可是痛苦已将他的心吞噬了; “吸烟”,这个看似平淡的动作,一个却饱含一位失去爱子的老人痛切心扉的感受。
古语云: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 “吸烟”,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动作,却凝聚了深沉的痛。此时,主席那难以言表的丧子之痛,作为一位父亲那常人的情感跃然纸上,感人肺腑,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丰富着学生的感悟。学生通过思维的参与、补充,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对词语情味,人物形象,文化内涵的感悟就愈见丰富、深刻了。 “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传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学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
二、填补空白 学习表达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言运用规律。可见,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这一本质特训,语文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味,学生才能真正从语文的习得中受启示,得发展。
小学生,有着敏锐的感受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感悟,必须靠思维的参与,语言的表达才能内化语言,才能感受丰满的艺术形象,提高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在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想象,填补空白,引领学生参与丰富的语言实践。如描述性的语言,可引导学生想象情景,对于意味深长的结尾,可以续编故事;课文中的留白,可以补白再现。
苏教版 《鹬蚌相争》在鹬和蚌相争的争论中展开, “争论”是导致其两败俱伤”根源, “争论”有其自身言语特点,背后也是一种思维的体现。在教学时,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以下言语实践:
鹬和蚌被渔夫抓进了篓子里。
鹬说: “都怪你!都怪你!
_______________。”
蚌说: “都怪你!都怪你!
___________。”
渔夫说:
“______________。”
鹬和蚌在篓子里的对话想象,便是学习运用 “争论”的特点与思维进行言语训练,在想像的语言实践中,加深毫不相让的体会。正所谓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一种人生的理智,也是一种人生的胸怀,在想想渔夫说话言语与实践中,寓意和宽广的胸怀有机渗透,渲染出语文课堂独具的言语之美,人性之美,寓意顺其自然,流于笔端,嵌入人心。
责任编辑 邱 丽